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用安乃近了!資深藥師推薦這幾種退熱葯

別用安乃近了!資深藥師推薦這幾種退熱葯

「天啊,醫生怎麼還給寶寶開安乃近注射液體?!」最近江蘇一位媽媽上傳帶娃看病經歷,稱「頓時嚇到下巴哆嗦」。

隨後很多以安乃近這一藥物使用為題的文章在各個媽媽圈熱傳,「美國禁用40年,我們還在給孩子吃!」「獸醫都呼籲慎用」等字眼,讓伴隨著安乃近退燒長大的80後、90後驚呼自己安全長大太幸運了。

安乃近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使用,一度有「退燒之王」之稱,真的後果如此嚴重嗎?是否也在我國全面禁用了呢?

到底該如何安全有效地退熱?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請教專業藥師,為您一一解開疑問。

新聞回放:

安乃近不時被用於兒童退熱

「今天帶小寶看醫生,前面有一個發燒的娃,醫生給開了安乃近注射液,我頓時嚇到下巴哆嗦……」近期,一位媽媽在網路上傳在江蘇某市醫院帶娃看病的經歷,引起廣泛熱議。

情況引起很多兒科醫生的議論,紛紛上傳「證據」,力證還有不少地方的醫生不知危險,將安乃近用於兒童退熱。

一個多月大的孩子,因為急性咽炎就醫時發現了貧血、白細胞減少症,醫生雖提醒家人要注意預防高熱導致驚厥抽搐,但其處方里第一個用藥竟然就是安乃近,而且是注射液0.5克1支、滴鼻0.5克1次!

上傳該病例的醫生說,孩子本身血液檢查結果已經不好,竟然還不注意「安乃近可致中性粒細胞減少」問題,實在不應該!

另一個病例也是孩子發燒,不僅被頭孢氨苄、磷酸奧司他韋、兒童感冒藥、清熱中成藥等抗病毒+抗生素葯大包圍,也被開出安乃近注射液來退熱止痛,「這個葯是真的不該用啊!」上傳該病例的醫生說。

網友討論:

曾是「退燒之王」 80後90後對它最熟

與參與討論的醫生們異口同聲地說「不該用安乃近」不同,很多普通網友感到的是詫異:「我們80後90後明明都從小吃安乃近的!」

@驀然說「小時候感冒發燒,半粒安乃近、一張大被子伺候」@love朱小小說「小時候退燒媽媽給用撲熱息痛,我看見人家吃安乃近還羨慕呢」@萱萱寶貝70609261說「我從小就是吃安乃近,命夠大的」。

在網友們看來,安乃近大家都在用,大大的白色藥片,三五分錢一片,雖然很苦又很難咽,但退燒確實快,而自己也確實安全地長大了,並不知道為什麼「退燒之王」如今會被嫌棄。

多國禁用:

安乃近最早於1974年在瑞典禁用

1920年,德國人發明了安乃近這一用於解熱鎮痛的藥品,1922年上市後,由於退熱作用明顯,在世界各國作為非處方葯廣泛使用。

不過後來發現,安乃近有嚴重副作用,會影響血液系統,尤其是會增加粒細胞減少的風險。隨著其他更安全的解熱鎮痛葯出現,安乃近逐漸退市。

1974年,瑞典首先撤銷了安乃近的上市許可;隨後,1977年美國FDA因安乃近嚴重的副作用,一口氣從市場上撤掉了安乃近的全部劑型。之後日本、澳大利亞、伊朗及幾個歐盟成員國等30多個國家接連禁用了安乃近,約5年前印度也禁用了。

不過,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很多國家,安乃近還在作為獸藥用,這也是「獸醫都呼籲慎用」的說法來源。

退熱推薦:

兒童首選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

其實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醫生並不建議一發熱就用藥退燒,只有發熱超過38.5℃,才考慮用退燒藥。

「這是因為,發燒其實是一種機體正常的免疫反應,不能盲目退燒。」楊妍解釋說,病毒、細菌入侵人體,首先是中樞神經發熱,穩定病毒與細菌的活動,同時發熱可增強機體吞噬細胞的能力。以前有說法稱「不能高燒,否則會燒壞腦子」。

其實是不對的,實質上是腦膜炎病毒破壞了腦實質,並不是所謂的「燒壞腦子」。

對於發燒,首先要做的是針對病因治療,燒退了是評估治療療效的手段。

一般來說,發熱多數是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可能首先出現咽痛鼻熱、乏力等癥狀,也可能發熱,此時為緩解癥狀,可服用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藥;感冒是有自限性的,但如果7天後感冒未好,人體免疫力下降,就易被細菌感染,因此還是建議儘早就醫處理。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如果發燒超過38.5℃,可服用退燒藥,但如果連續3天發熱超過38.5℃,建議不要拖,趕緊就診看醫生,檢驗到底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入侵。

癥狀更嚴重者,還要到醫院檢驗是否非普通感冒而是流感,是甲流還是乙型流感等。楊妍提醒,尤其是有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基礎疾病者,要特別注意。

至於人們最關心的退熱要用什麼葯,楊妍說,要區分兒童、成人使用不同的葯。

給孩子用的退熱葯,推薦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這也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全球兒童推薦的兩種退燒藥,對乙醯氨基酚可用於2~3個月以上的寶寶,布洛芬可用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只要按劑量服用,對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

成人用的退熱葯,也可口服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還可使用賴氨匹林、復方氨林巴比妥,此外還有中成藥的柴胡注射液。

上述所說的用藥,都是真正的解熱鎮痛葯,安全有效。

楊妍指出,老百姓也發現,其他比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尤其需要特別注意尼美舒利等也有退熱作用,但由於它們的不良反應以及有其他主要作用等,醫生、臨床藥師均都不推薦用於退熱。

相關規定:

兒童版《中國國家處方集》已無安乃近

「在我們醫院,已經很多很多年沒有購進、使用安乃近這一藥物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楊妍說。

每個醫院的藥品採購目錄都不一樣,但大多根據安全、有效、經濟、優先選用國家基本藥物等原則來制定目錄。對於醫院而言,早就有了替代安乃近的退熱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賴氨匹林、復方氨林巴比妥等,而且沒有安乃近那樣的嚴重副作用和潛在風險,棄用安乃近是自然的。

楊妍指出,實際上在當前的《中國國家處方集(兒童版)》里,已經沒有寫到安乃近這一藥物,即它已經被排除在中國兒童用藥目錄內。

不過,可能小診所、小醫院還在用安乃近,但這並不能就說他們「違禁」。

楊妍介紹,安乃近是處方葯,在當前使用的、醫學界具較高權威性的《新編藥物學(第17版)》里,還是有安乃近這一藥物記錄的。

提到該葯「一般不作為首選葯,僅在急性高熱且病情危重,又無其他有效葯可用的情況下,用於緊急退熱」,提醒老百姓不能自己購買使用,必須在專業醫生認為有必要使用而且有條件對粒細胞等血液指標密切監測下使用。

「不過,即使是在我們的ICU臨床,重症退熱也不用安乃近,而是使用冰毯或冰帽+其他退熱葯。」楊妍說。

記者了解到,早在1982年,我國原衛生部就將復方安乃近片列為淘汰藥品,但留下了安乃近的片劑、滴鼻液、注射劑及注射液等「同宗兄弟」。截至2017年6月22日,全國也仍然有1339個安乃近的生產批准文號。

不良反應:

說明書里已列明「1.1%粒細胞減少風險」

在很多人的記憶里,安乃近退燒又快又便宜,怎麼會各國禁用、讓人們感嘆用過此葯還安全長大的認是「命大」呢?

楊妍指出,安乃近確實退熱有效且快,只是在它的副作用:血液不良反應、過敏反應等被發現後,人們才意識到如果有替代葯,就該換了它。

首先是安乃近可能引起粒細胞缺乏症。楊妍指出,並不是普通國內個別文獻報道,而是臨床醫生最看重的安乃近藥品說明書里寫著的「可導致粒細胞缺乏症的概率約為1.1% 」。

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粒細胞缺乏可使人體免疫力大大下降,增加機體被病毒、細菌感染的幾率。1.1%的發生率,意味著「每一百個人服用安乃近,就可能不止一個人會發生粒細胞缺乏症」。

此外,安乃近還可能導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嚴重不良反應。

其次,服用安乃近還有可能引發蕁麻疹、滲出性紅斑等過敏癥狀,嚴重的還會引發過敏性休克、剝脫性皮炎,當然存在個體差異。此外,安乃近說明書里沒有過敏性測試的方法。

楊妍指出,臨床醫生最怕的除了粒細胞減少,就是剝脫性皮炎、過敏性休克。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公布的關於安乃近不良反應數據顯示,服用安乃近甚至有死亡風險,死因包括過敏性休克、血液系統反應、皮膚及其附屬器反應、泌尿系統反應等。

曾披露的一個病例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安乃近,連續服用8片後因為全身不適送醫。一周後,小女孩死亡,診斷為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專家警告:

千萬不能用激素退熱

在楊妍看來,能用別的藥物退熱,就別用安乃近了,尤其是兒童。不過,還有讓人著急的「新情況」更值得提醒——不能亂用激素退熱!

楊妍長期在病房從事臨床藥學工作,陸續發現目前在農村、偏遠地區,竟「流行」不問病因,擅自口服甚至注射地塞米松、強的松等糖皮質激素來退燒的情況!

「感冒了、支氣管炎了,用這些比一般退燒藥便宜,而且見效非常快!」竟然有患者樂滋滋地把它們當「退燒神葯」、把開出激素來退燒的醫生當「神醫」。

「真是讓人著急,他們絲毫沒想過激素對人體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掩蓋病情的後果,這才是最大問題!」

楊妍指出,激素抑制了機體的免疫力,一旦病毒、細菌來襲,藥物沒有足夠的自身免疫力來「並肩作戰」,就會誘發感染,甚至讓原先的感染加重!

比如每個人口腔里都有定植菌,與機體保持著微妙的平衡,激素退燒時抑制了免疫力,定植菌就可變成致病菌,或者可與外界細菌一起感染機體,那就難治了。

更別提激素本來就是有自己的不良反應的,豈可亂用。

文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高龍

醫學指導 |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楊妍

編輯 |  廣州日報全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