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十七歲的崇禎能夠扳倒魏忠賢?

為什麼十七歲的崇禎能夠扳倒魏忠賢?

謝邀。

此處的崇禎,指的是明思宗朱由檢。

朱由檢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異母弟,原本是沒有機會當皇帝的,但明朝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去世後,由於沒有留下子嗣,命時為信王的朱由檢入繼大統,後世稱為崇禎帝、明思宗。

魏忠賢是明熹宗時期極受寵信的司禮秉筆太監,被稱為「九千九百歲」,當時的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崇禎帝即位時只有17歲,而魏忠賢不僅手握重權,以司禮秉筆太監提督東廠,他的親信田爾耕為錦衣衛提督,崔呈秀為兵部尚書,朝廷內外遍布魏忠賢的閹黨。

而明熹宗臨死前還叮囑崇禎帝,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十七歲的崇禎帝能夠扳倒魏忠賢?

悅史君認為,與崇禎帝的個人素質和朝臣的支持有關。

第一,崇禎帝在入宮當天,一夜未眠,取來宦官身上的佩劍以防身,又牢記皇嫂張皇后的告誡,不吃宮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麥餅。

第二,崇禎繼續優待魏忠賢和客氏,同時將信王府中的待奉宦官和宮女逐漸帶到宮中,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第三,魏忠賢送了一些美女給崇禎帝,崇禎帝為免魏忠賢的疑心,將送來的4名女子全部留下,仔細搜身,發現4名女子的裙帶頂端,都系著一顆細小的藥丸,宮中稱為「迷魂香」,實際上是一種能自然揮發的春藥。

第四,魏忠賢派一個小太監坐在宮中的複壁內,手中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氳著一種奇異的幽香,以達到催情的效果,但崇禎帝識破了。

第五,魏忠賢命一些無恥的臣工們不停地上疏,為他大唱頌歌,崇禎帝讀這些奏疏的時候,總是「且閱且笑」。

第六,魏忠賢向崇禎帝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向皇帝請求停止為他建造生祠,崇禎帝的批複不溫不火:「以後各處生祠,其欲舉未行者,概行停止。」這既抑止了朝野上下對魏忠賢的崇拜,又不致引起魏忠賢的惱怒。

第七,崇禎帝還不斷嘉獎魏忠賢、王休乾、崔啟秀等人,以麻痹他們。

第八,明朝天啟七年(1627年)十月,御史楊維垣上疏彈劾崔呈秀:「呈秀毫無益於廠臣,而且若廠臣所累。蓋廠臣公而呈秀私,廠臣不愛錢而呈秀貪,廠臣尚知為國為民,而呈秀惟知恃權納賄。」崇禎帝藉機免除崔呈秀兵部尚書一職,令他回鄉守制。

第九,主事陸澄原、錢元愨,員外郎史躬盛等人,紛紛上疏彈劾魏忠賢,崇禎帝一直不動聲色,中間還得面對魏忠賢的哭訴。

第十,海鹽縣貢生錢嘉征上疏,列舉魏忠賢的十大罪狀:一、並帝;二、蔑後;三、弄兵;四、無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無聖;七、濫爵;八、掩邊政、;九、傷民財;十、褻名器。崇禎帝立即召見魏忠賢,命令太監當著魏忠賢的面,宣讀錢嘉征的奏疏。魏忠賢「震恐傷魄」。

第十一,魏忠賢用重寶賄賂原信王府太監徐應元,討教對策,徐應元勸魏忠賢辭去爵位,於是,魏忠賢請求引疾辭爵,得到崇禎帝的允許。

第十二,明朝天啟七年(1627年)十一月,崇禎帝斥責徐應元,並再次將魏忠賢貶往中都鳳陽祖陵司香。

第十三,魏忠賢出京的時候,竟然還帶著衛兵1000人、大車四十餘輛,崇禎帝聞悉後大怒,命錦衣衛旗校將魏忠賢緝拿回京。

第十四,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行到阜城時,上吊自殺。崇禎帝詔令將魏忠賢肢解,懸頭於河間府。將客氏鞭死於浣衣局。

第十五,從天啟七年十一月至崇禎二年三月,崇禎帝大規模清算閹黨,除首逆魏忠賢、客氏之外,共列七類:首逆同謀六人,結交近侍十九人,結交近侍減等十一人,逆孽軍犯三十五人,諂附擁戴軍犯十五人,結交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頌四十四人,共計二百五十八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

然而,明朝的黨爭還在繼續,崇禎帝厭惡廷臣結黨營私,於是又委任宦官,雙方爭鬥直到明朝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的那顆老樹 的精彩文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別號「李三瘦」的由來

TAG:明朝的那顆老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