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四十六首《王孫游》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四十六首《王孫游》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二]

【古風泊客一席談】

王孫游

[齊詩·謝脁】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拼音版:

lǜ cǎo wàn rú sī , zá shù hóng yīng fā 。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wú lùn jūn bù guī , jūn guī fāng yǐ xiē 。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作品介紹]

《王孫游》是南朝齊謝朓所作五言古詩。詩描寫了暮春景象,抒發了少女對情人的思戀。詩雖短小,藝術風格卻頗具特色,體現了齊梁間詩歌創作雅俗結合的一種傾向。

[作者介紹]

謝朓(464—499),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附近)人。是南朝的世家豪門子弟。年少時就有文名,又曾出任宣城太守,所以又稱他「謝宣城」。他與同族前輩謝靈運均擅長山水詩,並稱「大小謝」。謝朓先在京城任職,經常出入竟陵王蕭子良的藩邸,為「竟陵八友」之一,享有很高的文學聲譽。後在荊州任隨王蕭子隆幕僚,深受賞愛。永明十一年(493年),謝朓因遭受讒言被召回京師後,逐漸陷入困境。雖然,他的官職不斷提高,從宣城太守做到尚書吏部郎,但由於他的家族和個人的聲譽,從蕭鸞(明帝)篡政,到始安王蕭遙光謀廢東昏侯自立,都曾拉攏他以為羽翼,使他深感危險。最終他還是因為有意泄漏了蕭遙光的陰謀,被誣陷下獄而死,年僅三十六歲。

謝朓和沈約同時,詩也齊名。號稱「永明體」。梁簡文帝曾稱讚他們兩人的詩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見《梁書·庾肩吾傳》)從謝朓現存作品看,他的五言詩確實有新的特色,即:寄情山水,不雜玄言。雖然曾受謝靈運的影響,但內容的深刻和文採的清麗都超過謝靈運。嚴羽《滄浪詩話》說:「謝朓之詩已有全篇似唐人者。」這話說得不錯。今天看來,他的詩對唐代詩人是有較大影響的。謝眺的賦也寫得清麗,對後代也有影響。有《謝宣城集》。

[注釋]

蔓:蔓延。

英:花。

無論:莫說。

歇:盡。

[譯文]

地上長滿了如絲的綠草,樹上開滿了爛漫的紅花,已是暮春時節了。

莫說你不回來,即使回來,春天也過去了。

賞析

壹/

這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一類。魏晉以來,文人創作樂府詩往往有一個特點:總是圍繞著「古辭」(漢樂府)打轉轉,或擬古辭,或以古辭為引子生髮開去(當然也有棄古辭於不顧而自鑄偉辭的)。這種從古辭中尋找「母題」使創作上有所依傍的作法,已形成一個程式。南朝詩人寫樂府詩雖然也依這一程式,但卻出現另一種傾向,他們有時撇開漢樂府古辭,而直接上溯到《楚辭》中去尋找「母題」。比如,南齊王融和蕭梁費昶都寫過一首《思公子》,中心題旨就是采自《楚辭·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謝朓的這首詩也屬於這種情況,其「母題」出於《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說,詩人的創作靈感獲自《楚辭》,而所寫內容則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在古老的「母題」之中,貫注了活生生的現實內容。

春天,綠草如絲,蔥蔥茸茸,蔓延大地,繪寫出一派綠的世界;各種各樣的樹上,紅花競放,絢麗奪目。綠的氛圍,紅的點染,在鮮明的對比之中,烘托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窈窕少女,目睹此景,心傷離情,不禁怦然心動,情思繾綣,不無惆悵地發出了感嘆:「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意謂:且不要說心上的人兒不回來,即使等到他回來,那絢麗的花朵早已凋謝了,那大好春光早已白白地流逝了,我那美妙的年華也早巳悄然飄去了。紅顏難久持。這裡,詩人不主要寫少女如何急切地等待著情人,如何急不可耐,而是著重寫她對於紅花的珍惜,對於大好春色的留戀,由此描寫出她思君、戀君的春一般的情愫,流露了「美人遲暮」的悵然之情。如此寫來,就把主人公的心態從一般的少女懷春,從感情的傾訴和宣洩,升華到了一種對春的珍惜、對時的留戀的理性高度,滲透出一種強烈的時間意識和生命意識。這樣,從景的描繪,到情的抒發,再到理性的升華,三者水乳交融般地融匯在一起了。所以,這是一首充滿了生命意識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詩。

詩雖短小,藝術風格卻頗具特色,體現了齊梁間詩歌創作雅俗結合的一種傾向。首先,從《楚辭》中生髮出來的母題,顯而易見帶有文人的雅、艷色彩,暗示了它與文人文學的關係;但詩人卻用南朝樂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詩歌形式,來表現這一古老「母題」,這便將原有華貴、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使之在語言風格上呈現出清思婉轉,風情搖曳的特色。其次,詩寫春的景色逗引起春的情思,因景而生情,情景相生,短章逸韻,風姿綽約,這原是南朝樂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寫筆法上卻頗具匠心,詩人在綠的氛圍中綴以紅花的點染,巧筆對比,著意渲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構制的痕迹,表現出「雅」。雅俗結合,創為佳構。另外,詩的用韻也值得一提。詩用仄韻,短促,急切,對表現出主人公惜春、惜時的時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現出語淺意深、韻短情長的藝術風貌。

佚名

賞析

貳/

這首詩是寫一個女子在春光明媚的季節思念離鄉遠行的男人,希望他早日回來,但實際上不可能回來。詩中「君歸芳已歇」一語,充分流露了「美人遲暮」的感情。

佚名

《王孫游》 [齊詩·謝脁]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地上長滿了如絲的綠草,樹上開滿了爛漫的紅花,已是暮春時節了。

蔓:蔓延。英:花。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莫說你不回來,即使回來,春天也過去了。

無論:莫說。 歇:盡。

謝朓的這首詩的「母題」出於《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不過,這首詩的詩旨是閨怨。因此,《王孫游》是一首閨怨詩。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地上長滿了如絲的綠草,樹上開滿了爛漫的紅花,已是暮春時節了。

起首一句,完全是大自然春天時節的描寫。

倒是看不出與閨怨的關係。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莫說你不回來,即使回來,春天也過去了。

但是這後一句詩文,就含義太深刻了。

「無論」是「莫說」的意思,但是泊客以為,就以現代文辭「無論」也能說得通。

泊客直譯一下:

「無論君回不回來,自己最好的年華也已經過去了」。

此句詩文含義有好幾層:

一是夫君在外,久已不歸。

二是春天的季節,實在思念夫君得緊。

三是心有怨言,夫君為何還不歸?

四是夫君你再不回來的話,自己大好的青春年華就要付之流水了。

這是《王孫游》,表明上是思君,更多的是閨怨傷己,恨年華流逝,怨夫君不歸。

泊客以為,古典詩詞,最美妙的是意境在詩外啊!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146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作者簡介: 徐建老師,此處省略無數字…… (作者屬低調之士,囑咐省略簡介)

本文已經過作者授權,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古風泊客(czgfpk)

編輯:近蘭寒舍(yxl8886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蘭寒舍 的精彩文章:

在十二時辰里 寫一筆中國絕色,風月正好

TAG:近蘭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