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閑話大唐盛世
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盛世大唐夢,1500年前的帝國,令我神往,真想搖身穿越到大唐繁華的長安街道上,去喝酒聽歌享受那極樂之宴,去吟詩作對沐浴在一片樂觀瀟洒的精氣神兒中,去偶遇那些有趣的大詩人,和李白碰杯談天,勸杜甫多照顧照顧自己的小家庭,向白居易告白,說我非常非常喜歡他……
不亂扯瞎想意淫了,進入正題,因為徐鵬老師推薦的關於李清照文本解讀的書單,碰巧買回來了康震的《李清照評傳》,百家講壇的書稿,讀起來輕鬆有趣,還又了解了詩人生平秘事學到了不少知識。於是,讀完《李清照》後,立馬去圖書館借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人物傳記(百家講壇),兩天讀一本,加上寫筆記,昨天晚上把它們都讀完了,還有之前看過的《妖貓傳》,對大唐,對這幾位詩人心裡生出了許多感慨。今天,就在這兒寫一個讀後感,談談我眼中的四位大詩(詞)人。
書桌一角
李清照,古代女子中的異類,現代女子中的典範,我也想,活成她的模樣。出身書香世家,父母都有文化,家庭條件也很不錯,不是養在深閨的嬌小姐,而是活潑瀟洒、開朗少女一枚,腹有詩書氣自華。和丈夫趙明誠的相遇、相知、相戀、相守,也是一段佳話,令人羨慕且嫉妒。門當戶對有家人的支持與祝福,兩情相悅有共同的志趣和才情,雖然婚姻生活中也出現過小小的摩擦,但因著共同的愛好——對金石古籍的收集、賞玩、整理——裂隙癒合,感情越過越濃厚,越來越深沉。總之,撇去政變國難、山河破碎的社會大環境不談,她的小家庭是幸福的,她的詩書才華是過人的。
圖書插圖
然而,國家的大背景是避不開的。正是這支離破碎的國家,戰亂頻發的社會,和一眾退守求和、只顧出逃的領導統治者,才使得李清照的形象立體豐滿起來,她不只是一個出身官宦之家的小女子,一位個性鮮明、才華橫溢的女詞人,她更是一位愛憎分明、富有見識的女中豪傑,一位憂心國家而見解深刻,依靠文章為國獻言獻策的文學家。
丈夫的去世,文物的流失,家國的破敗,一路逃亂顛沛流離,遇人不淑,再嫁再離……晚年的李清照是孤獨的「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李太白,提到他的名字就感覺豁然開朗,讓人眼前一亮,隨機飄飄欲仙。他的豁達,他的瀟洒,他的不羈,他的自信,他的樂觀,他的浪漫,他的從不言棄,他的勇往直前,他的酒,他的詩,就如那盛世的大唐,那麼讓人著迷與嚮往。
圖片截自紀錄片《大明宮》
李白有著極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自信,希望能夠輔助國君建國立業,追求功與名。但是他並不走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尋常路,而是企圖通過各種途徑一舉成名,一步升天,一下子到達政治的中心——就是如此的特立獨行。然而,理想與現實往往是有差距的。現實並不給李白一展宏圖的機會,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也只不過是充當「翰林待招」——皇帝身邊可有可無的御用文人,之後,十年漫遊,陰差陽錯入永王軍隊,入獄,被貶,流放至死亡。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造就了李白的人生矛盾,政治上追求高官高位,但他的性格、舉止並不能夠支撐他的政治追求,一句話總結,李白才氣過人,是位偉大的詩人,但並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有趣的是,政治上的李白越單純,越幼稚,他的詩歌也就越傑出,越不同凡響。面對現實的種種不易,理想的一次次破滅,前路的虛無縹緲,李白的表現依舊出人意料,他那麼的淡然瀟洒,那麼執著的追求,即使只看到一線生機也緊緊抓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是李白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東西。
這就是詩仙李白,可愛的、痛苦的、快樂的、偉大的、永恆的李白。
至於杜甫,運氣太背,一生奔波,活的太累了。早年因奸臣當道,科舉應試未成,後遇安史之亂,多地奔走流浪,居無定所。長安十年苦苦追求,等來的只是「曹參軍」「左拾遺」這樣的閑散小官職,不僅自己的政治抱負沒有實現,帶給家人的也是長期的骨肉分離,生活困頓。然而,即使這樣——沒有地位,沒有錢,居無定所,食不果腹——杜甫的心裡仍裝著國家裝著人民,有著極強的社會責任感。
杜甫的這種責任感,這份愛國憂民的心是值得讚揚的,也是一直受人尊敬並推崇的,他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但就我個人的私心來看,杜甫的一生太累了。不僅自己累,妻子兒女一大家子都跟著受累,當然,安史之亂後國家一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在這種環境中沒有人能夠過的安安穩穩,但是另一方面,從杜甫自身來說呢?
關注時事,心憂天下固然是應當的,但總該先為自己的生活謀條路吧!……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普通人,如果生在杜甫的時代也只能是他筆下的可憐人罷了,所以,不說什麼了。
終於到了白居易,提到他就開心。
白居易生在中唐,相對杜甫生活的時代,社會安定了許多,所以,他的仕途、生活、人生也就相應的較順利,較得意。青壯年時期,六七年間「三中科舉」,從縣尉升至翰林學士,在其位謀其政,這一時期的白居易政治上奮發有為,積極履行諫官的職責,抨擊驕橫不法的宦官重臣,關心民間疾苦。也是因為他的直言不諱,終得罪了不少的豪門權貴而被貶為江表刺史、江州司馬。然而,在這一崗位工作期間,白居易基本沒有什麼政績,及至以後任杭州、蘇州刺史時,雖然為百姓做了不少事,興修水利,整治太湖……但總的來說,他的思想已從早年的志在兼濟天下而轉向獨善其身,也就是變得消極、內斂。
56歲任秘書監,57歲任太子賓客,「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閑人」,掛個閑職,拿著俸祿,悠閑,悠閑。直至71歲以刑部尚書的官職致仕退休,才名正言順的過上了退隱清閑的老年生活。他的這種「中隱」的行為選擇,知足常樂不爭不搶的人生態度,定會為不少人所不齒,但,同時,又有多少人是不羨慕的呢?我是羨慕的,也是標榜這種生活態度的。青年的時候為理想拼搏,等老了,拿著工資過舒服日子,有何不可?約三五好友,喝酒吟詩,談天說地,及時行樂,白居易的晚年生活是最幸福的。
「君子居易以俟命」,「樂天知命故不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白居易的生命價值觀也是我所追求的,所以三位唐代大詩人中獨愛白居易,先不說詩歌,僅就生活態度而言。再加上黃軒《妖貓傳》中飾演的白樂天,那種瀟洒、隨性,瘦削的身材帥氣的顏,更加喜歡他,喜歡黃軒,喜歡白樂天。所以,要在這裡立個flag,將來有了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要給他(她)起名叫「樂天」!
英語政治補課以來,時間較充裕,看了太多有關歷史的節目、紀錄片、課程、書籍——《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大明宮》《呂世浩講秦始皇》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了解的越多,就會越震撼、越感動、越自豪、越要努力——震撼於我們歷史的源遠流長,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先的聰明智慧;感動於一件件歷史文物、國家寶藏的今生故事,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研究與傳承;自豪於我是一個中國人,是華夏大地上的一員,能夠盡情的享受這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因而我需要不斷努力,在如此多古今榜樣的激勵下,在這樣輝煌的歷史,強大的祖國的照耀下——即使自己再平凡不過,也定要實現人生的價值。


※雖昧家肥:白居易的法律判詞,含蓄的告訴我們,唐代女人確實凶!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