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雁塔因誰而建?

大雁塔因誰而建?

佛系歷史人物故事第二輯。

這是一個關於古長安城、美女和大雁塔的故事,也是一個秀恩愛到極致的故事,單身狗莫入。

一千多年前夫妻共同成長的典範

每次來到西安這個十朝古都,每次走過雁塔景區,聽著晨鐘暮鼓,思緒不禁飄回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

公元601年的春天,一個女孩誕生在長安永興坊,小名觀音婢。父親是右驍衛將軍長孫晟,北魏拓跋氏宗室長之後,是突厥敬畏的一箭雙鵰的英雄,母親是北齊樂安王高勵之女。

這位出身貴族世家的名將之女,卻經歷坎坷,先是少年喪父,後被同父異母的哥哥趕出家門,被迫投親。舅舅是名士高士廉,將妹妹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安置了下來。後來高士廉被貶嶺南時,將自己的大宅賣了買一處私宅安頓妹妹一家人。

在觀音婢幼年時,她的伯父非常欣賞當時唐國公李淵妻子竇氏,年幼時曾勸說舅父宇文邕優待突厥皇后,認為她智慧大氣,必定育兒有方。因此勸說觀音婢的父親與唐國公家結下娃娃親。

時光流逝,十二歲時,觀音婢按伯父在她幼時定的親,經由舅舅的撮合,嫁給了李世民,一步步成為了後人津津樂道的長孫皇后。

隋末暴政,民怨沸騰,群雄紛爭。李家最後入主長安,李世民被封為秦王。

幼時的坎坷經歷讓觀音婢深諳人心世事。大唐江山統一後,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積怨日深。《舊唐書》中記載:「時太宗功業既高,隱太子猜忌滋甚。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儘力彌縫,以存內助。」當時皇子眾多,為了各自的利益,曲意承奉各位嬪妃;而嬪妃為了帝王寵愛,也是儘力討好各位皇子。李世民卻並未參與其中,由秦王夫人觀音婢代替他和後宮嬪妃周旋斡旋。

不止觀音婢助力李世民,長孫一族在李世民登基的路途上都功不可沒。秦王勢起後,與東宮的局勢越發劍拔弩張。在房玄齡和長孫一族的輔助下,李世民發起玄武門之變。當日,觀音婢親自為將士們分發盔甲,勉勵眾人,將士們都感激萬分。「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因此,李世民登基之後,對長孫皇后寵愛有加。無奈皇后年幼時便體弱,痼疾一直未曾痊癒。

慈恩寺是母慈子孝的副產品

在隋唐時期皇室對佛教的崇尚的大背景之下,或許也因觀音婢年少時體弱,李世民多次為心之摯愛的皇后祈福培德,當時朝廷多次大力修繕和興建寺廟。慈恩寺和大雁塔也由此而來。

先是貞觀九年,長孫皇后身體不適,唐太宗擔憂之下接連請了曇藏法師、法常法師等諸位得道高僧進宮為妻子受戒祈福。第二年,隨著長孫皇后病重,唐太宗為愛妻祈福,下令大修天下392所廢棄寺廟,「以希福力」,希望佛祖保佑妻子能夠早日康復。

藥石無力,長孫皇后36歲英年早逝。李治太子為了紀念母親,修建了被玄奘法師讚歎的「壯麗輪奐,今古莫儔」的慈恩寺。當時宏偉富麗的慈恩寺,共有10多座院落,1897間房屋,雲閣禪院,重樓復殿,極盡奢華,是長安城內最著名的佛寺。

慈恩寺落成後,唐太宗帶領太子李治與百官後宮等在安福門樓執香爐,目送高僧與各種佛像、經卷、舍利等依次奉進大慈恩寺,各種奇珍異寶「眩日浮空,震耀都邑」,甚至一眼都望不到盡頭。

源自印度的雁塔

三藏法師玄奘是慈恩寺第一任住持方丈,考慮到「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他想在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安置佛經佛像舍利等。李治不願法師為工程辛勞,便由朝廷資助建五層磚塔,這就是最早的雁塔。

雁塔之名起源於印度。《大唐西域記》記載:摩揭陀國的一個寺院內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可吃三凈肉。有位和尚見到天空中的群雁,信口說:「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寺內眾僧認為這是佛祖教化眾人。於是就在雁落之處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

玄奘在印度遊學時,瞻仰了這座雁塔。返回大唐後,在慈恩寺建造了這座相似的磚塔,也叫雁塔。塔名前加「大」字一是代表大乘佛教,另外又與薦福寺後修建的小雁塔相區分。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縱觀長孫皇后的一生,她與李世民少年結髮,相伴二十三載。「一與之齊,終身不改。」一代才情兼備的明後長孫氏,真實的名字已然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身影卻刻印在長安城的晨鐘暮鼓中。

註:文中部分史料記載來自於網路。

個人簡介

作者:青泉

庚申之秋生於塞北,姑蘇城外閑度餘生;

浮生若夢年華數載,紅磚綠瓦聽讀書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禮興社 的精彩文章:

TAG:禮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