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入到聖人之流的初果羅漢

入到聖人之流的初果羅漢

入到聖人之流的初果羅漢

本文摘錄自 《金剛經說什麼》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又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須陀洹能作是念」,一個修道的初果羅漢,心裡能不能有已經得須陀洹果的念頭?這個意思是一個悟道的人,能不能逢人便說他已經悟道了?如果真有人如此,大家不把他送瘋人院才怪。一個聖人,或有學問的人,處處掛個招牌,說自己是有學問的人,這不是瘋子嗎?中國人的老話: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到家的人,意氣都很平和了,何況果位上的羅漢!所以,須菩提聽了佛的問話,就說那不可能的。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陀洹就是預流果,預流就是入流,入什麼流呢?入到聖人之流了,已經站到聖人隊伍里去了;也可以說,他所悟的道已經入法性之流了。法性不是人性,人性是醜陋的一面,等於說,我們人性是這一面,法性是那一面,他已經由普通的縱慾、情感、愛欲脫出來,進入清凈的法性一面了。

佛說,怎麼能夠達到初果羅漢呢?佛在這裡已經講到功夫了,剛才是講原則;所謂的入流,反而無所入。換言之,他證到空的境界,就是緣起不起了,緣起性空了,也就是證到了性空,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說他不入色,眼睛視而不見,一切人、形像、青山綠水看著都很好,都無所謂了。普通人一看到好,結使就來,被好捉住了;初果羅漢不會被好境界捉走,此心歸到平淡,沒有事。不入色、聲、香、味、觸、法,這是什麼境界?這就是應無所住,這就是真的無所住。修養到在人世間做人、做事,利益一切人,一切都不住,心中都不留,甚至做了無量的功德,過了就過了,能夠隨時如此,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都是這個境界,這才算接近初果羅漢。

有一個年輕同學,過去也問過我,他說:老師啊,像我們現在打坐用功,經常愣住了,愣在那裡,好像看不看都沒有相干,這是不是入到預流果啊?我說差不多啦!入到芒果那裡去了,茫茫然,那是愣住了,那並不是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你不要看這是愣住了,這也是有一點道理,只不過,這是他用功過程中的現象而已!如果認為這樣就是入了預流果,那就不對了。有人修行用功,有時菜飯吃到嘴裡是什麼味道也不曉得,你說真的不曉得味道嗎?又不是,他味道也知道,只是感受上沒有那麼強烈,比較平淡而已!真正學佛用功,會到達這個境界的,可惜不能持久!而且都是瞎貓撞到死老鼠,偶然來一下,過兩天就沒有了。不要說我們是如此,連大阿羅漢們也不行啊!《維摩經》上都有,像迦葉尊者,及佛在世的一些大阿羅漢們,都難完全到達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

迦葉尊者定力之高是有名的,出家前,與太太兩人同修,約好假結婚,房間里一個柱子為界,各住一邊,有夫婦之名,無夫婦之實,後來帶著太太一同出家。像他這樣高定力的人,卻當天樂鳴空時,習氣深處貪愛音樂的根本發起了,他一邊閉眼盤腿打坐,一邊不自覺地打拍子,搖了起來,坐在那裡跳舞。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維摩經》上所講,余習未斷。所以《維摩經》有天女散花的描述,天女把花撒下來,落在大阿羅漢身上就粘住了,落到大菩薩身上,粘不住就掉下來了。維摩居士說,一切大阿羅漢,八十八結使斷了,但余習未斷,剩餘那個根根的一點習慣還沒有斷,這就叫余習未斷。大阿羅漢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平常人!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佛的弟子畢陵伽婆蹉,他已經是羅漢了,工夫很高又有神通。據佛經上說,有一天他要過河,那河的管轄權屬於一個女河神,畢陵伽婆蹉站在河邊,兩手一比,叫道:丫頭,你把那個水斷了,我要過去。女河神沒辦法,功力不及他,只好把水斷了讓他過去。事後這個女河神就來向佛告狀,說你的大弟子還罵人!脾氣那麼大,罵我丫頭。佛就笑了,把他找來對他說:過河用神通是犯戒的!犯戒還不說,你還公然罵她。畢陵伽婆蹉說:佛啊!這很冤枉,丫頭,你講,我罵過你嗎?女河神說:佛啊,你看當著你的面還罵我。畢陵伽婆蹉說:你怎麼搞的?丫頭,我實在沒有罵你。佛對女河神說:你不要見怪,他五百世生婆羅門家,罵人罵慣了,結習未斷,所以這一生得了哮喘,果報還沒有還完呢!你以為他罵你啊!他沒有罵。畢陵伽婆蹉還說:我真的沒有罵你,丫頭,你不要難過。等於有些人罵人罵慣了,你叫他道歉,他也道歉了,可是他還再罵你一句。

所以說,得了初果羅漢,對於六根六塵不是不動心,只能說入流而已,可是心念之流還沒有空,等於石頭壓草,碰到某種環境,還是會暴發的。關於這方面,有許多資料記載,譬如蘇東坡,以及很多人,都是大修行人轉生來的,但是轉一轉生,他就忘記了。

再如明朝有名的王陽明,據有些文獻記載,就是一個老和尚轉世的。有一次王陽明來到江西一個廟子,看到一個房間鎖著,外麵灰塵很厚。和尚說這個房間是不能開的,王陽明位高權重,懷疑廟子里和尚做壞事,就下令一定要打開;進去只見一個涅槃老和尚的肉身,已經乾癟了,坐在那裡,前面掛著一塊布,上面寫了幾句話:「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王陽明一看就傻了,但是他一生不再談這件事。

這些都是什麼道理呢?這是說明結使問題,前面我們講到,得羅漢果的七還人間,至於變成什麼樣子的人,不一定。在四川時有位老前輩也很有名啦!他倆夫妻人很好,年輕時我很羨慕他們,我說人世間神仙眷屬就是你們,自己有別墅在山上,兩個人感情又好,子孫滿堂。他倆夫妻都學華嚴觀,太太還得過眼通。她說前生是個喇嘛,受他供養,結果修行也沒有修好,騙吃騙喝,所以這輩子變成他太太服侍他的。因為她修劉洙源先生的《佛法要領》,自己前因後果很清楚,我認為這些都是再來人,也就是說得預流果的道理。

說了許多的故事,大家不要聽岔開了啊!所謂故事者,即非故事。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堅持靠牆站,身體變這樣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