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欠錢不還會怎麼樣?
趣味
01-22
無論是國家還是債主,不僅要靠自身努力,也要靠歷史的進程。
這裡拿中國前朝政府借的錢來說:
1917年,沙俄的錢就不用還了;
1918年,德國和奧匈的錢就不用還了;
1939年,德國的錢再一次不用還了,此外還有日本的錢,事實上那個亂世的國民政府也開始賴賬了;
看上去很佔便宜…其實不然。
那實際上誰成了韭菜呢,絕不是那些借款給中國前朝政府的外國銀行團。
他們深知當時的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無力償還,在借款的時候大多以鹽稅、關稅等政府主要財政收入作為擔保,並變相的成為了外國銀行團控制了當時的中國海關和鹽務等稅收手段。
在他們掌控了這樣經濟命脈之後,他們一方面享受著這些還款,一方面也不竭澤而漁,因為他們可能比民國政府更清楚還債的能力。於是他們會適當的減免部分款項,比如在庚子賠款25年後,除日本外的其他國家均以一些名義取消或返還了部分庚子賠款。
同樣的,大多數的主權違約,大財團/大銀行是不會被割韭菜的,通過直接/間接把持經濟命脈、掌握重要資源、控制該國大佬們的海外存款甚至武力等方式,拿錢是沒問題的。
這裡提前限定了大多數,也就是說存在全體韭菜的少數案例。
1918年,蘇俄勾銷了沙俄的主權債務,並通過打退13國武裝干涉,迫使所有國家承認這點。
1949年,前朝的借款中央政府也不再承認,那時候國際承認的民國政府勝利轉進台北,債務也成功轉進了;
而且眾多的債券早在1949年前就已經讓各國銀行盆滿缽滿,只是被終止了繼續的壓榨。
隨後的歷史我就不贅述了,此後的1949年之前的借款,除了和英國有香港問題,兩國對歷史遺留的相互資產要求進行了一次性相互付清。
剩下的,沒人理你。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國債如此受歡迎的原因,美國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最低。
這裡拿中國前朝政府借的錢來說:
1917年,沙俄的錢就不用還了;
1918年,德國和奧匈的錢就不用還了;
1939年,德國的錢再一次不用還了,此外還有日本的錢,事實上那個亂世的國民政府也開始賴賬了;
看上去很佔便宜…其實不然。
那實際上誰成了韭菜呢,絕不是那些借款給中國前朝政府的外國銀行團。
他們深知當時的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無力償還,在借款的時候大多以鹽稅、關稅等政府主要財政收入作為擔保,並變相的成為了外國銀行團控制了當時的中國海關和鹽務等稅收手段。
在他們掌控了這樣經濟命脈之後,他們一方面享受著這些還款,一方面也不竭澤而漁,因為他們可能比民國政府更清楚還債的能力。於是他們會適當的減免部分款項,比如在庚子賠款25年後,除日本外的其他國家均以一些名義取消或返還了部分庚子賠款。
同樣的,大多數的主權違約,大財團/大銀行是不會被割韭菜的,通過直接/間接把持經濟命脈、掌握重要資源、控制該國大佬們的海外存款甚至武力等方式,拿錢是沒問題的。
這裡提前限定了大多數,也就是說存在全體韭菜的少數案例。
1918年,蘇俄勾銷了沙俄的主權債務,並通過打退13國武裝干涉,迫使所有國家承認這點。
1949年,前朝的借款中央政府也不再承認,那時候國際承認的民國政府勝利轉進台北,債務也成功轉進了;
而且眾多的債券早在1949年前就已經讓各國銀行盆滿缽滿,只是被終止了繼續的壓榨。
隨後的歷史我就不贅述了,此後的1949年之前的借款,除了和英國有香港問題,兩國對歷史遺留的相互資產要求進行了一次性相互付清。
剩下的,沒人理你。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國債如此受歡迎的原因,美國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最低。
說完歷史進程,再說說個人努力。
這些銀行在對華借債的同時,在其他地方(顯然當時的中國國內騙不到什麼人)發行中國政府債券。
和所有的韭菜相似,前期持有者並不吃虧,年年分紅。
持有紙質債券的人也不吃虧,雖然只是一沓紙,這些經過歷史積澱的精緻的紙早已成為文物,按文物的價值在市場上流通,甚至有的按文物和債券雙重價值出售,一張紙通常的售價在$200左右,可謂洛陽紙貴。
接下來,就輪到韭菜隆重登場了,
第一批韭菜源自於1939年,亂世之下,國民政府終於暫停了償還國家債券的利息…
在我大清自有國情的情況下,國家債券中,為修鐵路而找銀行借錢的不勝枚舉,我們以隴海鐵路為例,不看到最後是不會知道為什麼我會舉這個例子的:
隴海鐵路借款主要分兩次,第一次是1913年的5%利息隴海鐵路借款,借款對象比利時銀行,第二次為發行於1920-1925年期間的8%利息的隴海鐵路借款。
1913年,比利時銀行公開發售面值20金本位英鎊的1913年借款債券,每半年分紅一次,一次分紅0.1英鎊,一共40年80次,不過1939年就不分紅了…
這就是現在的CHINE 5% 13 LUNG HAI,很難想像這是百年前印刷的紙吧。
Chine是法語里的中國,Lung Hai是隴海的韋氏拼法。
1936年,500法郎面值的1920-1925年借款債券發行,約定第一年利息1.5%,第二年2%,每年遞增0.5%,第6年利率達到4%,額同樣1939年終止支付分紅。
最狠的韭菜在這:
歷史的大江大浪似乎淹沒這批債券的存在,似乎再也無人問津這批無分紅且拿不到本金的債券。
這些常年徘徊在€1~2面值的隴海鐵路債券,在21世紀煥發新春。
2015年,有人以€137.85的價格購買了235份CHINE LUNG HAI EST,
兩個月後,又有人以€26.01的價格購買了400份CHINE 5% 13 LUNG HAI…
最近的交易行情為:
2017年9月18日和11月6日,分別有人以€525和€530的價格購買了1份和5份CHINE LUNG HAI EST債券,
從2000年的€4開始計算,18年中CHINE LUNG HAI EST的年化收益率高達750%!
兩個月後,2018年1月10日,有人以€254的價格買了5份CHINE 5% 13 LUNG HAI…
不過2015年之後CHINE LUNG HAI EST只交易了9份,典型的有價無市,
CHINE 5% 13 LUNG HAI從€90瘋漲後也只交易了44份。
這才是真正的為(民)國接盤的為了信仰鐵杆粉絲,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堅實的民國粉!
※比起警察,我更害怕大風, 大風一吹就能把毒品吹走。 ????
TAG:jjbi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