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錯了:「願作鴛鴦不羨仙」深層次含義,實在太污了!
鴛鴦之詞在我們印象中通常是用來形容男女之情的,這開始於唐朝,鴛鴦一雌一雄,鴛鴦通常都是出雙入對的。所以鴛鴦經常出現在古代漢族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中,是愛情的象徵。
可是在以前,這鴛鴦並非是用來形容男女之愛,竟是形容男男之情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最早以前的鴛鴦是形容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兄弟之情。這些都是有所依據的。在《昭明文選》中蘇武曾有過這一段話"夕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蘇武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以前就像鴛鴦一樣的好兄弟,互相幫助,但是現在我們卻如同商星和參星,一個在西邊,一個在東邊,一個出來,一個沉沒,再也不能相見了。
這段話是送給和蘇武一樣曾經在匈奴落難,但是蘇武卻返回故土,可是李陵仍然不能回去,離別之時,互贈詩句,表達了對對方的不舍之情。可見這鴛鴦最初是形容兄弟之情。
曹植曾經寫給弟弟的詩句中也能作為佐證。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這鴛鴦也是用來形容兄弟之情的。三國時期的魏國嵇康的《贈兄弟秀才入軍詩》也曾經用鴛鴦來比喻兄弟之間和睦友好的。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描述了自己在和兄長外出遊玩時,陶醉於山水之間,自有自在。
但是在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之後,很多人紛紛效仿他所寫的詩句,鴛鴦之詞便被大家普遍認為用來形容男女之情,而鴛鴦也成為了夫妻間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愛情象徵。
後來我們熟知的很多有趣的事情中,鴛鴦都是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感情,比如鴛鴦浴。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就是代表,但是因為鴛鴦浴 在中國的禮法中是不允許男女混浴的,甚至連夫妻也是不可以的,所以自然商紂王被劃入了差等生的行列。
後來慢慢的到了宋朝,這種禮法有了一些鬆動。規定夫妻不能共同沐浴,反而不是夫妻可以,這是何等的奇聞。據說,馬可波羅曾經還享受過男,女服務員的服務。
還有一種鴛鴦陣,這是古代的陣法之一。在明代時用來抗擊倭寇的一種戰鬥隊形。鴛鴦陣使矛和盾長短緊密結合併且陣型靈活,能夠充分發揮出各種兵器的效能。鴛鴦陣很少有破解的辦法。
獲取更多有趣有料資訊


TAG:流金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