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當日本允許澳大利亞駐軍,意味著什麼?

當日本允許澳大利亞駐軍,意味著什麼?

1月18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對日本進行了為期一天、行程緊密的「旋風式訪問」。這次具有濃厚安全合作色彩的訪問,以儘早締結雙方早在2014年9月就已達成意向的《訪問部隊地位協定》為重點。協定如果達成,將成為日本與他國「安全合作」的重大突破,澳大利亞將成為繼美國、聯合國維和部隊之後,首個被允許在日本臨時駐軍的國家。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源:視覺中國)

不難發現,本世紀以來,日澳關係從以美國為「軸心」的三邊關係,向強化日澳雙邊關係「微調」。

2001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在訪問澳大利亞時提出,日、澳兩國均是美國盟友,且兩國關係緊密,應該強化三邊安全合作。日澳兩國隨即予以回應。翌年5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澳期間,和澳總理霍華德發表的聯合聲明,突出強調要建立澳、日、美「三邊安全合作」。

2007年3月,安倍首登相位後,簽署了《日澳安全保障聯合宣言》,正式確立了雙邊「安保關係」。同年6月6日,日本和澳大利亞舉行了首次外長和防長「2+2」安全協商會議並使之成為機制。

日澳強化雙邊關係,主要因為過去10多年,雖然美國一直在強調重視和日澳的盟友關係,但是,美日澳「三邊關係」始終缺乏實質性內容。奧巴馬政府提出的「戰略再平衡」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強化和盟國的關係」,但特朗普執政後,更要求盟國「更好地承擔起自身的防衛責任」。為了避免本國在亞太的存在感被不斷削弱和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加強雙邊合作,遂成為日本的重要選項。《讀賣新聞》曾援引一日本政府官員的話聲稱,「美國和澳大利亞軍隊在日本的存在,可以成為對中國的一種威懾。」

日本和澳大利亞加強安全合作,還因為日本政府對「美國在關鍵時刻能否保護日本」存在疑慮。2013年12月,曾任日本防衛廳長官、時任自民黨幹事長的石破茂,曾在記者會上公開對此發出質疑。因此,尋找美國以外的盟友,是安倍政權的重要課題。建立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核心的「新安保體制」,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採取的重要舉措。因為,擁有集體自衛權,日本也就擁有了「保衛盟國的權利」。正如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與防務研究中心教授休·懷特所指出的,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真正原因,是害怕美國保護不了日本。

為了和澳大利亞建立同盟或准同盟關係,日本在2014年4月1日以《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了以前的《武器出口三原則》。4月7日,安倍即和時任澳大利亞首相的阿博特就共同研發潛艇達成了協議。同年7月。安倍訪澳時,又簽署了《日澳防務裝備及技術轉讓協定》。配合澳大利亞實施「SEA1000未來潛艇工程」計劃。日本給出的條件相當優厚:願提供由三菱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生產的日本海自現役最新銳的「蒼龍級」潛艇。如果能夠落實,澳大利亞將成為戰後日本首次對外出口尖端軍工技術的國家。日本防衛省消息人士表示:「要把連向美國都沒透露過的潛艇技術出口給澳大利亞是艱難的決定,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日本為何對澳大利亞如此「慷慨」?原因很簡單:以潛艇為「聘禮」,和澳大利亞「聯姻」——建立同盟或准同盟關係。2016年3月,日本和澳大利亞舉行聯合軍演,日本專門派出1艘「蒼龍級」潛艇參加,以展示其「優良性能」。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當年4月,日本在競標中最終敗給法國,未能取得合同金額370億美元的潛艇建造合同。

澳大利亞對日本建立同盟或准同盟關係的要求之所以沒有積極回應,不想和日本聯手遏制中國,是重要原因。2013年,時任澳大利亞外長的卡爾就對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澳關係並不是為了封鎖中國。」以後在不同場合,澳大利亞領導人曾多次表達這一立場,儘管在某些場合,澳大利亞也會跟著「起鬨」,不指名地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進行「譴責」。

日本欲和澳大利亞加強「安全合作」,但迄今未能如願。即便雙方簽署《訪問部隊地位協定》,澳大利亞軍隊登上日本列島,即便日澳建立同盟或准同盟關係,能夠阻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嗎?

(馮瑋,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泰國一市場發生摩托車爆炸事故 已致3死9傷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