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村舊跡:大寒時節訪古城安陽大寒宮

古村舊跡:大寒時節訪古城安陽大寒宮

文/牧之

大寒宮位於河南安陽縣白壁鎮大寒村,距市區約十公里。因其便利的交通、獨特的古建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漸成為吸引眾多遊客的新景觀,為安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鳳凰山重要景點。

此宮傳說是隋朝韓陽公主來此修行所建,現在的大寒宮為近代在原址上重修復建。大寒宮又稱大寒石刻館,屬於安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寒石刻(資料圖)

大寒宮分為南北兩宮,南宮坐西朝東,北宮坐北朝南,兩宮建築佔地14000餘平方米。其中北宮以山門、玉皇殿、望景樓、天宮奶奶殿為中軸線,兩廂各有配殿10餘間,供奉著各路神仙。

南宮從東到西中軸線依次為皇姑樓、八卦轉花樓。北宮的山門,是一組具有道教色彩的古代建築,其中各種動物石刻栩栩如生。神道石像則有保衛宮殿的翁仲二神。翁仲為道教宮門外守護神,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魏明帝鑄銅為二神人,號翁仲,置於司馬門外。

翁仲本是人名,姓阮,安南答。相傳秦始皇時來到中國,始皇看他身材高大,武藝高強,派他守衛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用銅鑄了他的像,放在咸陽宮司馬門外。

北宮山門外的翁仲二神,為道教宮門外守護神(資料圖)

後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成翁仲象,守護墳墓,所謂「稼間石人曰翁仲」。今天我們看到的陵墓前的石人石馬,其石人就叫翁仲。山門石刻還有副對聯,上聯「聖德無疆八卦碑中字字形成浩蕩」,下聯「神威有體萬人碣內行行鑄就英靈」。

玉皇宮內殿宇彩繪一新,紅燈高懸,龍柱放彩。逢集過會,宮內遊客絡繹不絕,香煙裊繞。北宮最高的建築是望景樓,分三層,裡面供奉著王母娘娘,是四方體三層全木結構,高大雄偉,飛檐挑角,雕樑畫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登高遠望,憑欄遠眺,視野開闊,周邊風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玉皇宮內道教眾神彩色壁畫(資料圖)

無垠的原野點綴著村莊,盡在眼底,如畫的江山增添了胸中無限的詩意。傳說韓陽公主為寄託思母之情,請來工匠修建高樓,以便在思念母親之時登高遠眺洛陽京城,既可寄託對母親的思念,又可以欣賞遠處的風景。只可惜已於2015年毀於火災,現正在努力重修。

北宮望景樓(資料圖)

在大寒宮的諸多建築中,南宮八卦轉花樓最具有特色。其一,其他樓閣一般為四角或六角,而八卦轉花樓為八角。

其二,除底座為石頭外,上部三層全部為木材構建。依靠八根圓柱撐托,樓辟四門,樓內又有八柱支撐,形成樓中套樓的結構。樓中心建有閣,上下一體。

其三,樓內設置上下樓梯,全都直立,傾斜角度極大,樓上的隔扇將內外隔開,分別為內走廊和外走廊。

八卦轉花樓(資料圖)

內走廊可以圍觀神像,外走廊可以環顧野景。其隔扇圖案精巧別緻,有菱形,有圓形,有富貴吉祥圖案,顯示了能工巧匠的別具匠心和高超技巧。樓頂有八角挑檐,銅葫蘆寶頂。挑檐上懸掛銅鈴,微風輕盪,清亮的鈴聲在空中久久回蕩。

據村中一位老人介紹,當地人稱大寒村石刻館為「大寒宮」,始建於何時無從考證,現今館內建築皆為近年建起來的仿古建築,木質結構。館內有原大寒宮石刻,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寒村是個歷史文化氛圍十分濃厚的地方,村南有仰韶至商周時期文化遺址。明代,村裡出了一名錦衣指揮,名為樊綱,後成駙馬,人稱樊駙馬。宮內現有「廣德大長公主家孫樊綱元聘崔氏長女墓嘉靖拾叄年歲次甲午中秋望日夫錦衣指揮同知同第庠生崔汲立石」一塊。

廣德長公主是明英宗第五女。下嫁駙馬都尉樊凱。宮內另有「大明封授南城兵馬指揮賈公墓志銘」及「大明副兵馬指揮賈公暨配孺人陳氏合葬墓志銘」蓋各一塊。指的是大明副兵馬指揮賈公,人稱賈都堂。

現有該村留存大量文物古迹,展示了該村深厚的文化底蘊。

(編輯:景卿)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詩心仙骨,蔚為大家:海南玉蟾宮首屆「白玉蟾杯」書畫藝術展道教書畫作品選釋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