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說曹操有軍馬一百五十萬真的是為了激孫權嗎?

諸葛亮說曹操有軍馬一百五十萬真的是為了激孫權嗎?

《三國演義》原文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

權曰:「曹兵共有多少?」孔明曰:「馬步水軍,約有一百餘萬。」權曰:「莫非詐乎?」孔明曰:「非詐也。曹操就兗州已有青州軍二十萬;平了袁紹,又得五六十萬;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萬;今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以此計之,不下一百五十萬。亮以百萬言之,恐驚江東之士也。」魯肅在旁,聞言失色,以目視孔明;孔明只做不見。權曰:「曹操部下戰將,還有多少?」孔明曰:「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

小說寫的很精彩,演義中說諸葛亮故意誇大曹操的兵力,是為了激孫權聯劉抗曹,不要投降,靜水認為這種說法邏輯不通,理由有三。

第一,沒必要

此時諸葛亮並不知道孫權是戰是降,魯肅作為孫權的手下主動過江來聯合劉備,說明東吳方面是想辦法找隊友的,就算魯肅不能代表孫權,至少說明了孫吳方有人主戰。諸葛亮到了東吳被一幫文臣當成說客刁難,得到的情報是文官個個言投降,但是決定權在老闆孫權,而孫權一直沒有表態,他不表態你怎麼知道他是戰是降呢?你還不知道對方的態度你激他幹什麼。

第二,激了有害

或許有人說諸葛亮想讓孫權早下決心,促成聯合,所以故意把人報多些,這也說不通,把曹操的兵馬說的越多只會促成孫權投降,這就像A、B兩幫人搶地盤,A只有3個人,此時東吳只有3萬兵,他只知道B方人很多,具體多少還不清楚,他就問第三個人C,你剛被B打敗過,他有多少人啊?C說有150人,結果會怎樣,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C就想,你要我1個打50個是吧,你當我腦殘是吧,你自己敗了還要拉個墊背的。而且,諸葛亮越是表現的急切,孫權就可以乘機敲詐,你想和我合作是嗎?那你什麼都聽我的。

第三,激不了

孫權作為江東老大,水平不比諸葛亮差,他故意不表態,讓手下人去爭,平時個個都是忠臣,不好分辨,現在有危險了,誰說投降,誰要死戰,一下就區分出來了,忠奸立判。他借諸葛亮之口去教訓那些貪生怕死的投降派,他自己不得罪人。至於是戰是降,孫權主要考慮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方有多少人,所以一見諸葛亮就問,如果人太多,那或許實力相差太大,就要投降,如果只需要1個打10個那或許還能打一下,打得過就打,打不過當然要投降,並不是諸葛亮一個外人決定的。

諸葛亮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自己剛剛打了敗戰,把敵人說的越厲害,則自己敗的就越不恥辱;

二、等戰爭結束了,算戰果的時候,曹操還剩多少人,孫權方面殺死了多少人,剩下的就都是劉皇叔這邊殺的了,這樣無形中把自己方的戰果擴大了;

三、如果孫權真的被嚇到了,諸葛亮還會講曹操雖然兵多,依然可以打敗的理由。

「靜水笑滄笙//感謝您的來訪//歡迎留言評論/點贊/關注/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