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胃脘隱痛、氣血不佳如何解?醫壇「……

胃脘隱痛、氣血不佳如何解?醫壇「……

專家名片 楊敏春 博士,副主任中醫師、浙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浙江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兼任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體質分會委員、脾胃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壇新秀,浙江省中青年臨床名中醫培養對象。擅長治療脾胃病、婦科病、老年病。

商報訊 (記者 陳敏娜 通訊員 郭俊) 在武俠小說中,逍遙散一般是種毒藥,比如在武俠大家金庸的《天龍八部》中,反派人物丁春秋持有一種名為「三笑逍遙散」的毒藥,據說中毒之後笑三下立刻斃命,頗為詭異,並且發作很快。

不過在中醫上,逍遙散可是一張最著名、最常用的方劑之一。浙江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楊敏春副主任中醫師經常說,該方是婦科聖方之一,主治肝鬱血虛證,對於女性的諸多問題證諸臨床多有效驗,歷代醫家也多有發揮。

名字出自莊子《逍遙遊》

同上期的四物湯一樣,逍遙散也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不過再溯其源,這張方劑其實來自張仲景的四逆散和當歸芍藥散,由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生薑8味葯組成。

「四逆散組方為炙甘草、炙枳實、柴胡、白芍,具有疏肝解郁、調理氣機的作用;當歸芍藥散由當歸、芍藥、茯苓、白朮、澤瀉、川芎6味葯組成,有疏肝養血、健脾祛濕之效,二者均為和解劑,都有疏肝解郁之功。」楊敏春介紹,宋代國家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開始記載逍遙散,其組成為四逆散易枳實,合當歸芍藥散去澤瀉、川芎,加薄荷、生薑。

楊敏春說,逍遙散這個名字就非常意境,出自莊子的《逍遙遊》,意思是吃了葯,肝氣活潑暢通,心情也隨之開朗起來,煩惱拋諸腦後,好似神仙一般逍遙快活。

調節氣血,也緩解了胃脘隱痛

說逍遙散是婦科聖方一點不為過。

「這個方劑,第一調月經,第二女性容易生氣,逍遙散可以調情志,治療郁證;第三很多女性節食減肥把後天之本脾胃氣血折騰壞了,逍遙散可以健脾胃養氣血;第四可以調色斑,在調養脾胃疏肝條達的基礎上,通過這個方劑的加減,可以達到減少色斑的作用。」

在醫院裡,楊敏春有個「仙姑」的雅號,但凡誰有皮膚問題,葯膳食補的疑問,找她准能得到滿意解答。在她門診中,亦有不少有些氣血困擾的女性,全靠楊敏春的這手逍遙散古方今用。

去年初冬時節,45歲的陳女士因為胃脘隱痛來浙江醫院就診。當時胃鏡提示是慢性淺表性胃炎伴中度腸化,她想找中醫調理。經人介紹,她走進了楊敏春的診室。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楊敏春細細詢問了陳女士的日常生活,得知陳女士身上問題不少:月經量減少、胃口差食量小、大便溏結不調、睡眠質量差且多夢。再看陳女士臉上大片色斑,脈象亦說明她存在脾虛肝鬱的情況。

「我利用逍遙散疏肝氣解郁證的特性,為她開出中藥,主要是和胃健脾,養血疏肝。」楊敏春回憶,服藥2周後,陳女士來複診,很興奮地說,自己這段時間胃脘隱痛已經沒有了,睡眠質量也提升了不少。之後又經過一個月的鞏固治療,陳女士長期以來的月經量減少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現在的她氣血順暢很多,就連面上的色斑也有明顯減退。

古方名片

方名:逍遙散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治婦人諸疾》

組成: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5g、白朮15g、茯苓15g、生薑10g、薄荷5g、甘草5g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合營

主治:肝鬱血虛而致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作脹,脈弦而虛者。

禁忌:陰虛火旺,肝陽上亢者不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網 的精彩文章:

南宋序集新年第一展 讓90後發聲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