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備「中藥解酒方」,你就敢隻身赴年會?

不備「中藥解酒方」,你就敢隻身赴年會?

最近,

麥小冬在地鐵上頻頻遇見枸小杞。

看來,

進去學習一趟,三觀都正了~

別介,

最怕你這種來路不明的學習。

果然,這樣學中醫可不行。

來,讓麥冬先生給大家講講,

中醫解酒,有什麼好法子吧~

中醫

手札

麥冬先生,中醫博士。平素忙於執教高校、坐診醫堂,不敢妄言醫道精微,但欲盡己之力傳岐黃薪火,此志未敢稍懈。

文 麥冬先生

編 半夏小姐

圖 警伊姑娘

雖然在中醫里,酒本身就是一味葯,還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但飲酒要適量。

李時珍曾說:「少飲則利血行氣,壯神禦寒,消然遣興,痛飲時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疾動火。」孫思邈也認為:「飲酒不欲使多,多則速吐之為佳,勿令至,即終生百病不除。久飲酒者,腐爛腸胃,漬髓蒸筋,傷神損壽。」

兩位前輩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少喝點——可以助興,可以祛寒,可以提神;喝多了——就會耗傷氣血,甚至損傷臟腑,特別是胃,「腐爛腸胃」非常傳神。不信讓急診醫生告訴你,過年期間,是不是經常收到喝酒喝到胃穿孔的病人?!

所以,你現在敢把這篇文章,啪!地!拍在酒桌上,給頻頻勸酒的那些人看嗎?

GIF

怕是……不敢(轉發朋友圈,敢嗎?)。因此,學會解酒的方式,就是救命的。

中醫典籍中的酒主要是糧食酒,青藏地區、西北地區常用高粱釀酒,南方地區米酒居多,現在各大酒廠一般使用麥子來釀酒。這些酒是大熱之品,喝多傷人氣血,容易滋生熱邪,產生頭痛、頭暈、無力、腹脹、噁心及嘔吐的感覺。

此時可用涼葯解酒熱,告訴大家一個有效的簡單方法:

01

葛花蜂蜜解酒方

方葯

取10克葛花,溫水浸泡後,再加入適量蜂蜜,喝酒前和酒醉後,都可以適量飲用。

葛花,是野葛、甘葛藤的花,是一味解酒的特效中藥材,「千杯不醉葛藤花」說的就是葛花。味甘,性涼,入葯具有解酒醒脾、止血的功效,主治傷酒煩熱口渴、頭痛頭暈、脘腹脹滿、嘔逆吐酸、不思飲食、吐血、腸風下血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葛花具有抗乙醇中毒,減輕肝細胞損傷,改善肝功能,抗肝纖維化等作用。

GIF

我以前有一個病人,看完病後,又和我多聊了幾句,說自己酒量一般,但因應酬不得不喝,常常飲過量而導致大醉,非常苦悶。我就給他交代,家中要常備葛花蜂蜜解酒方

果然過了一段時間,他跑來說,有時候喝多了,服用此方後能夠較好入睡,通常第二天也不覺得頭疼,能照常上班。

但我沒想到的是,後來他竟然因此喝酒更加放肆,還高興地說:「酒量大增,還不容易醉,多喝幾杯也無妨啊!」結果沒多久就喝到胃穿孔了。

真是咎由自取啊!

GIF

萬一不幸成為「酒客」(經常喝酒,被酒所傷的人)怎麼辦?金代醫學家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中的「葛花解酲湯」,也就是葛花解酒湯,具有分消濕熱,溫中健脾的功效。

02

葛花解酲湯

癥狀

主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慄,飲食減少,小便不利,或酒積,以致口舌生瘡,牙疼,泄瀉,或成飲癖。

方葯

白豆蔻仁、縮砂仁、葛花各15g,干生薑、神曲(炒黃)、澤瀉、白朮各6g,橘皮(去白)、豬苓(去皮)、人蔘(去蘆)、白茯苓各4.5g,木香1.5g,蓮花青皮(去穰)1g

提醒諸位——

李東垣在寫葛花解酲湯時就說過:偶爾用一下這個方子治醉酒,是可以滴,但是把它當成靈丹妙藥,天天喝醉酒,嗜酒成癮的「酒客」是救不了。

當然,也還有其他一些驗方具有一定的醒酒作用,比如:

03

其他醒酒方法

方法

1.吃生白蘿蔔。

2.細嚼鴨梨或喝梨罐頭湯。

3.濃煎綠茶,涼後多飲。

4.喝醋。

等等不一而足。

不過最直截了當,把傷害降到最低的方法是還是不喝為妙。勸君少進一杯酒,身體健康樂悠悠。人生在世,還不是最怕有錢沒命花嗎?!

GIF

溫馨提示

本文所涉及之藥物、處方,

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2018.1

終於等到你

歡迎來訪

麥冬先生

Dr.ZHULONG

你的「口袋中醫」

有趣 有情 有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冬先生 的精彩文章:

TAG:麥冬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