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幽雲之痛——從後晉石敬瑭到明成祖朱棣

幽雲之痛——從後晉石敬瑭到明成祖朱棣

了解中國歷史的朋友們對這個地域定不會陌生,它承載著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的遺恨,造就了積貧積弱的宋朝;釘載石敬瑭兒皇帝的屈辱;包含了契丹、女真、蒙古一統中原的夢想,這片地區便是——幽雲十六州。

一、農耕與游牧的分界線

在東亞這片廣博的區域內,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脅一直來自北方草原。匈奴、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洲他們騎馬彎弓、乘風而來,橫掃中原。

西漢王朝經過文景之治的積澱,在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帶軍封狼居胥;東漢王朝竇固、竇憲出擊匈奴,班超三十載經營西域。唐王朝經貞觀之治,一舉擊潰突厥,海納百川、廣博眾才,成就了天可汗的大唐雄心。

但到宋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已不再是劫掠,入主中原、定都華北已然成為遼、金、蒙古的共同選擇。一味堅守的宋朝,終究是只是半壁江山,和親歲也未換來持久的和平。無險可守導致的巨大軍費開支反倒拖垮了王朝經濟。宋王朝就算再富庶,也缺少漢朝擊敗匈奴的資本,只得步步退守。

究其根本,自然不能忽略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這一重大事件。

二、幽雲十六州的重要意義

幽雲十六州泛指華北平原北部與內蒙古高原交接的廣泛地區,是游牧與農耕的緩衝地帶,也被成為燕雲十六州。其地域為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

自古便有,失嶺北(燕然都護府)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的說法,可見其重要性。按照從北往南統一的戰爭思路與氣候地理條件,佔據華北平原,進一步攻佔長江以北地區只是時間問題。北宋時與遼訂澶淵之盟,尚可守黃河、太行山沿線;南宋時與金紹興議和,只能退居淮河大散關、秦嶺以南。

兩宋終究沒能奪回幽雲十六州,便失去了最後的馬匹主產地。西域在唐朝後期便脫離中央統治,党項族的西夏又崛起在絲綢之路的河西走廊一代,西域良馬產地就此隔絕。本就缺少馬匹的宋軍又因重內輕外的軍事策略導致邊防更加空虛。強幹弱枝的戰略思維進一步導致北部邊防無兵可用,因無險可守只得已宋朝全國一半多的兵力駐守開封周圍,造成了巨大的軍費開支。宋朝的富庶被巨大的財政開支所消弭,其中軍費佔據重大比例。

三、天子戍邊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不僅僅是靖難之役後的必然政治選擇,也是天子戍邊,直面百萬敵兵的最好擔當。 相比石敬瑭,明末崇禎帝就強的太多,在大兵壓境的最後,堅持不遷都、堅守在第一線。

縱觀276年的大明王朝,前後共發生過兩次北京保衛戰,一次是景泰帝期間由於謙指揮,另一次則是崇禎朝由袁崇煥馳援,巧在發生的干支紀年均為 己巳 年,威脅均來自北方。而大明王朝牢牢的把控幽雲之地,最終化險為夷。

歷史為就此停滯,抗戰時期的何梅協定與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周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四、幽雲之痛,誰之錯

石敬瑭為一己私利的倉皇決定,導致中原王朝面對北方鐵騎之時無險可守,裸露的暴露在敵人精銳面前,從五代十國末期到明朝建立,近五百年的時間,中原王朝在戰略上一直處於被動局面。

但將幽雲十六州喪失的歷史責任由石敬瑭一人來承擔也有些不妥,一個人也承擔不起這麼大的責任。

契丹等北方少數民族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南下統一,中原地區有著先進的文明、繁榮的經濟、充沛的人口、燦爛的文化、多樣的宗教,這一切的一切都吸引著周邊少數民族不斷的與中原民族進行學習、交融。

而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幽雲十六州的自然就成為前進的第一站,拿下幽雲只是是北方少數民族發展的必然。這也符合歷史上由北往南、從西向東的統一過程(朱元璋是歷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範例)。

唐末中國人口第二次大範圍的南遷,經濟、文化中心繼續南移到長江以南地區,北方隨著安史之亂後藩鎮與中央政府之間、藩鎮之間的戰爭人口銳減,尤其是華北平原北部地區,這進一步加速了北方草原民族的南下。

漢武帝對匈奴作戰的成功不僅僅是衛青、霍去病為首的軍事行動的成功,更在於屯田制度帶來的長期穩定,朱元璋在奪取全國政權後,也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人口遷移政策。

人類歷史的發展,看似是很多巧合的堆疊,而其背後必然包含氣候地理所導致的前因後果。在地球宇宙的發展中,人類歷史不過是滄海一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秦漢唐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周秦漢唐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