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不是足夠絕望 誰捨得放棄希望

若不是足夠絕望 誰捨得放棄希望

若不是足夠絕望 誰捨得放棄希望

文 丨 伊 人

圖丨源自網路

健康的活著,

比在別人心裡活成什麼樣要重要得多。

正文

昨天一大早鄭州的污染指數躥升至全國首位,從屋裡看外邊依舊白茫茫一片,路上的車還很多。就在這霧霾籠罩的天氣里,看到一則令人心痛的報道《寒門博士之死》。據她女友表示是因為不堪導師奴役致其輕生。那篇文章看完之後總覺得心中很賭,想說點什麼。

有人說,每到冬季,是萬物最脆弱的時候,包括人。

脆弱的時候你都在做什麼?有人看書有人唱歌,有人自嗨也有人自我封閉生人勿擾。而博士生楊寶德卻在脆弱時,在被攻擊卻不能還手時,選擇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個人選擇輕生,往往有十分複雜的原因,目前從媒體披露的事實看,楊的輕生與導師的行為有一些關係,但證據並不充分。可死者已逝,充分的證據又是什麼呢?

如果真的讓楊寶德提前了解了他所面對的人生,他是否還有勇氣一路刻苦鑽研讀到博?我想他會的,性格決定命運的怪圈我們誰也逃不出。

01

分不清邊界的關係 有雷

美國科普作家科特·施塔格曾說我們每個人原本就是粒子、原子,是宇宙中的微小塵埃,那麼我們此生相遇,又是為何?能在茫茫人海相遇,並且能在高等學府里一起探尋科研的奧秘,本該是一件美好的而有意義值得很多人前赴後繼為之努力奮鬥的。

但在楊寶德與導師之間並未看到這份光榮與夢想,對楊寶德來說更多的是無奈、沮喪。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是導師和楊寶德的師生關係邊界不清。

什麼是邊界呢?邊界,簡單說就是得分得清自己的和別人的,分得清個體的和集體的,分得清私人的和公共的,分得清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們的。

其實翻看楊寶德事件文中的聊天記錄,我也都很認真地看了,其中有對楊寶德明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帘等。

我想這個導師一定沒有想到她的這些行為會對自己的學生造成如此大的壓力,如果這些話不是一個老師發出來的,而是一個朋友發出來的,那楊寶德還會有如此的壓力么?

從聊天來看導師並沒有真的把學生當學生,也沒有看清楚自己導師的身份,她並不清楚學生對自己老師的話,或是玩笑,或是牢騷,或是隨意之間的閑言碎語有多麼的重視,一個導師對於學生的評價而言又是多麼的重要。

這也許是她作為導師,只能稱之為專業領域導師,而在人格完善上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她除了是個導師以外,她也只是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子罷了。

其實不光光是學術圈,在我們從事的工作中到處都存在著這樣的事情。某大號曾經也寫了一篇文章裡面講述了她一位實習生,因為來了公司三天,每天下樓好幾趟幫老闆拿外賣,所以向父母哭訴。

實習生對爸媽說:「我上了四年本科,不是為了來拿外賣的……」

在評價實習生的行為時,老闆說了三句話:

老闆的時間就應該是最值錢的,不應該拿來做雜事。

所有的新人,就應該從雜事做起。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估計這個一直使喚楊寶德的導師,隨意使喚她的研究生的時候,也是存著這份心思。

然而,不論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人求什麼就會為什麼所累,在「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命題下,我們無論是學生還是導師都應該在一定界限內開展工作,以防踏入雷區,踩到彼此認定的紅線。

02

內心說不出的負面情緒 有毒

其實每一個身在職場的我們,誰沒有幫領導開過車、墊過錢、拿過外賣和快遞?

職場上,有些委屈是繞得過去的,有些確實根本繞不過去。那些繞不過去的委屈,你要麼看清現實全部接受,要麼堅決反抗。最要不得的就是大腦在反抗,但是身體卻很誠實,那最後痛苦的折磨我們的只有自己。

在心理學上有專家提出「中國式好人」這一概念,還有一種說法,得抑鬱症的都是好人。這不是一個絕對的說法,但他表達了一個現象。

這個現象就是,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攻擊別人,沒有發泄負面情緒的渠道,因而「好人」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將攻擊轉向自己。

我們無法給這類「好人」下個清晰的定義,實際上這類人,很可能並沒有明顯的標籤,或者看上去,乖、董事、不懂拒絕,也可以稱之為「沉默的羔羊」。

生活不會十全十美,我們也會遇人不淑,我們也總會被各種自身的負能量和他人投射過來的負能量圍繞,從不發火、從不失控、從不表達憤怒、從不攻擊他人,這樣負面情緒就會累積得越來越多。

一個人最無可救藥的心理狀態是停不下來的「自我攻擊」,這讓你內心擰巴地活著,內疚、恐懼、自責……看不到自己的長處,聽不到自己的需求,讓你迷失在了「我」里。

從曝光的聊天來看,楊寶德害怕與導師的關係處理的不好影響自己的學業證和出國留學。也許在他看來只要對導師說不,他和導師的關係就會瓦解,同時自己的學業事業都可能停滯不前。

當你的心被憤怒、恐懼和不安全感完全佔據,你還敢做別的選擇嗎?

03

貧窮限制了他的選擇 要命

對於楊寶德的悲劇,有個網友評論說:寒門輸在了心態上。我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差不多是對的。

有人說物質貧窮不等於精神貧窮,但物質不富裕的家庭,精神能富足的又有多少。也許楊寶德家也不是非常貧窮,但對於楊寶德來說和他一路同行的人相比,他們家還算是寒門。不然不會有每天中午都吃3.5元麵條的楊寶德。

出身一般,家裡社會關係簡單,也無資產,需要搏出一片天地,除了靠自己並無選擇,他背負的可能是全家甚至整個家族的辛苦供養和希望。因為來之不易,更加害怕失去。假如放棄博士學位,他可能會失去全部,他將難以承受父母的付出。

當他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博士學位。如果不是出身寒門,他不會給家人只報喜不報憂,結果卻以輕生這種最殘酷的方式告別家人;如果不是出身寒門,他的生命可能不光有堅韌還會有柔軟的時刻……

寒門的家庭成長,可能會讓其缺乏自信、習慣順從、習慣了在人際交往中被主宰……慢慢地讓其不光無路可選,往往也會限制對很多反抗的想像以及想要反抗的能力。

可這一切都只能釀成悲劇嗎?也並不是,這就需要我們學會適時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合理化表達,清楚的與周圍劃清界線,懂得拒絕,學會說不,直到與自己內心受傷的小孩和解。

而完成這段和解,可能比攻讀一個博士、研究一個課題要難的多,需要我們一生的修行。

楊寶德的女朋友說楊最喜歡《熔爐》中的一句話:我們活著不是想要改變世界,而是不讓自己被世界改變。最終楊選擇了這種不被改變的方式,不管世人如何評判,都願他在天堂自由自在地生活。

最後用一段最近非常火的電影,《無問西東》熒幕上打出的一行字「獻給最珍貴的你」,親愛的你,願你將生命視為珍貴,願你眼裡有星辰和大海,心中有勇敢和深情,願你總有生命中的高光時刻,那是你的真心和真性!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香好菇娘 的精彩文章:

TAG:山香好菇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