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孩子變成商品,外包教育還能給我們剩下多少親情?

當孩子變成商品,外包教育還能給我們剩下多少親情?

1

我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真實得讓人悲哀!

我的朋友張霞,是地地道道的哈爾濱人。前幾年,她和丈夫魯健來深圳做傢具生意。經過幾年打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掙了很多錢。去年春節剛過,張霞將14歲的女兒晶晶從老家接到深圳讀書。可沒多久,張霞就發現女兒非常難以管教,而且和自己一點也不親。比如說吧:她以前很少早起。女兒來後,她每天起得很早給女兒弄早餐,很辛苦,但女兒卻覺得這是母親天經地義該做的;她很少逛街,卻在女兒來後帶她買遍深圳所有高檔商場。只要女兒敢開口,她就敢花錢。但買回來的這些東西,新鮮勁兒一過,就被女兒像垃圾一樣擱置。

最讓她頭疼的是,老師三天兩頭告狀,說晶晶在學校自由散漫,無視學校的紀律,學習成績也是一團糟。回家後,張霞稍加管教,晶晶就炸毛:「你憑啥管我,以前怎麼不見你管我?」

張霞語塞。女兒說的對,她生下來就長在姥姥家,一年見媽媽的次數十個手指都數得過來。張霞記得有一次,她和老公外出打拚,女兒追著他們的汽車邊哭邊跑:「媽媽不要走,晶晶會聽話。」晶晶追了一公里,張霞哭了一路。那時候起,她就發誓,一定要賺大錢,要給女兒最好的生活,一家人再也不分離。

這個願望真的實現的時候,已經是10年後,但張霞設想的溫馨家庭畫風,只能在夢裡出現。她每天四處應酬,忙得有時候連老公都忘了長啥樣。女兒雖在身邊,但倔強不合群,難得一家人在一起吃頓飯,不是聽老公的抱怨,就是聽女兒的諷刺,這一切讓人到中年的她感到無奈、頭疼。

2

一次,張霞跟合伙人大倒苦水,對方給她出了個主意:「現在都流行外包,既然你能請保姆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為何不請個家教,專業幫你帶孩子呢?既省心,又有效率!」 張霞一聽,眼睛一亮。在她眼裡,能花錢解決的事都不算事,何況她這個早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人。

張霞開始讓人在網上發帖尋專職家教,要求為:年薪20萬,女性,有教育經驗和與青少年溝通能力,包吃包住。帖子發出後,應聘者絡繹不絕。為此,張霞找人專門設計了筆試和面試。經過一輪輪選拔,最終,一個叫葉子的女孩脫穎而出。

25歲的葉子是廣西人,剛從師範大學畢業,她成績優異,年年都拿一等獎學金。畢業後,她懷著遠大的理想,來深圳淘金,不想幾份工作干下來,都不如人意。張霞的招聘帖子,最初她以為是騙人的廣告,但還是抱著試試的態度來應聘。沒想到,排場還真大,於是她決定全力以赴。

順利成為晶晶的全職家教後,葉子拉著一個行李箱來到了張霞的家。一進門她就被這奢華的裝飾深深地吸引了:這才是人過的日子嘛!然而,她沒想到和晶晶的相處這麼痛苦,青春期的女孩正是叛逆期,加之有錢,更是驕縱無比,想讓其聽話,簡直難如登天。這讓葉子常感嘆這20萬真心不好賺。

但對於急需用錢的葉子來說,這20萬她拚命也要賺到手。於是她忍氣吞聲,忍辱負重,跟晶晶鬥智斗勇。功夫不負有心人,從投其所好到化敵為友,晶晶也慢慢接納了葉子。見晶晶對自己消除了敵意,葉子也開始傾囊相授。她把自己的學習方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晶晶。經過半年的磨合,晶晶在期末考試中考到了班上第10名。張霞喜出望外,送了一個LV的錢包給葉子作為獎勵。她第一次覺得,外包教育真是省心。

3

很快又是一年春節,葉子帶著豐厚的獎金回老家過年了。晶晶和父母留在了深圳。但就在這時候,張霞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一開始,是女兒每天給葉子打電話,兩人有聊不完的話,可跟她這個近在咫尺的親媽,卻常常無話可說。然後,是老公魯健。一次他帶著女兒逛街買禮物,張霞發現他竟然給葉子買了高檔衣服和化妝品,而她這個老婆一無所有。她質問魯健,魯健卻理直氣壯地說:「這叫收買人心,懂不?虧你還做生意。我們對她越好,她才會對女兒越好!」魯健說得有理,但張霞心裡隱約覺得不對勁了。

年後,葉子回來上班了。張霞留了個心眼,她不像以往那樣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儘可能地放棄應酬,參與到葉子和女兒的生活中。可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她發現自己在女兒眼裡,卻成了外人,她很難融入到女兒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去。女兒做得不盡人意的地方,有時候她會忍不住嘮叨,甚至像訓員工一樣發脾氣。結果幾次下來,女兒不耐煩地說:「你去忙著賺你的錢去,整天盯著我幹什麼,我有葉子陪就行了。」張霞氣得說不出話來。

有一次,她帶女兒出去應酬,晶晶只顧低頭玩手機也不理人,張霞覺得很沒面子。回家後不僅數落了女兒,還把葉子也訓了一頓。葉子委屈得直掉眼淚,晶晶卻護著葉子,幫腔說:「你有錢了不起啊,怎麼看誰都不順眼。你要真不待見我們,乾脆把我們都趕出去得了。」張霞氣得直翻白眼。

最讓她驚訝的是,魯健不僅沒幫他,也在一旁訓斥她的各種不是。說她哪像個稱職的媽媽,整天除了談生意就是應酬,根本沒盡到一個女人該盡的責任。張霞懶得跟他們計較,她認為這種小爭吵每個家庭里都有,不必太在意。哪怕魯健和女兒對她越來越冷淡,她也認為只是一時的。一家人,過一段時間就會好。

4

幾個月後,張霞一次臨時回家取文件,發現葉子竟然爬上了她的床。張霞頓時覺得自己的心痛得像在油鍋里炸,她氣得讓葉子捲鋪蓋走人,永遠不要再出現在他們家。葉子努力辯解,說自己是真的愛上了這個溫柔成熟的男人。她不是故意想當小三的,只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她的想像。

恨極的張霞只想把她趕走。不想晶晶放學後,見媽媽要炒葉子,當即挺身相護:「如果你趕走她,我就跟她一塊兒走!」張霞無奈,不惜當著女兒的面揭開自己的傷口:「你不知道她多可恥,她已經跟你爸爸在一起了,她想把我們這個家拆散!」此時,讓張霞最震驚的話,竟從她親生女兒嘴裡說了出來:「她跟我爸在一起更好,反正你也不願意當媽,那她以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做我媽媽了!」

張霞徹底蒙圈了,還沒等她回過神來,魯健把早寫好的離婚協議書遞到她眼前。丈夫、女兒,多親的人啊,現在卻與自己勢不兩立。張霞的心,像被無數把刀子割得四分五裂,她痛哭著跑出家門。當晚,絕望透頂的她,在辦公室吃了大把的安眠藥企圖自殺。幸運的是,有員工加班時發現了異常,急忙報警。經過搶救,張霞從鬼門關撿回了一條命。

死過一次後,張霞心如止水,她簽署了離婚協議——一個人生活。偶爾,她會想念孩子,但她知道,孩子不會想念她的,除非當她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比如,她有了新弟弟或者新妹妹。

其實,在歐美國家,曾經也流行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外包風」,但相關人士在跟蹤了這些孩子幾十年後發現,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到了中年仍然獨身。因為他們感覺到曾經被父母「拋棄」」。這些孩子,對情感和家庭總表現出疏離感和不信任。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力量,他們或許沒有經驗,或許會走彎路,或許會遭遇「爬坡上坎」的壓力,但是,孩子的教育,關愛和陪伴,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也會聽到有些家長抱怨,現在孩子的課程太難了,不上培優班不請家教搞不定。可是這些功課可以請外援,親子卻不可以。情感這東西很複雜,一旦生根,就無法剔除。

也有一些家長會說,現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好不好教育,始作俑者都是家長,小時候不立好規矩,長大了發現不好管了,早已經晚三秋了。束手無策之後想藉助外力去收服。收服住了,臣服的也不是你;收服不住,長大後就成了禍害。

所以,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先正確地教育自己,再回頭教育孩子。孩子不是商品,不要圖省事外包。否則,這筆買賣到最後,可能輸得最慘的就是自己!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長薈萃 的精彩文章:

TAG:家長薈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