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宮賓興會記》

《南宮賓興會記》

宮賓興會記

陳芳衢

--光緒泰和縣誌

丙午年冬,計偕北上,孫君星垣郵白金置買都中會館,未得其當。又順治間,張學士簣山先生,序稱都中原有泰和館,尋遺址杳不知其處,遂不果。星垣命其子淓捐錢二千緡為南宮會,取其息以贈公車,復具洋錢三百元為今歲資,意甚盛也!其錢存典,咸豐三年癸丑、五年乙卯寇亂,典廢錢亦提充軍餉,後孝子孫明又捐立南宮會。同治四年乙丑,孫裔捐錢四千兩置買贛州店房,取子息分送會試公車費,案存縣署店房。

(1)南宮:南宮,禮部也。舊以禮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謂之南宮舍人。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在京城舉行,曰赴南宮,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2)原題及正文為「賓臖」,即賓興,為地方資助本地生員參加鄉試、會試而建的助學助教機構或會館,對科舉考試提供住宿、路費和資金等資助。資助鄉試的鄉試賓興會,資助會試的南宮賓興會。

(3)陳芳衢:泰和縣城西后街人,舉人、學者,咸豐元年孝廉方正。

(4)計偕:稱舉人赴京會試。《史記·儒林列傳序》:「郡國縣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者,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當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

(5)孫星垣:為孫明,通過與「孫明又捐立南宮會」中「又」對應,與孫淓的父子關係,及其他志傳查考,應為同一人。

(6)都中,為清朝京都,即北京,會試在京都舉行,由禮部主持。

(7)兒子孫淓

(8)公車:漢代官署名,後代指舉人進京應試。

譯文:

南宮賓興會記

道光二十六年冬天,我縣舉人赴京趕考,孫明欣然捐贈銀兩想在北京城建立會館,沒有辦妥。順治年間,張簣山先生說北京城原有泰和會館,尋找遺址沒有找到。於是孫明要求兒子孫淓捐獻兩千兩白銀,在北京設立南宮會,取利息資助舉人進京考試。又拿出三百元銀大洋,作為今年舉子們進京趕考的資助費。真是深情厚誼,令人感動!

這些錢存在典當行里,咸豐三年、五年鬧匪亂。典當行被搗廢了,錢也提作軍餉了。後來,孫明再次捐資設立南宮會。同治四年,孫明後輩又捐銀四千兩,在贛州買店鋪,取利息分送舉人,作為考試資助,管理和資助方案保存在縣署的店鋪里。

點評:

在科舉社會的鼎盛階段,以鄉紳為捐助主體的清代地方社會為完善科舉制度設施進行了多方的努力。其中在考生赴考經費方面,他們捐建了賓興會,有參加京考會試的南宮賓興會,有參加省考的鄉試賓興會,在考試場所方面,他們捐建貢院考棚和州、縣試院,在考生住宿場所方面,他們捐建了會館、試館。除了這些較為普遍的助考公益基金及輔助性助考設施,個別地方還捐建了諸如廩局、學師行寓等助考設施,用以幫助本地士子參加科舉考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古村江畔 的精彩文章:

一門三代接力修建吉安府試院

TAG:千年古村江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