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12歲,谷歌為他換封面,這個曾與愛因斯坦對話的中國老人

112歲,谷歌為他換封面,這個曾與愛因斯坦對話的中國老人

谷歌把周有光放到主頁上當之無愧。

可惜他卻並沒有那麼被國人所熟知。

可惜他上的主頁,是我們看不到的那個。

2017年1月14日凌晨3點,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谷歌,為了紀念他。

2018年1月14號的谷歌不念 Google,而是GǔGē。

GIF

如果不是他,也許今天的我們不能用拼音在電腦和手機上暢快地聊天。

如果不是他,也許拼音音譯要推遲很久才能出現,世界還會將「Beijing」稱為「Peking」。

(圖片來源:Google)

周有光的「漢語拼音方案」,極大地增進了國民的讀寫能力,把學齡兒童的整體受教育年限提前了至少兩年,讓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門檻大大降低。

周有光一生活了112歲,經歷過晚清、北洋、民國三個時代。

50歲以前是銀行家;50到85歲是語言文字學家;

他的學問跨經濟、語言、文化三大專業;

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

他創拼音,問教育;

還有一段延綿70年的忠貞愛情。

他曾和愛因斯坦聊天下事

和溥儀做「飯友」,隔三差五約飯

還和胡適、徐志摩、老舍

周恩來、陳毅是親密的朋友

家業曾被太平天國燒光,

曾祖父投河自盡;

抗戰期間八年輾轉逃難,

文革被下放寧夏。

他的一生跌岩動蕩,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有光是他的筆名。

1906年出生於江蘇。

後來考入當時中國最早的新式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經濟學。

多年後,有人問他:在大學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他答:學會了怎麼自學。學問終究是要自己學的,老師只不過要給學生指明道路。

同時,周有光發現學校存在兩個問題:

提倡國語,可是沒有人講國語。

提倡白話文,可上課學的都是古文。

怪現狀引發了他對語言方面的一些思索。

大學假期回家探親,遇見了他一生的摯愛:才女張允和。

周家只是一個小戶人家,而張家則是和蔡元培都深有結交的名門望族。

周有光給張允和寫信說:「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

張允和回應說:「幸福是要自己創造的。」

婚後,周有光出國日本,就讀於東京大學。

留學期間中日關係不斷緊張。

1935年,周有光放棄日本的學業,返回上海,在上海銀行就職,並同時是光華大學的教授。

和家人在一起(右二為周有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周有光舉家逃到重慶。

戰火連天的日子裡,他的事業幾度輾轉。

先是在新華銀行任職,後又被調到國民政府經濟部,光搬家就搬了36次,生命也幾度受到威脅。

有一次,炸彈在身邊爆炸,他被炸到了壕溝里,回過神來才發現,身旁的人都沒了呼吸。

在這期間,他結識了周恩來。

1946年,周有光作為新華銀行的代表被派駐紐約,在華爾街呆了3年,直到新中國成立。

紐約、倫敦,異國的文化深深吸引著他,每去一個地方,工作之餘,周有光都不忘努力自學。

這樣幾年下來,周有光的視野愈加開闊。

多次發表關於語言學的研究論文,至今美國國會圖書館中還藏有周有光的論文。

在美國期間被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教授的何廉引薦,認識了當時也正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教授的愛因斯坦。

1949年周有光回國,任復旦大學經濟系教授。

由於知識淵博,什麼都懂,大家親切的叫他:周百科

1955年,斯大林建議開發中國特色的獨立語言符號。

因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周有光提議用拉丁字母組成拼音。

沒想到經過專家們的討論,居然通過了。

帶領一批語言學家,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反覆推敲,一個字一個字定形,定音。

用了整整三年時間,主持編寫了今天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

事後他戲稱這個團隊太笨,花了3年時間研究26個字母。

事實上,這個三年並沒有浪費,此後各種批評人士提出的意見,他們都已經考慮研究過了。

他在研究過程中力求簡便好記,能省則省。像ü這個字母,遇到jqx就要少兩點,就是為了「寫著方便」。

此後,他們又花了三年,把這套拼音方案變成國際標準。從此,中文開始,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這套拼音方案不但能幫助廣大國民學說普通話,還將學齡兒童的閱讀能力提前了至少兩年。

僅1958年一年,全國注音讀物高達一千萬冊,為推進國民脫盲、文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接著,他又將目光擴大到世界史,開始研究文化學和人類歷史演化規律。

看著現在的大學生忙得要死

周先生總會回憶道:我們那時候

中學時代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等到畢業,就達到ABE水平了

(Adult Basic Education,成人基礎教育)

大學期間就可以運用基礎知識

來獲取更高層次的純知識

因為基礎知識,特別是語言知識

不是純知識,而是獲取知識的工具

為了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

他專門著述力作

只為架起中國與世界的橋樑

100歲時,出版了《百歲新稿》

105歲,出版了《朝聞道集》

106歲,又出版了《拾貝集》

2017年1月14日3點30分

他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了

谷歌把周有光放到主頁上當之無愧。

可惜他卻並沒有那麼被國人所熟知。

可惜他上的主頁,是我們看不到的那個。

谷歌記得他,我們也不會忘記

他的人生,他就像自己的 筆名「有光」一樣。

一生周全

一生有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途小樣 的精彩文章:

「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那些追求穩定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TAG:途小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