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三秦大地,品秦漢風情

走三秦大地,品秦漢風情

出水蓮

 養生音樂

純音樂 

00:00/00:00

【大明宮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北1公里的龍首原上。初建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宮,是唐太宗為其父李淵修建的夏宮。工程大明官遺址未完,李淵死後改名大明宮。爾後兩次易名,神龍三年(707年)大明宮的名稱才固定下來,宮殿區範圍,東西1.5公里,南北2.5公里,共三十三門,正門(南門)名丹鳳門,正殿為含元殿,其北為宣政殿,左右為中書、門下兩省及弘文、史兩館,此外有別殿、亭、觀等三十餘處。唐未為朱溫所破壞,又經韓建縮小長安城時拆毀,已成廢墟。今遺址內含元殿、麟德殿、翔鸞和棲風兩閣以及太液池、蓬萊亭等遺迹,向可辨識。1957—1959年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四座城門和含元、麟德兩殿遺址。

【大雁塔】

在陝西西安市南4公里的慈恩寺內。寺為唐高宗為其母追薦冥福而建。本名慈恩寺塔,因《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中記:摩揭陀國有一僧寺,一日有群鴻飛過,忽一雁離群落羽,摔死地上,僧人驚異,認為雁即菩薩,眾議埋雁建塔紀念,故名。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慈恩寺主持僧玄奘為保護由印度帶回的經籍,由唐高宗資助,在寺內西院修建。初建為磚表土心五層方形。長安年間,純用青磚改修成方形樓閣式的七層,登塔攀梯也改成盤道。大曆年間又改建為十層。後經戰火破壞,剩下七層,明代塔又殘壞,在外表加砌面磚予以保護,即為今塔,高59.9米。塔基座東西45.9米,南北48.8米,高4.2米,合底座與塔身總高64.1米。塔南面兩側鑲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二通,書者為書法家褚遂良,字體秀麗,為唐代遺留於後世的名碑。塔的門楣、門框,以陰線雕刻唐代建築圖案,畫面嚴謹,線條遒勁,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的重要資料。

【大興善寺】

在陝西安市南2.5公里。始建於晉泰始至太康年間。隋開皇年間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先後來長安傳授密宗時住此。唐開元四年至八年(716—720)號稱開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在這裡翻譯出密宗經典五百多部,為當時長安城內佛經三大譯場之一。日本僧人也有來此學習的。其後在一行和尚住持時,寺內僧眾對天文、數學的研究曾作出重大貢獻。子午線緯度的長度就是一行計算出來的。唐時建築早已毀損,僅遺留有唐刻青石龍頭和歷代整修寺院的碑碣。現存的佛殿、禪堂、配房、鐘鼓樓等,都是明清時的建築物。1956年全面修葺。

【廣仁寺】

在陝西西安市西北角。原為西北和康藏一帶喇嘛進北京路過陝西時的住宿地,故又稱喇嘛寺。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為西安地區唯一的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寺院。寺前有六角攢尖頂御碑亭。寺內排列著大殿、藏經殿、講經堂三座宏偉的殿宇,東西兩側的配殿、廂房、跨院互相對稱。每年農曆十月二十四、五兩日,舉行紀念黃教祖宗喀已大師成道日燈會,遊人很多。平時西藏僧眾來內地,多去寺內禪禮。

【小雁塔】

在陝西西安市南約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寺創建於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初名獻福寺,小雁塔是為唐高宗獻福而建立的寺院。塔修建於景龍年間,因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身為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築,初為十五級,後經多次地震,塔頂被震坍,塔身破裂,現餘十三級,塔基座亦呈方形,塔底層每面長11.83米,通高43米。型體秀麗美觀。

【長樂宮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漢長安城內。秦時系興樂官,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重加擴建,改為長樂宮。由前殿、臨華、長信、宣德、溫室等十四個宮殿組成,周長十餘公里。漢高祖七年由櫟陽遷部長安居此。自惠帝以後,皇帝移往來央宮,長樂宮專供太后居住,稱為東宮或東朝,現僅存遺址。

【未央宮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漢長安城西南部的西安門裡。漢長安城內的主要官殿之一。建於漢高祖在位時,由承明、清涼、宣室等四十多個宮殿台閣組成。周長11公里。宏偉壯麗。為西漢及以後的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至未央宮遺址隋初等八個朝代的行政中樞。現在遺留在地面上的有未央官前殿以及相傳為石渠閣、天祿閣等高台遺址,其中未央宮前殿台基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多米,北端最高處10餘米。這裡常出土「長樂未央」、「長生無極」等瓦當以及漢空心磚、水道等文物。

【東嶽廟】

在陝西西安市東門內北邊。東嶽即指泰山,歷代統治者認為山高有靈,修廟祭把,因之東嶽廟遍及全國。此廟建於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明弘治年間及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先後重修。廟院由大殿、後殿、東西兩底及三門組成,院內有石牌坊一座。大殿建築宏偉,東西牆面滿布大幅彩色壁畫,內容為樓閻仕女,超出了宗教題材範圍,頗具元、明時代氣韻。院內保存有明、清重修廟宇的碑記。

【白鹿原】

在陝西西安市東南約10公里。原上有霸陵(漢文帝墓)、薄太后墓、滕公了(灌嬰墓)。據《關中勝跡圖志》載,「自藍田界,至滬水川,盡東西一十五里,南接終南,北至霸川,盡南北四十里。」《三秦記》載:「周平王東迂,有白鹿游於此,以是得名。」白鹿原又稱霸陵、霸上、霸頭。《史記》載:王翦伐荊,秦始皇送至霸上;劉邦西入咸陽,還軍霸上。均指此。

【半坡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東郊滬河東岸半坡村北。是黃河流域一個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六千年左右。1953—1957年,經過五次發掘出房屋遺迹四十五座,圈欄兩座,儲藏窖穴二百多個,陶窯遺址六座,墓葬二百五十座。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萬件。生產工具主要為石器和骨器,石器有斧、錛、鑿、刀、鏟、砍伐器、磨棒、磨盤、箭頭、網墜和紡輪;骨器有骨針和魚鈞,陶制的有刮削器和陶銼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缽、盆、碗、壺、瓮、罐、瓶等。陶器底部多有席紋和布紋,細泥陶器上多施紅底黑花彩繪,以幾何紋最多,兼有動、植物形象。裝飾品有骨笄、石璜、獸牙、石珠、陶環和各種佩飾。有些陶器還刻劃著筆劃簡單的符號,共有二十二種一百一十三個,可能為記事記數的文字。房屋有圓形和方形兩種,由於早晚時間的不同而有半地下室和地面架木修築之分;門向南開,中間有燒火坑,房體用木材和草泥上築成。墓葬都是土礦葬,無葬具,葬式為仰身直肢、俯身葬、二次葬、二人或四人同坑合葬,也有個別屈肢葬。隨葬品多為生活用具和裝飾品。小孩多用瓮棺埋葬在住房附近,一般無隨葬品,1958年在原遺址上建成半坡博物館。

【漢長安城通址】

在陝西西安市西北5公里處。為西漢首都。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將秦朝的興樂宮重加修飾並改名長樂宮,由棟陽遷都於此。高租七年建成未央官,惠帝無年開始修築長安城牆。版築上牆,高8米,下寬16米左右,東牆長5,940米,南牆6,250米,西牆長4.550米,北牆5.950米,每面三個城門,每門三個門洞,與城內三條大街相通。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興建了北官、明光官和建章官,並在城西修廣上林苑,開鑿了昆明池等。各宮之間架設飛閣和地面復道連接,彼此往來,外人不能看見。至此。長安城的規模,歷經九十多年始告齊備。現殘存東、西城牆及未央宮、長樂宮、建章宮、太液池和承露殿等夯土建築遺址。1957—1959年對漢城進行了勘測並對直城門、西安門、霸城門和宣平門進行了發掘,取得了研究古代城市建築和有關的歷史資料。

【西渭橋】

在陝西西安市三橋鎮西北淬河入渭處。建於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又名便橋或便門橋,唐代稱咸陽橋。西渭橋是漢唐時期由長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杜甫《兵車行》:「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即指此橋。唐太宗即位不久,與突厥頜利可汗曾會盟於此橋。在唐代,西渭僑也是送客惜別的地方,唐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溫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安祿山亂,玄宗奔蜀,橋被楊國忠放火燒毀,唐未廢棄。

【西安城牆】

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為我國中世紀後期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用黃土分層夯築,最底層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4米,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牆頂內、外沿築矮牆(又稱女牆):外沿牆有垛口5,994個,內沿牆無垛口。城牆外壁四周有馬面98個,上建墩樓,馬面長12米,寬20米,高與城牆齊。城四角各有角樓一座,近南門東側有奎星樓一座。城牆外有城壕。城門有四:東名長樂,西名安定,南名永寧,北名安遠。每門門樓有三重:闕樓、箭樓、正樓。闕樓在外,四周圍牆;箭樓在中;正樓在里。箭樓與正樓之間的圍牆是為瓮城,每樓下設拱形門侗(南門瓮城箭樓下無門洞),洞高與洞寬均約6米,洞深約27米。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城牆的構築、布局,全為便於防守。為研究古代城市建築技術和城市防禦戰爭提供了實物資料。近年大加整理,建為環城公園。

【西安碑林】

在陝西西安市三學街。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為保存唐開成年間鐫刻的《十三經》而建立起來的碑石集中地。歷代都有增添,現有七個陳列室,六個游廊和一個碑亭,共展出碑石墓誌一千多塊,自漢迄清,薈萃各代名家手筆,是我國一座書法藝術寶庫。真草隸篆,琳琅滿目,特別唐代書法名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李陽冰、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智永、李隆基、史維則等人的手筆刻石,最為珍貴。宋、元、明、清的名家墨跡,如米芾、蔡京、趙喆、蘇軾、趙孟穎,董其昌、林則徐等也為人們所注意。碑頭、碑側、碑座上浮雕、線雕、減地雕的各種花紋,成為美術工作者借鑒的藍本。碑文內容保存了各種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羅尼經幛,是研究中外關係的重要實物。一百一十四石的《開成石經》,是一座大型的石質書庫。此外,昭陵六駿浮雕石刻等亦移入碑林。

【西安事變舊址】

在陝西省西安市,包括張學良公館和楊虎城公館止園等建築。張公館在建國路69號(原金家巷1號)。建於1932年,為東西排列三座三層磚本結構西式樓房。外有圍牆。東樓是機要樓,中樓有客廳、會議室,西樓為張學良居室(在三樓)。西安事變發生後,周恩來、葉劍英率中共代表團來西安,住在東樓。中共代表團與張楊會談及與南京政府代表談判多在中樓。止園在北大街青年路。建於1933年。主樓為傳統宮殿式建築,拱頂、飛檐、碧瓦、朱柱。西安事變前夕,張、楊在此密商發動兵諫,1936年12月17日,周恩來親到止園,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982年在張學良公館建立西安事變紀念館。

【曲江池】

在陝西西安市南約5公里之低凹地帶。隋宇文愷設計大興城時,為人工挖鑿屈曲的湖泊而得名。唐代此地宮殿連綿,樓閣起狀,每逢上已(三月三日)、中元(七月十五)、重陽(九月九日)皇室貴族,達官顯貴都來此游賞,博壺酒漿,笙歌畫船,宴樂於曲江水上。每當新進士及第,常到這裡聚會慶賀。四方居民都來觀賞,唐皇帝也攜帶嬪妃前來取樂。因之唐代詩人,在此地曾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句。「穿花峽蝶深深見,點水蜻蜒款款飛」,「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便是詩人杜甫對這裡自然景色的描繪。天寶未年安史之亂,這裡遭到嚴重破壞,杜甫又有「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以及「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忘南北」的悲怨歌聲。現在的曲江池,一片平凹。禾苗青翠,綠茵被野,當年彩霞亭和紫雲樓兩座建築遺址,猶清晰可見。

【興慶宮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和平門外咸寧路北之興慶公園。原是唐玄宗在藩邸時,與其兄弟五人的住宅。開元二年(公元714年)以隆慶舊宅改建為離宮,因避玄宗諱,稱為興慶宮。開元十四年,又合併周圍的邱宅和寺院,重加擴建,謂之南內,有興慶殿、大同殿、南薰殿、花萼相輝樓、沉香亭等主要建築。當時興慶宮與大明官、太極宮之間,有夾牆閣道相通,唐玄宗處理政務接見外國使者,多在這裡。唐未朱全忠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興慶宮遭受很大破壞。宋代這裡已變成了人們游賞憑弔的地方。解放後,曾對花萼相輝樓進行了部分發掘,證明該樓為火所焚。1958年在該遺址範圍內,修起了花萼相輝樓、沉香亭等建築,闢作公園。1979年為紀念日本遣唐留學生阿倍仲麻呂留唐一千二百周年,在這裡建造了仲麻呂的紀念碑和紀念堂。

【阿房宮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西郊約7.5公里的阿房村一帶。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以咸陽官城規模狹小,驅使七十萬人在渭河南上林苑中營建朝宮。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續修建。楚項羽入關以後,將宮殿付之一炬。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個大土台基,周長310米,高約20米,全用夯土築起,當地群眾稱為始皇上天台,村西南還有一個長方形台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群眾稱為郿塢嶺。這兩處是阿房宮最顯著的建築遺址。

【青龍寺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東南郊鐵爐廟村北高地上。即唐長安城新昌坊的東南隅。建於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原名靈感寺,唐景雲二年(711年)改名青龍寺,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以後寺院被毀。青龍寺是唐長安城內著名的寺院之一。寺內的高僧,如道世、道氤、法朗、釋光儀、曇壁、義操等人,在佛學著述、持咒、修禪觀等方面著稱於佛教史。先後在寺內求法的日本留學僧有空海、圓行、圓仁、圓珍、慧遠、圓載、宗睿等人,1979年開始發掘寺院遺址。1981年日本佛教界在遺址上修建了紀念塔。

【寶慶寺華塔】

在陝西西安市南門內書院門街北側。據《咸寧縣誌》、《關中勝跡圖志》載:隋文帝仁壽初年於大興城安仁坊內建寶慶寺,五代初年遷塔於寺內。塔始建於唐太和。開成年間,以五色磚築成。後寺毀塔存。明清屢經重修。塔為六角十層,初層檐下有龍、鳳等雕飾,第二、三、六層磚龕內嵌有石造象,從其造型風格、衣紋和雕造手法分析,與龍門北魏石刻相近。現塔東側有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碑石一通。

【建章宮遺址】

在陝西西安市漢長安城西。漢太初無年(公元前104年)修建,由三十六個宮殿組成,周圍十餘公里,號稱千門萬戶。建章官與未央官隔衢相望,兩宮之間有飛閣相連。正門曰閶闔門,因椽首飾以壁玉,故亦稱壁門。主要建築有鳳闕、神明台、圓闕、嶕嶢闕、井桿樓、鼓簧宮、枌詣宮、娑宮、天粱宮、函德殿、涼風台、避風台、曝衣閣虎圈、太液池等。現保存在地面上的有前殿、太液池以及許多高大夯土台基和建築遺迹。

【終南山】

一名中南山,又稱太乙山。在陝西西安市南40多公里處。是秦嶺西自武功縣境,東至藍田縣境的總稱,包括翠華山、南五台、圭峰山、驪山等峭壁秀麗的山峰。如錦繡的畫屏,屹立在古長安之南,為西安市郊遊覽勝地之一。

【南五台】

終南山中段的一座主峰,以有大台、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個小台(即五座小峰)而得名。《關中通志》:「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有礆道直登峰頂,南望終南群峰,如翠屏環列。芙蓉插雲;北望秦川,莽莽蒼蒼,壯麗河山,盡入眼底。這裡有明清以來建造的大小廟宇四十多處,布局別緻,建造精巧,引人入勝。塔寺溝聖壽寺內有隋建五級實心磚塔。大台頂端隋建的圓光寺,雖僅留廢墟,但登臨其上,「一覽眾山小」,別具風趣,山腰清泉翠竹,蒼松蔭郁。

【翠華山】

終南山的一個支峰。漢武帝曾在這裡祭過太乙神,故又名太乙山,山間有太乙谷,谷水流入潏水。谷口有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修造的太乙官遺址。自入山約5公里,便到達名勝集中點的大正峪村。村前怪石林立,盤旋而上,俗稱十八盤;村居峰頂,三面翠峰環列,只有西南方較開曠;村旁有太乙池,傳說是唐天寶年間,山峰崩裂,山水堵塞,彙集成池,池水碧青,面積約7公頃,山影倒映池中,令人有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之感。池中盛產鯉魚,遊人可憩息垂釣。村東南有龍涎窩,瀑布洶湧,吼聲如雷。村東北有老君庵、金勝堂。村西有冰洞,雖盛夏亦有堅冰垂凌;又有風洞,經常風聲呼呼。村東金華祠、玉案峰等峭壁聳立。風和日麗,遊人如織。

【城隍廟】

在陝西西安市西大街路北。建於明宣德八年(1433年)。廟內原有建築,大部不存,僅有清雍正元年(1723年)建造的大殿一座。斗栱出檐,雄偉壯觀,屋頂覆蓋碧琉璃瓦,前檐格扇門窗浮雕各種精美的圖案花紋,雕工極其巧麗。廟院除大殿外,均改作市場。廟內原有明嘉靖年間鑄造的銅獅一對,已移至陝西省博物館大門外。

【鐘樓】

在陝西西安市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會處。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1582年)重修。樓上原懸大鐘一口,作為擊鐘報時用,故名。基座為正方形,高8.6米,寬35.5米,用青磚砌築。四面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由地面至樓頂,高36米。樓的整體為重檐復屋四角攢尖頂的木質結構。每層均施斗洪裝飾,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供遊人登臨參觀。

【軹道】

在陝西西安市東北灞水西岸的一條大道上。秦時為一亭名,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7年),劉邦入關,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紐,封皇帝璽、符、節,在此投降。劉邦遂西入咸陽,結束了秦朝的暴政。

【銅人原】

在陝西西安市東南10公里。《關中記》,「秦為金人十二,董卓壞以為錢,餘二枚,魏明帝欲徒詣洛陽,到霸城重不可致,今在霸城大道南。」《通志》:「即薊子訓摩挲銅狄處。」銅狄即銅人,因此而名。銅人原在漢長安城東門外偏南處,是西漢時的墓葬區。成帝曾在這裡營造呂陵,因費工太大,經劉向等諫阻中止,今遺址尚存,農民稱八角琉璃井。

【清真寺】

一名化覺寺,俗稱東大寺。在陝西西安市內西北隅化覺巷。

全寺沿東西向中軸線前後共五進院落,有講經堂、大殿等十四間。主體建築為前後大殿、省心樓、鳳凰亭、朝陽殿,合稱五鳳朝陽殿。大殿可容千人禮拜。根據梁、枋、檐、柱、斗栱及細部構件看,系明代風格,藻井和神龕兩側則採用伊斯蘭教慣用的花草紋作裝飾。另有石牌坊一座,亦系明代建築,寺內有自明以來的各種石碑多通。

【鼓樓】

在陝西西安市西大街北,東與鐘樓對峙。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及乾隆五年(1740年)先後重修,但樓體仍保持原建築特點。通高33米,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四面設施迴廊,為歇山頂重檐三滴水木構建築,各層檐下均施斗洪,層次更為分明。樓座為長方形,全用青磚砌築,座高7.7米,長52.6米,寬38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寬各6米的券門,門洞內路面和基座部分,通用青石條,樓建於基座中心,穩重厚實,結構得體。

【灞橋】

一作霸橋。在西安市東10公里,橫跨在灞水上。是歷史上一座富有詩意的古橋。早在春秋初奏穆公時,與東方諸侯爭雄,改滋水為灞水,就修了橋樑。《史記·王翦列傳》載,王翦伐荊,「始皇自送至灞上。」《漢書·高帝紀》漢元年「沛公至霸上。」灞橋就是長安向東方出入的要道。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又在秦漢僑南里許修了南橋,後經歷代重修,就是現在的灞橋。唐人送客多到灞橋,折柳贈別,至此黯然,故又名銷魂橋。每當春夏之交,翠柳低垂,水花飛濺,冬則雪季風寒,沙明石露,故有「灞柳風雪」之稱,列為關中八景之一。

【杜陵】

在陝西長安縣的東伍村北。是西漢宣帝劉詢的陵墓。原為秦代設置的杜縣。漢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春,在杜原上營建陵墓,遂改杜縣為杜陵。墓形如覆斗,頂部平整,四稜角斜線分明,高約30米,每邊長約120米。其南側有清代祭祀碑石十餘塊,多因風雨剝蝕,字跡不清,唯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立「漢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唐李白《杜陵絕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比流光滅遠山。」即描述此陵。

【少陵】

在陝西長安縣司馬村東。是漢宣帝許後的墓地。北距宣帝杜陵約9公里,因為規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故自唐以來,被稱為少陵(古代少、小二字同義)。許後死於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封土堆現高25米,東西90米,南北85米。唐代詩人杜甫就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他的遠祖杜預是長安人,所以他便取號少陵、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等。

【杜公祠】

在陝西長安縣少陵原西,北距西安市12公里。明嘉靖五年(1526年)為紀念杜甫而建,萬曆五年(1577年)和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兩度修葺。明、清文人學士到此憑弔和題詠,在其詩文中可看出杜祠的變化情況。如明屈大均《杜曲謁子美先生祠》詩:「城南韋杜潏川濱,工部千秋廟貌新,一代悲歌成國史,二南風化在騷人,少陵原上花含日,皇子陂前寫弄音。稷契平生空自詡,准知詞客有經綸。」清乾隆年間,祁琳《游杜工部祠》詩:「城南工部祠,唯有野花存,冷落煙迷徑,蕭條鳥傍門。」說明祠已破敗不堪。清嘉慶九年(1804年)又修建,嗣後又兩度重修,略具規模。解放後全面整修,1978年建立了紀念館。

【周鎬京遺址】

西周都城遺址。在陝西長安縣淬河以東、阿房官遺址以南、斗門鎮以北普渡村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在灃河以東建立鎬京。與周文王時的豐京隔河相對。近年經考古調查發掘,發現有房屋、窖穴、青銅器物、墓葬、車馬坑等許多遺物,對研究西周社會有重要價值。

【華嚴寺】

在陝西長安縣少陵原平坡,北距西安市約15公里。寺居高臨下,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視終南山玉案、霧岩諸峰,自然環境十分幽美。寺建於唐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源地。清乾隆年間,少陵原一部分崩塌,寺內殿宇全毀。現僅有磚塔兩座,東為華嚴宗初祖杜順禪師塔,方形七層,高13米,上層石刻「嚴主」二字,第三層石刻「無垢凈光寶塔」六字;西為華嚴宗四代祖清涼國師塔,六角五層,高7米,塔上有石刻「大唐清涼國師妙覺之塔」十字。兩塔下層各有磚築龕堂,內有石刻影像及像贊,石的下半部刻重修記,為清末宋伯魯、宋聯奎等書。這裡原有唐大中六年(852年)刻的《杜順和尚行記碑》,已移至陝西省博物館碑林內。

【興教寺】

在陝西長安縣少陵原畔。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為遷葬唐高僧玄奘遺骨而修建。玄奘圓寂後,原葬在西安東郊滻河東岸的白鹿原上,總章二年(公元669年)遷葬現址,並修寺建塔以資紀念,因唐肅宗題塔額「興教」二字,故名,現除玄奘、窺基、圓側三塔尚存外,其他建築於清同治年間悉被兵火焚毀。1922年和1939年曾兩度重修。今正殿、藏經樓及長方形敞亭興教寺玄奘墓塔等都是近代建築。寺西慈恩塔院內。中間最高的一座是玄奘的舍利塔,左右是玄奘兩大弟子窺基和圓測(新羅人)的墓塔,均有石刻塔銘和泥塑像。

【灃西車馬坑】

在陝西長安縣灃河西岸的客省庄附近。是西周京城豐京遺址範圍內奴隸主墓葬的殉葬坑。1957年發掘,有駕四馬作戰用的戍車和駕二馬乘坐用的軺車各一輛,戍車駕馬全部以青銅為飾,軺車駕馬大部綴用海貝作馬飾。兩車與殉葬者的骸骨,現在仍按原樣保護。

【香積寺】

在陝西長安縣潏、滈兩河交匯處的香積村。是佛教凈土宗的門徒為紀念第二代祖師善導在其墓塔旁建造的寺院。院內有一座高十三級、周圍二百步的磚塔。唐詩人王維《過香積寺》詩有」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之句。寺院現已毀廢殆盡,僅有清建三間佛殿和唐建仿木結構密檐式磚塔尚存。大殿內有善導大師像,為1980年中日兩國佛教徒為紀念善導圓寂一千三百周年時,日佛教徒所贈。塔已殘裂為十一級,高33米。其東側有小型磚塔一座,據傳即善導的墓塔。

【上下悟真寺】

在陝西藍田縣城東約10公里的王順山。分上下兩院,相距1.5公里。上寺在悟真峪內西邊的山崖上,竹林蔥翠,俗稱竹林寺。下寺在悟真峪口外的藍水南岸,背負山林,面對藍水,環境清幽。據《藍田縣誌》載:「為隋建古剎,唐代重修擴建,規模很大。唐詩人白居易在這裡連游五晝夜,猶不忍離去,在《游悟真寺》詩中有「房廊與台殿,高下隨峰巒」、「佛檐虹霏微,繞棟雲迴旋」;殿宇內的陳設則是「六楹排玉鏡,四座敷金鋼,黑夜自光明,不待燈燭燃」。因歷代破壞,範圍大為縮小,殿宇都是近代建築,只有青山綠水仍是詩人描寫的「藍水色似藍、日夜長潺潺,周迴繞山轉,下視如青環」的意境。

【水陸庵】

在陝西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三面環水,形似孤島,就此建庵。這裡青山聳立,柯水環流,是關中名勝古迹之一,故稱水陸庵。本是古悟真寺的水陸殿。庵內大殿,系明代建築,特別迅殿內彩色泥質壁塑,是有名的古代雕塑藝術品。泥塑均採用連環塑的形式,上下迭層列塑佛本生故事,有山水橋樑、園林瀑布、亭台樓閣和殿宇寶塔等建築物,有人物、鳥魯、諸佛菩薩、飛天、供養人,有飛龍舞鳳、獅子、麒麟、象、牛等。布局嚴整,結構緊密,層次分明,各盡其妙;刻畫人物各具自然美態,面部表情,表現了各種不同性格和心理狀態,實為想像力極高的藝術珍品。

【藍田猿人遺址】

在陝西藍田縣陳家窩村和公王嶺。1963—1966年在當地發現猿人下頜骨與頭蓋骨化石,兩地化石統一命名為藍田中國猿人、藍田直立人,或簡稱為藍田人。藍田公王嶺猿人化石與北京猿人化石很類似,其嘴巴隆起,腦殼較厚,眉骨發達,額骨低平,經古地磁測定,公王嶺猿人距今約98—100萬年。陳家窩猿人距今約50萬年左右。藍田猿人使用的石器,有尖狀器、砍斫器、刮削器、石球等,種類不多,大都是一件石器多種用途,形制很不規則,原料大部是用石英、脈石英打制的。1979年在公王嶺已建立了藍田猿人遺址保管所,供學者研究和遊人參觀。

【華清池】

在陝西臨潼縣城南驪山西北麓。是陝西有名的溫泉之一。相傳秦始皇在驪山觸怒神女,被唾一臉,後即發瘡,始皇求恕,神女用溫泉水給他洗好,因而又名神女湯。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在此建湯泉官,咸亨二年(671年)改名溫泉宮,天寶六載(747年)再行擴建,改名華清宮。唐玄宗每年攜楊貴妃華清池到此過冬,常在此沐浴。白居易《長恨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膚凝脂」,即指此。華清池水溫為43°C,水中含有多種化學成份,適宜沐浴療養。1956年按原唐華清官的名稱進行擴建,有蓮花湯、海棠湯、龍吟榭、日華門、月華門、九龍湯、石舫、飛霞閣、楊妃池、飛虹橋、棋亭、望河亭等。園林景色,極為幽美。

【坑儒谷】

在陝西臨潼縣城西南10公里之洪慶村。秦始皇坑殺儒生之處。《太平寰宇記》:「唐天寶年間玄宗詔為旌儒鄉,立廟,命賈至為碑文。」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雲,「秦既焚書,恐天下不從所改更法,而諸生到者拜為郎,前後七百人,乃密種瓜於驪山陵谷中溫處,瓜實成,詔博士諸生說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視。為伏機,諸生賢儒皆至焉,方相難不決,因發機,從上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今唐刻旌儒廟碑已毀,僅存殘破的唐刻儒生石像。

【秦始皇陵】

在陝西臨潼縣東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秦始皇贏政的陵墓。冢高55.05米,周長2.000米。經1974—1978年調查鑽探,陵園有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25.4米,外城周長6.264米,在東側1,500米處,現發現三個兵馬俑坑,坑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0年,在陵西約500米處,發現大量胥役墓坑,每坑二至四人,大都屈肢埋葬。《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說明陵內建築非常宏偉。

【秦始皇陵兵馬俑叢葬坑】

在秦始皇陵東測。是一組陶塑藝術作品,仿秦宿衛軍製作。近萬個陶質衛士分別組成步、弩、車、騎四個兵種,手各執弓、箭、弩及青銅戈、矛、戟等實戰兵器,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面向東方,均裝置在地下坑道中。據鑽探得知叢葬坑有三個,以1974年發現的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左右,中置有與真人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戰車的陶馬六千多個,排成方陣。二號坑是由四個兵種混編的陣列。三號坑則屬於指揮位置所在的小坑。現已在一號坑上建起長200多米,跨度70多米的拱形展覽廳。1979年建立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鴻門】

在陝西臨潼縣城東約5公里鴻門堡村。東接戲水,南靠高原,北臨渭河。在兩千年前這裡是通往古新豐的大道,由於雨水沖刷,形似鴻溝,在北端出口處,形似門道,故稱鴻門。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河北平鄉縣)殲滅了秦的主力軍,率軍入關後,在此宴請劉邦,史稱鴻門宴。

【驪山】

在陝西臨潼縣城南,西距西安市25公里。海拔800餘米,東西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系秦嶺山脈一個支峰。山上有兩峰,稱東綉嶺和西綉嶺,均滿披青松翠柏,鬱郁蒼蒼。每當夕陽西下,雲霞滿天,景色綺麗,「驪山晚照」為關中八景之一。西綉嶺上的老君殿,便是唐華清官的長生殿所在地。唐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這裡定情盟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山頂有土台,相傳是周幽玉為博取褒姒一笑而舉烽火戲諸侯的地方。山腰有捉蔣亭,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被捕處。西綉嶺山麓的溫泉名華清池,是楊貴妃沐浴處,今已建成遊覽區和療養所。

【三陽寺塔】

在陝西高陵縣城東南約1.5公里高陵中學校內。按塔的造型結構看,當是宋、遼時建築。據塔下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碑石載,塔原建於昭慧院內,因昭慧院地處涇陽、咸陽、渭陽之間,故亦稱三陽寺,塔亦名三陽寺塔。為八角十三級密檐式磚塔,圓形寶瓶式塔頂,通高53米。每層東、西、南、北四面有券門,其他四面無門。每層疊澀出檐,用二磚和牙子各二磚交錯砌築至第八磚後作出假飛椽挑檐,即反疊澀內收,各檐角微上挑。結構精巧堅固,經千年時間,幾度地震,塔身毫無傾斜下沉或裂縫等現象,屹立高聳,氣勢磅礴。登塔遠眺,渭北原野風光,盡收眼底。

【東渭橋遺址】

在陝西高陵縣白家咀。西漢初年漢高祖為便利長安和櫟陽的交通而修建。開始以木為柱,稱木柱橋。在唐代,東渭橋是通往東方的交通要衝。1967年發現了東渭橋遺址,出土有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大修此橋的碑記一座,系六面柱形,詳細記載著修橋的經過,並出土有鐵、石、木樁等文物多件。

【李晟墓】

在陝西高陵縣白象村渭水橋北端偏東處。唐未朱泚作亂。唐將李晟自定州率兵馳援,大軍駐紮今東渭橋畔,經激戰後,收復京城,迎回唐德宗。因功被封為西平郡王兼中書令,死後葬在當日駐軍的地方,即今墓冢所在地。冢為圓錐形夯土堆,高5米,直徑15米,由於渭水自唐迄今,已北移達4公里許,故李民墓現距渭水畔僅有25米,部分墓道已陷落渭水中。墓前原有石碑一通,裴度撰文,柳公僅書字,俗稱三絕碑。明代為防止碑身掉入渭水。已遷碑於冢西北約200米處,迄今完整。墓前尚有明清時修墓碑三通,另有明刻石獅一對。

【石泓寺】

在陝西戶縣西約65公里的川子河畔。《鄜州志》:「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石山如砌,鑿門而入為佛殿,大佛三尊,四面小佛尺許者不知幾百千,凡龕楹之間,無處非佛,皆連山為一塊石,工巧之極。」共有大小不同的七個石窟,主窟呈長方形,平頂,深10.7米、寬10.3米、高5.4米。中有石基壇,壇四角有四根拔地而起的方形抹角石柱,直抵窟頂。窟四壁和石柱身,滿布佛、菩薩和羅漢等浮雕造像。根據七個窟記判斷,石刻是自初唐迄明、清,陸續雕鑿而成,各式造像,顯示著各個時代風格和特點,保存較完好,是研究北魏後期至清代我國石刻造像藝術的文物瑰寶。

【草堂寺】

在陝西戶縣城東南約20公里之圭峰山下。規模不大,且系近代建築,唯其中「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舍利塔」極為特殊。塔身通高2.33米,八面十二層,用玉白、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赭紫及灰色等八種顏色的玉石雕刻鑲並而成,故俗稱八寶玉石塔。塔下層有浮雕的須彌山座,三層雲台,刻蔓草花紋,中間八角形龕上,雕出屋脊椽飛,作為頂蓋,蓋下又陰刻線條流暢的佛像多尊,整個塔身的工藝技巧,極為純熟精湛。從佛像衣著、仰蓮、覆蓮及其他雕造作風看,似為唐代作品。又有《定慧禪師傳法碑》一通,立於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為當時書法家裴休撰書,柳公權篆額。寺內廊房內的壁面上還鑲嵌了二十多塊石碑,記述了寺院的盛衰歷史和古人游寺的詩詞。1953—1978年曾對寺內玉塔、碑亭、大殿、廡房、山門等作了全面的修葺,並建立草堂寺文物保管所,對外開放。

【重陽宮】

在陝西戶縣城西10公里祖庵鎮北。據傳道教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在戶縣遇仙人呂洞賓化身,遂通仙術。後去山東傳教,死後歸葬咸陽。門人在王戶縣故居建成道官,馬丹陽手書「祖庭」二字懸於宮內。自此道教門徒稱之為祖庵,後改稱靈虛觀。元時改稱重陽官,中統四年(1263年)又改為重陽萬壽宮,增建殿閣樓台,遂成關中西部的道教大觀。原來建築傾妃,僅餘一座四合院為清代重修。解放後修建了十餘間房屋陳列室,展出了趙盂頫手書的《敕藏御服碑》、《孫真人道行碑》、七真人圖像、萬壽宮圖石刻及八思巴文碑等共三十餘通。

【八雲塔】

在陝西周至縣城外西南角。因其底層四面各有兩塊顯著的陰濕痕迹,形似浮雲,雖大旱亦不幹,故稱八雲塔。其形制結構,與西安小雁塔相同,為唐代所建。系樓閣式磚塔,共十一層,高42米,層與層之間有磚砌的出檐斗栱。底層較其他各層約高一倍,北面正中辟有券門,東、西、南三面,各有假券門,二層以上則為每層南北兩孔券門。塔內原有木梯可攀登。清代塔內樓板、扶梯全被焚毀。解放後進行修復,供人遊覽。

【樓觀台】

在陝西周至縣城東南20公里的秦嶺山麓。相傳周大夫函谷關令尹喜,曾在此結草為樓,觀看天體,初稱草樓觀、紫雲樓。後老子入關,在樓南高崗築台,講授《道德經》,故又稱說經台。自秦迄清,歷代均有擴建或修葺,尤以唐代為最盛。築有台、殿、閣、宮、亭、塔、洞、池、泉等五十餘處。現存說經台、煉丹爐、呂祖洞、宗聖宮、棲真亭、衣缽塔、化女泉、仰天池、老子系牛柏和銀杏樹,並有石牛、石獅、碑、碣以及文人學士題詠碑刻等。

【玉華宮遺址】

在陝西銅川市玉華村北2公里的玉華山。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建仁智官,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擴建,改名玉華官。宮址包括玉華山的鳳凰谷、珊瑚谷、蘭芝谷三個山谷的廣大地區。原建有五座高大的宮門、九座巍峨的宮殿,正宮端門叫南風門,殿名玉華殿。太宗於貞觀二十二年四月在此宮制玉華官銘,六月召見玄奘,八月在此殿命上官儀宣讀御制《大唐三藏聖教序》。永徽二年(651年)廢官為寺,改名玉華寺。顯慶四年(659年),敕玄奘於玉華寺翻譯佛經。天寶之亂後廢毀。詩人杜甫詠《玉華宮》詩:「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不知何王殿,遺構絕崖下。」現只存飛雨、水簾、北泉三處遺迹,即傳說的東宮、正宮、西官:為窟崖建築形式。出土文物有玄奘禮佛石座、唐代蓮瓣花紋的磚瓦殘塊和宋代治平、元豐和元祐年間遊人的刻石題字多件。

【銅川塔】

在陝西銅川市西北印台山麓,依山而建,因地勢較高,顯得雄峻壯觀。塔身高約15米,六邊七級,為仿木結構的密檐式磚塔,每邊寬3米許,雕飾富麗,造型精美。塔頂有仰覆蓮座、覆缽和相輪、寶珠等組成的鐵剎。塔內有梯,攀登其巔,可俯瞰市區景色。據塔外檐斗栱及塔身建造形制判斷,當是宋代建築。

【金鎖關】

在陝西銅川市北約20公里的神水峽。是關中北路著名的古關,具有軍事和交通方面的重要價值。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東下,梆延經略使王庶,命劉延亮屯兵神水峽,阻遏金兵的歸路,即此。關城遺址雄踞三關口以南,神水峽以北,兩旁山形突削,道路崎嶇險阻,形勢險要,向有「金鎖天塹,鷹鷂難飛」之稱。關城有南北二門,在南門外同川水東岸山崖上刻有多尊唐來年間的摩崖造像。

【藥王山石刻】

在陝西耀縣城東1.5公里。藥王山唐名磐玉山,宋、金、元、明各代均稱五台山。海拔約1.100米。由五個小峰聯聚而成,高而不險,卑而不夷,翠柏蔥蔚,廟宇鱗比。據現存金大定九年(1169年)重刻《耀州華原五台山孫真人祠記》及明喬世寧編《五台山志》載,」東曰瑞應台,南曰起雲台,西曰升仙台,北曰顯化台,中曰齊天台,五山對藥王山峙,預平如台」。五台山之稱藥王山,與唐醫學家孫思逸有關。孫京兆華原(今耀縣)人。曾撰《千金要方》等書多種。明隆慶六年(1572年)把他所著的葯書,刻於五通碑石,置於山上,自此通稱為藥王山。山上共有歷代碑石一百餘通,絕大部分都與孫思邈有關,其中張僧妙、姚伯多二碑,最為珍貴。另有隋,唐時石窟七龕以及北魏至唐造像碑多通。碑石已整理展覽。山上有元代的建築廟宇,屋內牆壁尚有當時的壁畫。

【柳公權墓】

在陝西耀縣西北20公里的阿子鄉馬吉村。墓高1.60米,周長17.6米,墓前有「唐太子太師河東郡王柳公權墓」石碑一通,為清乾隆間畢沅隸書。柳公權(778—865年)字懸誠,唐華原(令耀縣)人,名書法家,骨力勁健,自成一家,對後來影響很大。

【香山】

在陝西耀縣城西北約45公里。三峰突起,形似筆架,松柏成林,周圍群山環抱,形勢挺秀險要。山頂為花崗石岩,上覆卵石層。峰腰有天然洞穴,俗稱奇峰洞,為佛教勝地。香山建造寺院,始於苻秦。北宋熙寧年間敕修中峰崎峰洞,建聖果院白雀寺,壯麗輝煌。現中峰雲岩寺尚有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造像碑。寺院於1920年遭火,焚毀殆盡,現有建築,均系後來重修。西峰有龍泉寺,寺內有明萬曆四年(1576年)鐫刻龍泉寺碑一通。寺後有懸崖高約百米,瀑布由高處傾瀉而下,極為壯觀。

【北首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陝西寶雞市龍泉巷第四中學內。為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的遺址博物館。1959年建立,有三個陳列室。一是墓葬陳列室,陳列瓮棺葬、二次葬、合葬、仰身葬共三十多具,以及隨葬品。二是房屋遺迹陳列室,陳列房子遺迹一座,房為正方形,門向南,房內有火灶,灶後置一保存火種的陶罐,東北角有一方形小坑,內置圓形石棒和長方形石磨盤工具。三是遺物陳列室,展出石器、陶器和骨器等三百多件。

【金台觀】

在陝西寶雞市車站北約0.5公里處之半源上。為明代遼東道人張三丰修道處。有中院和東、西偏院三部分。建於明初。朱楹雕欄,極為壯麗。地處市區北面高源,登台可俯視全市。現已在觀內建立博物館,展出大量西周時期的青銅器。

【神農祠】

在陝西寶雞市渭河南岸之峪家村,北距寶雞市5公里。相傳炎帝神農生於峪,產後其母姜氏抱至九龍泉內沐浴,在瓦峪撫養長大,後人遂於此地修祠紀念。祠內有正殿、東西廡殿、鍾亭及魁星亭等建築。祠外有一清泉,名九龍泉。此地南依秦嶺,西臨渭水,風景幽美。

【大散關】

在陝西寶雞縣南大散嶺上。水、渭水縈流其間,山川之會,扼南北交通要道,為秦、蜀往來的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時金兵南下,侵犯陝川,宋將吳玠、吳璘兄弟聚兵扼險於此固守,打敗金兵的多次進攻。特別是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吳氏弟兄與金兵在此進行了激烈的戰鬥,金兀朮僅以身免。後人為紀念吳氏兄弟,在關西修有吳公祠,祠內有吳氏弟兄像。關下豎有「古人散關」碑石一通。今川陝公路、寶成鐵路都從此穿過。

【釣魚台】

在陝西寶雞縣磻溪河畔的伐魚堡南,北距縣城約15公里。台處兩山之間,為磻溪水旁一巨大岩石,石上有雙膝脆坐痕迹,傳為姜太公釣魚處。石下激流直瀉,浪花四濺,名雲霧潭。石西有太公廟,石南有毋忌洞,傳說毋忌為磻溪樵夫,薦太公於文王。其北又有一巨石高約3米,上刻「孕璜遺璞」四字,頂高大平坦,底小而尖,立於沙石之上,名曰大鷲石。北行1.5公里許,為磻水入渭之口,有文王廟一座,相傳文王請太公,太公坐車上,文王拉車至此。廟今已毀。

【東湖】

在陝西鳳翔縣東門外。分內外二湖,內湖是宋文學家蘇軾任鳳翔府判官時重疏,外湖是清光緒年間鳳翔知府開鑿,統名曰東湖。面積約14公頃,湖水從城外西北角鳳頭泉引來。泉水東西分流,如鳳凰展翅飛翔,城以此得名。由宋迄今,屢毀屢修。現內湖有不系舟、洗硯亭、來雨軒、一覽亭、八卦樓、君子亭、春風亭、鴛鴦亭、惠景堂等建築,外湖有山莊、苗圃、蓮塘等。湖內備有遊艇,供遊人乘坐飽覽湖光水色。內湖原有三公(周公、召公、太公)祠和蘇公祠,現已改建為鳳翔博物館,陳列有關東湖詩文石刻多塊,以蘇軾自贊刻石最膾炙人口。

【吳山】

古稱西鎮,也叫岳山、吳岳。在陝西隴縣東南與寶雞市境交界處。山有十七峰,高峻清秀,其中以鎮西峰、大賢峰、靈應峰、望輦峰、會仙峰最為著名。另有雷神洞、真人洞、餐霞洞、元鶴巢、鳳凰石、筆架山等諸勝,均極壯麗。山東2.5公里處有吳岳廟建築群,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歷代屢毀屢建,現存廟宇多為明代所建,其內原有宋、明、清所立的巨型碑石及古代名人題詞碑多通,另有明成化四年(1468年)吳山全景圖碑刻,曾有小碑林之稱,現多不存。

【九成宮遺址】

在陝西麟游縣城西2.5公里。本為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至十五年營造的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年)擴建,更名九成宮。並置禁苑、武庫及官寺。永徽二年(651年〕改名萬壽宮,後又恢復舊名。唐太宗每年來此避暑,唐高宗也常來居住。宮宇早已圮毀。現僅存貞觀六年秘書監魏徵撰的《九成宮醴泉銘》碑,書法家歐陽詢書,為歷代學書者的楷模。並有永徽五年唐高宗御撰御書的《萬年官序銘》碑一通,碑側刻有當時三品以上及學士自書的名位,亦頗珍貴。

【千佛院摩崖造像】

在陝西麟游縣城西南約20公里的百尺崖。山勢如一座高大的石屏風,陡削懸絕,奇偉壯觀。崖面雕鑿像龕、佛、菩薩、大王、力士及羅漢等像,軀體高大,壯麗魂瑋。根據其造型風格、衣紋、裝飾以及麟游縣誌記載,系唐初雕鑿,與慈善寺石窟年代基本相同。原有木梯石蹬和鐵索可以攀登,已毀,只能從山後繞道迂迴而上。山頂平圓,狀似帽形,俗稱喇嘛帽山。

【玉女潭】

在陝西麟游縣城南約10公里的魚塘峽。其地兩面高山夾澗,峰嶺直似刀削,四面怪石似獅蹲、虎踞,險若墜落,潭為長方形,廣約半畝,綠波蕩漾,水聲轟鳴,百尺狂瀾,從半山飛瀉而下,十分壯觀。相傳隋文帝駐蹕仁壽官,常在這裡宴飲觀濤。唐武則天幸萬年宮,曾在此洗浴。自唐以來,很多詩人對潭給以讚美,如杜甫寫有:「絕谷空山玉女泉,深源滾滾出青蓮,沖開巨峽千年石,瀉入成龍百尺瀾。驚浪翻空蟾恍若,雄聲震地鼓填然,翠華當日時游幸,幾度臨流奏管弦。」

【仙游觀】

在陝西麟游縣城北郊約0.5公里處。傳為道教赤腳仙曾游此,故名。初唐王勃《仙游觀贈道士詩》曾寫有「野花常捧露,山葉自吟風,林泉明月在,詩酒故人同」。金明昌年間改名演教觀。明代增建有永陽園,現有五間大殿一座,原來梁檁上均書有五代、宋、金、元、明、清重修的年月,但已粉刷塗抹難辨。只在一尊泥塑佛像身內的十字木架上,書有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的字樣。據此可推知此殿建於唐代,因歷代多次翻修,已失去唐代風格。

【慈善寺石窟】

在陝西麟游縣城西南約2.5公里。共有兩個洞窟五個摩崖佛龕。兩窟高5.6米。南窟深2.6米,窟頂較平,內雕立佛一尊,高4.6米,其北壁有尖拱形佛龕一個,每邊1.25米,龕內雕一佛二菩薩,南壁亦有同樣佛龕一個,內雕一佛二弟子。北窟深6米,窟頂略呈弧形,雕造高3.5米佛像三尊,窟壁亦有兩個佛龕,僅一龕有一立佛像。窟外五個摩崖佛龕,均呈方形,有的內雕一佛,有的則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造像基本完好,根據其造型特徵及縣誌載,系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開鑿。其風格與千佛院摩崖造像,當為同一時期的藝術作品。

【太平寺宋塔】

在陝西岐山縣城內西街,為八角八層樓閻式磚塔,高30餘米。自第二層起,每層都隱出假窗及欄杆。每層檐下,均飾以五鋪作出雙抄的斗供。除第二層塔身下設有平座,以上各層都只有假平座。平座下所施斗洪,較檐下斗栱每面增加兩朵。由於整個塔身斗栱繁密,顯得特別秀麗。塔建於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歷代雖有修葺,原貌並未改變。塔原建於宋太平寺內,現劃入小學校範圍。

【五丈原】

在陝西歧山縣城南約20公里處。高120餘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兩接麥里河,東界石頭河,南臨棋盤山。北據渭水。形勢險要,可攻可守,為占代行軍布陣之地。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駐乒於此。北端建有諸葛武侯祠,祠內有明、清楹聯匾額,詩詞碑碣多塊,獻殿牆壁嵌有清刻岳飛書寫的前後《出師表》石碣四十方。

【周公廟】

在陝西歧山縣城北7.5公里。

三面環山,北有鳳凰山,東為鳳凰堆,相傳是《詩經》「鳳凰鳴矣,於彼高岡」之地。南面是谷口,《詩經》「有卷者阿」即指此。廟建於唐代,由山門、序廊、戲台、獻殿、寢殿等組成。內有唐、宋以來的歷代碑刻數十通,其中以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敕賜潤德泉答詔和鳳翔節度使崔琪奏狀、謝表刻石和韓愈、蘇拭題詩為最佳,廟周有楸、柏、槐、楊等高大樹木,有的相傳是漢、唐所植。

【馬援墓】

在陝西扶風縣城西約3.5公里伏波村。墓為圓椎形夯上堆,高約10米,直徑10米,墓前有清刻「漢伏波將軍墓」碑一通。馬援(公元前14一後49年)字文淵,東漢扶風茂陵人。新莽未為新城大尹,後依附割據隴西的隗囂,繼歸劉秀,參加攻隗囂的戰爭。建武十七年(41年)任伏波將軍,封新息侯。在進擊武陵「五溪蠻」時,病死軍中。

【法門寺】

在陝西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鄉。寺內有護國真身塔,內藏唐憲宗令人迎來的釋迦佛指骨一節。「王公庶士,奔走舍施。」百姓有「廢業破產,燒頂的臂而求供養者」(《舊唐書·韓愈傳》)。法門寺便成了當時著名的寺院。有佛殿五間,兩側為鍾、鼓樓,正北為大雄寶殿,殿前牆頭鑲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浴室靈巽記刻石,並豎有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法門寺碑等。寺內有明萬曆七年(1579年)修建的磚塔一座,高45米左右,十三層,雕檐刻拱。1981年秋,因淫雨塔身半面倒毀。

【清真觀】

在陝西扶風縣東北5公里的任魯村。觀內玉清殿保存較完好,為無代建築,俗稱老君庵大殿。為三間單體高台建築,其平面、立面及梁架斗栱構件,都具有典型的元代特點和風格。在建築法式和制度上比較接近宋代。據觀內《大元重修清真觀記》和《大明重修清真觀記》兩通石碑記載,始建於元中統元年(1260年)至五年,系在宋代故址上建成的。元至正八年(1348年)、明萬曆十年(1582年)重修。

【太白山】

在陝西眉縣城南20公里,南界洋縣,東接佛坪,西南與留壩、鳳縣相連。為漢江、渭水之間和秦嶺山脈的主峰之一。山頂海拔3.767米,是關中最高山峰。李白《登太白峰》詩,「西上太自峰,夕陽窮登攀。大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山高氣冷,」背陰處終年積雪,故有「太白積雪六月天」的諺語。為長安八景之一。

【太白三池】

又稱太白湫泉。在太白山巔的山峰間。共三池,大太白池,在山北,面積1.5公頃,為黑河源頭;二太白池在山南,面積2公頃,亦為黑河源頭:三太白池亦在山南,面積7公頃,為石頭河源頭。三池上下鼎列,他水清可鑒發,深不見底。唐韓愈曾以「魚蝦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脫時,欲墮鳥驚救。爭銜彎環飛,投葉急哺鷇」詩句來描繪這裡的情景。相傳唐貞觀年間天大旱,京兆尹韓皋曾取這裡的水,祈雨巧應,此後便遺留下祈雨必取大白湫之水的風習。

【鳳凰泉】

俗稱湯峪泉。在太白山北麓的湯峪口。泉水出自太白山縫石岩,受死火山岩漿熱力的影響,水溫接近沸點,加之水中含有大量硫黃等礦物質,可治療皮膚病和風濕病,因有神泉之稱。這裡泉眼很多,大者如拳,小者如珠,其中主要的三個泉口,相距5—15米左右。現已修成天然的浴他。為遊覽、療養勝地。

【張橫渠墓祠】

在陝西眉縣城東南30公里的大振村迷糊嶺下,北依鳳凰原,南對養麥山,封土高5米,底徑約10米,墓前有碑樓一座,墓地懈樹成林,景色清幽。碑文略述張橫渠生平事迹。張橫渠名載字子厚,北宋哲學家,眉縣橫渠鎮人。長期在家鄉從事講學著述,因講學於關中,故其學派稱「關學」。著有《張子全書》。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張橫渠,還在橫渠鎮上修建了一座張子祠,祠內有正殿五間,獻殿、過庭、後殿各三間,頗顯壯觀。據祠內碑載,祠於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修,可知祠的建立是元延祐以前。明、清以來,重修過多次。祠門前豎立「張子故里」碑石一通。

【千佛鐵塔】

在陝西咸陽市15公里之北杜鎮。方形十級,高33米,邊寬3米,純鐵鑄成。層層有窗,門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鑄成金剛力士像,頂立層樓,分外得體。各層環周鑄鐵佛多尊,故名。其間還雜以奇花異草,珍禽怪獸,更顯得工藝超群,精巧絕倫。塔身銘文是「大明萬曆十八年南書房行走太監杜茂」鑄造。塔身保護完好,唯塔剎稍傾斜。

【長陵】

在陝西咸陽市東約20公里。是漢高祖劉邦的陵墓。惠帝元年(公元前195年)葬此。現陵泵長180米,寬175米,高80米,呈長方形夯土堆。周匝並有夯築的土城。四面闕門痕迹,尚可辨識。陵址建築在渭水北岸的高原邊緣,遠望之若山丘隆起,特別雄偉。長陵偏西為昌後冢,再西為惠帝劉盈安陵,長陵東側為景帝劉啟陽陵。還有許多貴族,也在附近埋葬,因而東西兩旁長達20公里內,土冢累累。故俗語有。「三原橋(龍橋),涇陽塔(崇文塔)不抵咸陽的冢訖塔。」極言墓冢之多。

【漢陵】

在陝西咸陽市北原(亦稱五陵原)上。西漢共有十一個帝王陵墓,除文帝劉恆霸陵和宣帝劉詢陝西省(1023)杜陵在西安郊區外,其餘九陵部分布在渭河以北咸陽北原,自西而東為武帝劉徹的茂陵,昭帝劉弗陵的平陵,成帝劉騖的延陵,平帝劉衎的康陵,無帝劉爽的渭陵,哀帝劉欣的義陵,惠帝劉盈的安陵,高祖劉邦的長陵和景帝劉啟的陽陵,綿延約50公里,基本上在一條直線上。漢陵均為覆斗形狀,全為夯土築成,上小下大,顯得非常穩重。《關中記》載,「漢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惟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因其規模宏偉,故稱為山陵。漢陵均有城垣和祭把建築遺迹。漢時對長、安、陽、乎、茂五陵沒有陵邑,并迭次遷徙天下豪富,繁榮邑地,那些豪盲子弟終日鬥雞走馬,作姦犯科,被稱五陵少年或五陵公子。

【李昞墓】

在陝西咸陽市東20公里北原上。冢高10米,直徑15米。昞父李虎為北周八大柱國之一。封唐國公,虎死呂襲封。周天和七年(公元572年)李淵襲父昌爵。唐武德元年(618年)淵即皇帝位,追謚父昌為元皇帝,號墓興寧。陵前置石飾,有獅、馬、麒麟等,雖不甚大,而造型古樸,別具風格,為初唐石刻珍品。

【順陵】

在陝西咸陽市東北18公里的陳家村南(唐時稱洪瀆原)。是唐女皇武則天母楊氏的墓。楊氏死於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當時以王札埋葬,稱墓而未稱陵。武則天即位後,永昌元年(689年)追尊其父為忠孝太皇,母為忠孝太后,改墓為明義陵。天授元年(690年)再順陵追尊其父為太祖孝明高皇帝,母為明高皇后,改明義陵為順陵。唐景雲元年(710年)和先天二年(713年),曾經兩次廢除陵的稱號,但後人仍習稱為順陵。陵園佔地面積110萬平方米,略呈長方形。原有兩層圍牆,均已倒塌,僅存遺址。東西南北各有門,陵墓位置在內城北半部,現高12.6米,底部為方形,佔地約3畝。順陵的石刻,有石人、石羊、石馬、石蹲獅、走獅、石獨角獸等約三十多件。陵墓南門走獅和獨角獸各一對,不但體型龐大、雄偉,而且雕刻異常主動、有力,是唐代藝術的珍品。原碑高大,為武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唐睿宗)書,文字中有許多是用武則天所創造的新字。現存七塊,十分珍貴。今存成陽市博物館。

【李勛墓】

在陝西禮泉縣城東北約18公里煙霞新村。墓為三個相鄰的大夯土堆,俗呼山冢。三土堆象徵陰山、鐵山和烏德鞬山,以表彰李勛破突厥、薛延陀之功。墓前有石人。石虎和石羊,並有一通高7.5米、寬1.3米、厚0.7米的巨大碑石,居昭陵陪葬墓碑之冠,碑文為唐高宗撰文並書。李削原名徐世勛,字懋功。順陵因戰功賜姓李,又因避李世民諱,改單名。此墓被盜掘多次,破壞極為嚴重,經近年發掘清理,出土文物雖不甚多,但李勛所佩戴的鎏金劍鞘、迸德冠以及殘壁畫的飛天舞人,都是極其珍貴的文物。現已將昭陵陪葬墓所有石碑、墓誌五十多件,集中於此,建立昭陵博物館。

【李靖墓】

在陝西禮泉縣城東北25公里之九嵕山麓,為東西並列的三個高大的夯土堆,其形東斷西連。《舊唐書·李靖傳》載:「十四年,靖妻卒,有詔墳瑩制度依漢衛、霍故事。築闕象突厥內鐵山、吐谷渾內積石山形,以旌殊績。」墓前有石碑一通。為許敬宗撰文王知敬書,現移入昭陵博物館保護。

【建陵】

在陝西禮泉縣城東北15公里的武將山上。唐肅宗李亨的陵墓。

寶應二年(公元763年)葬於此。其建制如昭、乾、定、橋、泰諸陵。依山鑿石,陵飾亦如之,只是各類石刻,體型略小,但雕刻技巧,超過上述諸陵,又因沿山溝壑縱橫,交通不便,遊人較少,為保存陵飾石刻最多、最完整的一座唐陵。

【昭陵】

在陝西禮泉縣城東北22公里的九嵕山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海拔1.188米。東西兩側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更顯得主峰突兀,孤聳回絕。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葬長孫皇后時開始營建,至貞觀二十二年葬李世民止,歷時十三年。陵園地面建築均已傾圮。正南面山下朱雀門的門閉和獻殿,及山北的玄武門、祭壇等牆基尚可辨識。祭壇內列置阿史那社爾、吐蕃贊普弄贊、高昌王麹智勇、焉耆王龍突騎支等十四國君長石刻像(現僅存像座)。兩龐原置六四石刻駿馬,現已遷陝西省博物館(其中兩匹於1914年被盜運美國。現藏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昭陵西南有下宮遺址(俗叫皇城)。陵園周匝60公里,面積30萬畝。唐太宗在初建昭陵時就詔示「功臣密戚」以及「德業佐時者」予以陪葬。以後允許臣僚申請陪葬,子孫從父祖而葬,因而龐大的陵園內,有墓冢二百多座(已知墓主者一百六十七座)。自1964年起先後發掘大型墓十餘座,發現墓碑四十餘通,墓誌十六合。從碑誌看,都是初唐時期的諸王、公主和著名臣僚,不少墓冢前尚有石雕人、虎、羊等。1979年建成昭陵博物館,對外開放。

【尉遲敬德墓】

在陝西禮泉縣城東北18公里煙霞新村內,西距李勛墓約300米,為昭陵陪葬墓之一。圓椎體夯築封土堆高11.2米,直徑26.5米,其南45.5米處有墓碑一通,碑首六螭,額篆刻「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國忠武公之碑」。碑身高4.45米,寬1.49米,厚0.52米,方形座,碑文曾經《昭陵碑考》、《文苑英華》等書著錄。碑側飾繁縟的蔓草減地浮雕。敬德為唐太宗重臣,以武功稱著,特別是在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時,立有殊功。故墓碑豐偉(僅次於李勛墓碑),雕造糟湛,為其他膺碑所不及。敬德與夫人蘇氏合葬。墓室於1972年發掘,出土大量文物及墓誌兩合,敬德墓誌龐大,為陝西出上唐代墓誌最大者之一,現碑誌及文物均移入昭陵博物館展覽。

【簿太后塔】

在陝西禮泉縣城東25公里簿太后村旁的香積寺內。塔身為方形七級磚造樓閣式,高40餘米,四面每層都砌出磚柱及平座、欄杆。同時在疊澀磚檐下,隱出斗洪,造型秀麗別緻,在我國古塔建築中獨具風格。薄太后,漢文帝母。塔的創建年代不詳,但據塔的造型及斗栱設施等看,應是唐末五代時的建築。

【魏徵墓】

在陝西禮泉縣九嵕山唐昭陵西南約3公里處的鳳凰山巔。墓于山嶺南端依山鑿石而築,屬昭陵陪葬墓之一。墓垣現僅有蟠桃紋碑首的豐碑一通,《舊唐書·魏徵傳》載:「帝親制碑文,並為書石」。碑首造型,與眾不同,似有獨特恩遇之意。現碑身通體磨光,已無書寫鐫刻痕迹。魏徵(580—643)為唐太宗重臣,以直諫出名。

【大佛寺】

原名慶壽寺。在陝西彬縣城西12公里。依山鑿窟造像。除有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的大佛窟造像題記外,其他許多造像,應是北朝時期的作品。大佛窟平面呈半圓形,直徑約21米,高30餘米,倚岩雕趺坐大佛一尊,兩側侍立二菩薩。大佛高24米余,面相豐腴,雍容肅穆,造型雄偉勻稱,雕飾端嚴宮麗,菩薩各高5米,佛、菩薩背光雕出座佛七尊,飛天十九個。窟前有樓三層,高50餘米。自佛窟西側狹窄的石級而上,進入俗稱羅漢洞的窟群,共有面北排列的四個小石窟,窟內除造像外,壁面有浮雕經變故事多幅及唐宋以來的遊人題刻。向東為千佛洞,共三個石窟,窟內除造像外,並雕有三百多幅人物畫像。整個石窟,工程浩大,建築設計別具匠心,為陝西省最大最完整的石窟寺。

【公劉墓】

在陝西彬縣城東約40公里之上陵村東,居涇河北岸山谷間。

冢高約50米,長約1.5m米,頂部平坦,呈梯形。據《史記·周本紀》載,公劉是后稷的曾孫,周文王的十代祖先。他務耕種,行地宜,使周族逐漸興盛,終於到武王時期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周朝。

【邠縣塔】

在陝西彬縣城內西街紫微山下。高50餘米,八角形七層中空,為樓閣式磚塔。每層均有拱形門洞與長方形假門相間,逐層依次變換方位,疊澀出檐,檐上砌有精巧的曲尺形欄杆,雄偉壯麗。塔內原設有樓板和階梯,可盤旋登臨遠眺,今已毀。據縣誌載:「貞觀初尉遲敬德監造在州城南。」當地群眾稱為開元古塔。根據塔形和砌造結構看,似為北宋時建造。

【苻堅墓】

在陝西彬縣城西南15公里的水國鎮西。為前秦王苻堅(338—385)的陵墓。封土堆東西長7米,南北21米,東高3米,西高2米,呈角錐形,故俗稱長角冢。有「前秦國王苻堅之墓」石碑一通。為清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沉立。

【昭仁寺】

在陝西長武縣城內東街路北。由於城北水溝的長期侵蝕,使寺院呈一不規則的地形。唐貞觀年間唐太宗為紀念與薛仁果作戰陣亡的將土而建。原建築僅存大雄寶殿一座,梁架結構,頗為特殊,木構件細部,極為古樸。三間殿內,不見立柱,全由四根角梁挑起的大梁架迭起拱,深符力學原理,是我國古建築中罕見的一例。寺內有唐碑名「豳州昭仁寺碑」,為朱子奢撰文,書者未見姓名,傳為虞世南手筆,書法秀。麗而剛勁,整碑文字,基本完好。

【泰塔】

又名旬邑塔。在陝西旬邑縣城內北街。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石結構,通高56米。每層有拱形門洞與長方形的假門相間。塔內中空,有木梯可盤旋登臨塔頂。各層塔檐與轉角部位的中線處,施青石柱一根,其外端雕鑿螭首,伸出翼角。每層塔門兩側砌成直欞形窗並刻有球形菱花格子和曲尺欄杆,外觀極為精巧雅緻。據塔身第六層北面東側一塊磚刻題記稱:「嘉柏四年正月中建」,距今己九百多年。1958年對塔身作了修葺,恢復原貌。

【甘皇富】

一名雲陽官。在陝西淳化縣北涼武帝村。原是秦代的林光官,為秦二世時建造,在池陽(今涇陽)縣西北甘泉山上。漢武帝於建元無年(公元前140年)擴大了建築範圍,在秦林光宮的基礎上,以甘泉山為名,建成甘泉宮。周圍45公里。還營建有高光宮、長定宮、竹宮、通天台、迎風館、露寒館、儲肯館等。今宮殿台基猶存,形似覆斗,遠望似墓冢。甘泉宮為西漢皇室避暑勝地,遺址內常出土有板瓦筒瓦、子母磚、陶水道等文物。瓦當上有長生未央、長樂未央、長生毋極、甘林,上林等文字,還有雲紋、馬甲天下、螳螂、玉兔和蟾蜍等圖案花紋。

【鉤弋夫人墓】

在陝西淳化縣鐵王公社大圪塔村西北,甘泉宮南。墓形似覆斗,夯築。東西長166米,南北寬154米,高約20米。墓四周有闕門,除西邊破壞外。餘三面保存基本完好。鉤大夫人趙婕好,河間人,漢昭帝之母。曾隨漢武帝從幸甘泉陝西省(1027)宮,後失寵憂死,葬之雲陽。昭帝即位,追尊為皇太后,改葬於此。

【鄭國渠首】

在陝西徑陽縣城西北約25公里涇河東岸。直線排列著七個礫岩正方形的大坑,第一坑邊緣為注河岸,第七坑迤東,則為一道很廣闊的古大渠道,據此可以推知原來坑與坑之間,有地下暗渠道相貫通,故稱井渠。這些遺迹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朝開鑿的渠首。因河床涮低,漢唐以迄明清,渠首一再移於上游,依山鑿石,均襲用此法,俗呼龍眼或天窗。明代在這裡還設有水衙門,其遺址當地群眾稱之為衙背後。現在各代所開的渠首,均歷歷可數。從秦至近代,沿用此法開鑿渠首,符合水利學原理,是研究古代水利的實際資料。

【崇陵】

在陝西徑陽縣雲陽鎮北約10公里之嗟峨山。是唐德宗李適的陵墓。據舊志載崇陵封內40里。可知範圍之大。陵了高凸于山環水抱的拗中,全用方形和長方形青石塊迭砌,石塊鑿出凹槽,卡有鐵拴板,澆灌生鐵汁,頗為堅固。原來陵園四門,均有石刻,現南門有華表、天馬、鴕鳥、石人、石馬等,多殘破不全。陵墓曾被盜掘,但陵了山勢、水形和石刻,仍雄偉壯觀。

【崇文塔】

在陝西涇陽縣南永樂店。塔身共十三層,高79.19米。據塔下碎石記載,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李世達(號漸庵)主持修造,每年修一層,每層刻有捐資人的姓氏,修至第九層時李世達亡故,其女繼承父志,繼續修至十三層,於萬曆三十崇文塔三年(1605年)竣工。塔系八角形。全用青磚建築。底層每邊長9米,密檐式,南面的門楣上刻有「崇文寶塔」四字。每層分別有四窗,外面各有四個佛龕,交替而上,龕中置明代石刻佛像,有立有坐,形態各異,主動逼真。二層內鑄有金屬站立佛像一座。各層都是磚檐椽頭,雕有多種花紋,每角相交為磚砌圓柱,塔內磚梯可通頂部。舊時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為群眾登塔會期。

【龍橋】

橫跨於陝西三原縣南北二城之間的清河上。橋長約110米,寬11米,高26米,為多孔式拱形橋,橋身全用石條鐵鉗構成,橋面鋪青石板,兩側有石雕欄杆。橋體造型宏偉美觀,各拱結構符合力學原理。三原縣誌有「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從蒼龍背上行」的詩句,故名龍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至三十一年。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豐元年(1851年)曾先後修補橋面和橋基左右堤岸,而橋身始終非常堅固。經明萬曆四十四年和1933年兩次大洪水衝擊,橋身亦未受任何影響。為我國橋樑建築學上寶貴的實物資料。

【城隍廟】

在陝西三原縣城內東渠街。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陝西最完整的一組明代建築群。大殿博敞宏偉,殿前鐘鼓樓為重槽十字歇山頂,形制峻瑰,寢宮為獨特的庭院建築,全部殿廡構造,有「殫土木之功,窮造形之巧」之稱。前院兩廊壁面鑲嵌宋名將岳飛書寫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石刻。大門木造牌樓,高大壯麗,門前有水磨磚築照壁,亦是精美的磚結構建築。

【獻陵】

在陝西三原縣城東25公里處的上原上,是膺高袒李淵的陵墓。

葬於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封土堆呈覆斗形,長、寬均約100米,高13米。陵前飾有大型華表、石屋及犀、虎等巨大的動物石刻,雕刻渾厚質樸,健壯粗曠,造型剛毅沉厚,豁達昂揚。除其中一石犀和石虎,已移入陝西省博物館石刻室外,其他仍置墓前。獻陵附近還有不少初唐的功臣貴戚陪葬家,已發掘和有墓碑者,計有李鳳、李神通、李孝同、臧懷恪、樊興等三十多座。

【興平文廟大成殿】

在陝西興平縣城內東街文化館內。大殿為歇山頂木構建築,面闊五問,根據梁架及斗栱特點看,為明代所築。殿前有鐵塔一座,高約7米,亦為明鑄,並有北魏時石獅一匹,及宋徽宗御制大觀聖作之碑一通。殿內藏有唐刻白玉塔頂盤一個,直徑約1.5米,另有明代巨型銅造像兩尊,頗為珍貴。

【楊貴妃墓】

在陝西興平縣馬鬼坡。楊貴妃,名玉環。唐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安祿山佔據長安,玄宗倉皇出奔,途經馬里,六軍不進。殺死楊國忠,又迫玄宗賜死楊貴妃。至德二年(757年)玄字密令中官將貴妃遷葬。墓為一陵園,面積3.000平方米,墓磚砌圓形,立「楊貴妃之墓」碑,大門橫書「唐楊氏貴妃之墓」七字。內有歷代名人游後題詠碑刻,唐僖宗《幸蜀經馬嵬詩》:「馬嵬楊柳綠依依,又見鸞輿幸蜀歸,泉下阿環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還有林則徐《路經太真墓詩》:「六軍何事駐征驂,妾為君王死亦甘,拋得蛾眉安將士,人間從此重生男。」近年修葺一新,環境幽雅寧靜。

【茂陵】

在陝西興平縣城東15陝西省(1029)大,以全國每年賦稅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修建陵園。建築非常宏偉,墓內殉葬品也極為豪華豐厚。《漢書·貢禹傳》載:「金錢財物、鳥魯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相傳武帝身穿的金鏤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讀的雜經三十餘卷,盛入金箱,也一併埋入。茂陵封土,全用夯土打築,形似覆斗,莊嚴穩重。今實測陵高46.5米,頂部東西長39.5米,南北長35.5米,底部東西長231米,南北長234米,與漢書、新唐書記載基本一致。陵園呈方形,東西崎垣430.87米,南北414.87米,牆基寬5.8米,與《關中記》載:「茂陵周回三里」基本相符。垣牆原有闕門,除南門已毀外,其他三門尚宛然可見。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茂陵博物館。

【霍去病墓】

在陝西興平縣茂陵東500米處。漢武帝劉徹茂陵的陪葬墓之一。霍去病十八歲隨衛青出征匈奴,曾先後六次出擊,打通河西走廊與西域之間的交通。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病死,年僅二十四公里。漢武帝劉徹墓。為西漢帝王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該地西漢時為槐里縣的茂鄉,故名。始建於武帝即位後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歷時五十三年,耗資巨歲,墓為一座仿祁連山形狀的土冢,墓前陳列著的大型圓雕石刻,是漢武帝為了表彰霍去病的戰功而立的墓飾,計有馬踏匈奴、卧馬、躍馬、石人、人抱熊、伏虎、卧牛、卧象、怪獸吞羊、野豬、蛙、蟾、魚等十四件。石刻題村新穎,生動逼真,反映了西漢時期社會的富庶和國家力量的強大,石刻雕刻手法簡練渾厚,保存也較完整,1978年於墓所在地建立茂陵博物館。

【永泰公主墓】

在陝西乾縣北原,距西安76.5公里。永泰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的第七女,名仙蕙,字稚輝,嫁於武延基(武則天侄武承嗣之子),死於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時年十七歲。神龍二年(706年)與駙馬都尉武延基合葬於乾陵北原,陪葬乾陵。地面存有唐代的封土堆和圍牆,圍牆南面排列有石獅一對,石人兩對,華表一對。1960—1962年發掘,該墓系斜坡土洞磚室墓,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墓室等構成,全長87.5米,出土壁畫、陶俑(三彩)、石刻、陶瓷器以及各種金屬隨葬品一千餘件。現已在墓周築起圍牆,墓前修建了陳列室,建立了乾陵博物館。

【乾陵】

在陝兩乾縣城北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台葬墓。海拔1,047.9米。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為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乾陵依山修鑿,陵園原有兩重垣牆。四面均有闕門和巨型石刻,南門地面石刻基本完整,計有六稜柱華表一對,翼馬和鴕鳥各一對,石馬五對,戴冠著袍持劍的直閣將軍石人十對,兩座高達6.3米的《述聖記》和《無字碑》幢,並有當時曾參加高宗葬札的國內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者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內城四門各有大型石獅一對。石刻體型龐大,造型逼真,神態生動。高宗於文乾陵明元年(公元684年)葬於乾陵;武則天於神龍二年(706年)葬入乾陵內。陵東南陪葬有十七座王公大臣的墓冢。經調查發掘除建築已毀壞外。其他基本相符。現已發掘有永泰公主李仙蕙、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中書令薛元超、右衛將軍燕國公李謹行等五座墓葬,出土有大量壁畫,三彩涌和線刻石廓、石門和墓誌等重要文物。

【章懷太子墓】

在陝西乾縣城北3公里處。章懷太子名李賢,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生的次子。曾注釋《後漢書》,先後封潞王、雍王,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為太子。調露二年(680年)被武則天廢為庶人,貶巴州(今四川巴中縣),文明元年(公元684年〕,逼令自殺,年三十一歲。神龍二年(706年)遷陝陪葬乾陵。景雲二年(公元711年)追封為章懷太子;妻房氏與之合葬。墓為覆斗形冢。二971—1972年發掘。墓由墓道、過洞、四個天井、六個便房、甬道、前室和後室組成,全長71米,寬3.3米,深7米,雖曾被盜,但墓內壁畫保存基本完好。計有出行圖、馬球圖、演奏圖、侍女圖、觀鳥捕蟬圖、迎賓圖等五十多幅,總計400餘平方米,反映了李賢生前生活片斷和當時中外友好活動的實況,筆力純熟,線條流暢,人物生動,為前所未見。墓內出上陶涌、三彩器用六百餘件,為研究唐代社會制度和貴族的生活習尚,提供了新的資料。

【懿德太子墓】

在陝西乾縣縣城北原,距縣城西北3公里的韓家堡。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孫子,唐中宗長子,死於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卒年十九歲。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由洛陽遷來陪葬乾陵。地面存有封土堆和圍牆,圍牆南有石獅一對,石人二對(一件只殘留底座),石華表一對(已殘,倒塌後埋入地下)。1971—1972年發掘。墓由墓道、過洞、天井、小龕、甬道、墓室所構成,全長100.8米。出土壁畫、陶俑(三彩)、石刻、陶瓷器以及各種金屬隨葬品一千餘件,都是極其珍貴的文物。

【蘇武墓】

在陝西武功縣舊縣城北1.5公里武功鄉龍門村。為一圓椎形夯土堆,高約4米,南北約30米,東西20米。封土前有清康熙、乾隆和道光時的「漢典屬國」、「重修蘇武墓門」碑等數通。蘇武字子卿,西漢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漢天漢無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被扣留,武杖漢節於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達十九年之久,始無六年(前81年),因匈奴與漢和好,始得回漢,官典屬國。

【武功塔】

在陝西武功縣舊縣城內,青磚砌築,七級八面樓閣式,高約40米,每面寬4.7米。層層疊澀出檐,柱頭、轉角及補間均施以簡單的斗栱,各層設置真假相間的券門,券門富於變化。塔內中空,原有木梯可登,現已毀圮。塔身秀麗挺拔,登臨其上,可俯瞰全城景色。根據造型及建築手法看,似為北宋時期的建築物。

【教稼台】

在陝西武功縣東門外。為一個磚砌的長方形平台。傳說是周民族的祖先后稷教稼的地方。后稷是帝嚳元妃姜嫄所生,名棄,組織人們開闢荒地,種植莊稼。帝舜封他於有邰國(現武功境內一帶)。後人為紀念其功績而建立此台。現教稼台成為人們懷念遠古祖先為發展農耕辛勤勞動的象徵。每年農曆十一月在這裡舉行集會慶祝。1981年秋因淫雨,台身半面倒毀。

【紅石峽】

一名雄石峽。在陝西榆林縣城北約3公里的紅石崖上。東西對峙懸崖,中間水勢湍急,撞聲如雷,非常壯觀。明成化十年(1474年),餘子俊巡撫延綏,鑿石為渠,引水自榆林城西而下與無定河匯流。名渠為榆溪河。其上覆以大石橋,清同治時延榆道童兆蓉於橋壁題刻「力爭上遊」,前代官吏於峽壁題刻頗多。崖東石壁鑿洞十餘孔,名為雄山寺,抬級而上,有天門、地門之險。登臨其上,紅峽映比分外耀目,為榆林八景之一。

【新明樓】

在陝西榆林縣城內南大街,與北大街的鐘鼓樓遙相對峙。建於明代,清嘉慶、光緒年間,均有修葺。樓高45米,為歇山頂重檐三滴水建築。為榆林城內古迹之一。

【鎮北台】

在陝西榆林縣城北約7.5公里處。是明代長城上的一個烽火台。高三層,外砌以石,北額題刻「向明」二字,為明萬曆時巡撫塗宗濬所書。遇敵來犯時,守城士卒即在台樓上點燃烽火,調集附近駐軍前來應戰。是西北地區要塞之一。

【戴興寺】

在陝西榆林縣城內東邊的駝峰山上。是榆林現存比較完整的寺廟。據寺內碑石載:寺創於明成化年間,天啟七年(1627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光緒八年(1882年),均曾重修。但梁架仍系明代風格。殿內兩邊壁畫精美。寺內原藏有藏經三千餘冊(內有明永樂版本九十冊),已不存。另有銅佛像大小九十未尊,鐵羅漢十六尊。

【楊家城】

在陝西神木縣城東北20餘公里處。為唐代麟州故城舊址。開元十=年(公元724年)置麟州並建城,金廢麟州。其城於金皇統八年(1148年)沒入西夏。歷經五代至宋、金、元、明都是軍事要地,幾經興廢。宋文彥博題《紅樓》詩:「昔年持斧按邊州,閑上高城久駐留,曾見兵鋒逾白草,偶題詩句在紅樓。」指的就是麟州城樓。原有高大的城樓。是西藩榆陽,東距河朔,南衛關中,北控套內的堡壘。自五代至宋,楊宏信的長子重勛(訓)、孫光世,次子業(繼業)、孫延昭等,祖孫四五代人均據守此城,抵禦契丹,故稱之曰楊家城。其後通俗小說《楊家將演義》及由此敷演、編寫的戲曲、故事,均來源於此。現僅余夯築城牆殘跡。

【孤山鐵塔】

在陝西府谷縣城西北約20公里的孤山堡南屏山上。明代建造。全系鐵鑄,故鎮名。塔形如錐而筆立,高5米多,分十二層。層間四面均鑄造佛像,體態俊秀,工藝精美。塔原建於孤山堡高家峁山西,清道光年間移置今地。這裡峰巒青翠,鐵塔聳立其間,陽光照射,光彩耀民遠望忽明忽暗,若星火閃爍,十分壯觀。現僅存遺迹。

【吳天宮】

俗叫七星廟,又叫無梁殿。在陝西府谷縣孤山堡城北約1公里處。外觀為歇山頂或卷棚頂。單檐斗洪,磨磚對縫,雕刻精巧,室內牆壁為八面收縮,迭澀收頂,中無梁住,別具風格。相傳北宋時名將楊繼業與地方豪族之女折賽花(即余賽花)在戰場搏鬥,二人部覺得對方勇悍,產生了愛慕心情,遂於七星廟內匹配,結為夫婦,以後又共同抵禦契丹入侵。後人編寫了不少戲曲、評詞和小說,廣為流傳。歷代對此廟都進行修葺;迄今保存完好。

【白雲山廟】

在陝西佳縣城東5公里的白雲山上,東距黃河西岸約1公里許。山頂常有白雲繚繞,依山建廟,故稱白雲山廟。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並增建。有五十三座各種不同形式的殿、廡、亭、閣、樓、台等廟宇,重迭連雲,松柏相映,遠望似飄浮於白天之中的仙宮,因有「白雲勝景」之稱。在陝西省明、清建築中是比較龐大的一群。廟內壁面有一千五百九十餘幅彩色壁畫,有佛教經變故事,也有山水人物等。構周勻稱,筆劃挺秀,為民間佳作。有碑石一百零八塊,多為修廟布施等功德碑。除佛教外,也有道教內容。每逢廟會遊人接踵而至。

【香爐峰】

在陝西佳縣城東北支峰上。三面空絕,一面與城內相通。峰前有巨石矗立如削,石頂平闊,形如香爐,故得名。此石周可15米,高20餘米,頂端建一觀音小樓閣,有3米長的橫木作橋,與峰聯通,名曰斷橋,人行其上,驚險異常。峰東建有奇傲亭,登亭可俯瞰黃河,奔騰澎湃,蔚為壯觀,置身其上,如凌空際。峰上建有聖母詞正殿、配房、山門、石牌坊等。所有建築,在夕陽西照下,倒影黃河水中,類似傳說中的海內蓬瀛,故有小蓬來之稱。

【盤龍山】

原名馬鞍山。在陝西米脂縣城北約100米處。是一座小山頭。明嘉靖年間曾就山勢起伏修建了一座真武廟。據傳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在大順永昌二年0645年),派其侄李過回家鄉米脂縣修築行宮和祖先墳墓。李過看到此山形勢雄偉,且距縣城很近,便把真武廟擴建成行宮。有殿民樓閣、亭台儀門等,規模宏大,結構完美,為陝西罕見的一組木構建築群。

【扶蘇墓】

在陝西綏德縣城內疏矚山巔。墓為長方形,立有「秦長子扶蘇墓」石碑一通。秦始皇焚書坑儒時,長子扶蘇曾加勸阻,秦始皇便令他去上郡監蒙恬軍。公元前210年始皇崩,扶蘇被趙高、李斯害死。綏德城北約1公里處有月官寺,傳為扶蘇賞月處,寺內多唐宋以來名人題詠刻石。再北行約2公里有鳴咽泉,傳為扶蘇賜死處。唐胡曾《殺子谷》詩有「至今谷口聲嗚咽,猶似當年恨李斯」句,泉因此而得名。

【蒙恬墓】

在陝西綏德縣城西南約0.5公里大理河北岸。了高20多米,墓前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立「秦將軍蒙恬墓」碑一通,蒙恬(?一前210)。秦名將。公元前215年率兵三十萬擊退匈奴貴族,收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一帶),並修長城。守衛數年,匈奴不敢進犯,後為秦二世所迫,自殺。

【王家坪革命舊址】

在陝西延安市西北玉家坪村。1937年至1947年,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八路軍總部的所在地。大門面向西南,分南、北兩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南院有磚木結構的軍委禮堂,有毛澤東、王稼祥等人的舊居。北院又分前院和後院。前院有軍委會議室和彭德懷舊居;後院有朱德舊居。北面山坡上的院子是參謀部和葉劍英舊居。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在此寫有《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重要文章,並領導全國軍民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鳳凰山麓革命舊址】

在陝西延安市北門內的鳳凰山腳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在長徵結束後由保安(今志丹縣)來到這裡,領導中國革命。有毛澤東和朱德舊居。毛澤東在這裡寫有《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許多重要文章。1937年10月和1938年4月毛澤東在這裡接見了英國記者貝特蘭和國際主義戰士諾爾曼·白求恩。

【延安寶塔】

在陝西延安市東側延河岸邊土山上,因塔建於山頂,故山名寶塔山。塔建於明代,清代曾多次修葺,故外檐全為清代風格。高44米,八角形,旁有明崇幀年造鐵鐘一口,1937年7月1日後,中國共產黨中央進駐延安,寶塔成為延安革命聖地的象徵。

【楊家嶺革命舊址】

在陝西延安市西北約3公里楊家嶺村,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這裡領導中國革命。舊址大門面向西南。進門為磚木結構穹窿式建築的中央大禮堂。禮堂後面有一座磚木結構的三層小樓房,是中央辦公廳。北面山上最西邊的院子是周恩來舊居,東邊的院子是朱德舊居,向東是毛澤東舊居。東北有一排窯洞,是中央直屬機關的舊址。黨中央在這裡領導了抗日戰爭,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三次反共高潮,領導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毛澤東在此寫有《反對投降活動》、《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許多重要文章,1945年,中共六屆七中全會在這裡召開。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45年4月23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附近有延安革命紀念館。

【棗園革命舊址】

又名延園。在陝西延安市西北10公里處。1940年至1942年、1944年至1947年,為中共中央書記處的所在地。棗園大門面東偏南。進門是四方形磚木結構的中央小禮堂。與之相對的一邊是作戰研究室、休息室和機要辦公室三座相類似的平房。禮堂背後的山下,有任弼時、劉少奇、彭德懷的舊居,山上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舊居。西北一幢房子,是蘇聯醫生阿洛夫舊居。下邊溝道里的窯侗、房子是中央社會部舊址。溝底河渠邊有當年為警衛團戰士張思德開追悼會的上講台。整個棗園,花木繁茂,風景優美。中共中央在這裡領導陝西省(1035)抗日戰爭、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毛澤東在這裡寫有《為人民服務》、《論聯合政府》、《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關於重慶談判》等許多文章。朱德在這裡起草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在這裡起草了《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等文章。

【清涼山】

在陝西延安市東北。與風凰山、寶塔山隔延河鼎立。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登臨時曾寫道:「金明阻西嶺,清涼峙其東,延水正中出,一郡兩雄城。」說明它的雄偉和壯麗。抗日戰爭時期,新華總社、新華廣播電台、解放日報社、中央印刷廠等機構都曾設在這裡。山上有唐、宋時雕鑿的石窟寺萬佛洞,有數以萬計的大小佛像、菩薩、力士等石刻,神態各異,生動逼真;有歷代名人學者摩崖題刻五十多處的詩灣,真草篆隸,參差錯落。此外尚有月兒井、琵琶橋、仙人洞、撒珠坡、桃花洞、定泉、天下奇觀、宛然雲霞、水照延安等古迹。

【蘆關】

在陝西安塞縣城北約70公里的上門山谷。北與靖邊縣界連接,形勢險要。東西兩邊崖壁懸立如門戶,崖頭有東西二城舊址。自秦漢隋唐及至宋元明清,多在此戍兵固守。因其地北控河套,西藩靈武,為軍家必爭之地。蘆關風光壯麗,特別是冬雪覆蓋之下,更為美觀,前人曾有詩讚美說:「蘆關居要塞,北連沙漠邊。陰山橫其背,積雪岡巒巔。騎驢尋梅者,椎敲訪名賢。鴻爪留印跡,坐寒月夜氈。」

【石宮寺】

在陝西子長縣安定鎮北鐘山南麓。是石崖上的一座石窟,高5.5米,深10米,寬16米,內有八根方形石柱承托窟頂。共雕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八柱間及窟壁全部雕刻著佛本生故事,各具形態,栩栩如生。是一批比較典型的宋代石刻造像群。從窟壁題刻看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建造。

【呂村萬佛洞】

在陝西黃陵縣西42.5公里之呂村山坳,又名萬佛寺、石宮寺。侗恿為方形平頂,寬9.5米,深8.7米。窟正中有長5.8米、寬5米、高1.2米之基壇,壇前兩側有方形石柱直頂洞頂,壇上造佛像三尊,並有菩薩和羅漢,高者近3米,矮者亦有1米許。洞內四壁及石柱周匝,布滿佛、菩薩和羅漢等浮雕。後壁雕佛說法故事,左壁雕佛本行故事。右壁雕佛涅槃故事,前壁上部雕千手千眼菩薩,兩側雕有三米高佛像、護法和寶塔等浮雕。整個洞窟內的雕象施彩貼金,造型勻稱,體態豐滿,形象生動。衣沼線條,洗鍊流暢,弧形斜線條,刻畫出人物靜中有動的感覺。各壁造像旁的題記中有宋紹聖三年(1096年)、元符三年(1100年)、政和五年(1115年)等年號,為研究中國宋代石刻的珍貴文物。

【黃帝廟】

在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腳下。廟內古柏參霄,內有一株高19米,下圍M米,中圍6米,上圍2米,為群柏之冠,相傳為黃帝軒轅氏所手植。又西階下一株將軍柏,傳為漢武帝征朔方還時駐蹕掛金甲於此,至今樹皮還有掛甲痕迹,柏液中出,似有斷釘在內。廟中間有過亭,亭內有石碑七十多通,為明清時所立,刻有歷代皇帝祀祭碑文。

【黃帝陵】

在陝西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距縣城約1公里。有公路可通山頂。山上古柏成林,鬱郁參天,沮水迴繞於左,形勢不凡。軒轅黃帝,是傳說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陵高3.6米,周圍48米。墓前黃帝陵有碑亭,內有石碑一座鐫「橋陵尤馭」四字,再向前有「古軒轅黃帝橋陵」石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立。陵的南側有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碑側有座高大的土台,傳說是漢武帝征朔方回來,在此祭黃帝,築台祈仙。黃帝陵墓在甘肅、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據《史記·五帝本紀》以及《黃帝本行記》都說「黃帝崩,葬橋山」。

【寇準墓】

在陝西淚南市官底鄉左家村。封上高4米,南北長15米,東面寬8米,墓前立有「宋寇萊公墓」碑石一通。寇準寧平仲,華州下卻(今渭南縣)人,北宋時政治家。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進攻開封,時寇準為宰相,力主抗戰,促宋真宗親赴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制止了遼兵侵佔中原的野心,與遼訂立澶淵之盟。

【堯山聖母廟】

亦稱靈應夫人祠。在陝西蒲城縣北15公里的罕見鄉。據《水經注》載:「堯山一名浮山。因堯時洪水為災,諸山盡沒,惟此山芳浮,故名堯山,亦稱浮山。」唐咸通年間在山谷內創修堯山聖母廟,宋崇寧三年(1105年)、金皇統九年(1149年)先後拓建。今存上殿、獻殿、山門等建築四十餘間,均為明、清建築。聖母廟東有妝鑒泉,酉有龍池泉,兩泉常年清盈,形若西面寶鏡。廟內有歷代刻石的碑碣二十餘通。廟外還有一對高大的鐵旗杆。廟周石罅中古柏盤根交錯,為蒲城八景之一。

【秦陵】

在陝西蒲城縣城東北15公里金粟山上。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寶應初年葬此。陵垣內尚存大型石刻三十餘件,大部基本完好,為盛唐雕刻藝術的佳作。

【橋陵】

在陝西蒲城縣西北15公里的金熾山上。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橋陵範圍包括整個全熾山,東西2.871米,南北2.836米,略呈一正方形,總面積達852萬餘平方米。四面有門,四角有樓。陵前及各門現存地面石刻五十餘件,大部完好,其雕造手法雖不及乾陵、順陵之巨大精美,但寫實技法較為突出,亦為唐代石刻中的珍品。橋陵內合葬的有肅明劉後、昭成竇後,陪葬的有惠庄太子、惠文太子、惠宣太子、涼國公主、鄎國公主、金仙公主和彭國公李恩訓等。

【惠陵】

在陝西蒲城縣城西北約4公里三合村。為唐睿宗長子李憲的陵墓。因其讓帝位於其弟李隆基(玄宗),故稱讓皇帝。墓曰惠陵,為覆斗型,高15米,直徑30米,陵前有石碑、石馬及石獅等石刻,是盛唐時期的珍貴文物。當地稱為讓冢。

【南寺唐塔】

在陝西蒲城縣城內西南角:原系慧徹寺舍利塔,方形十一層,通高39米。每層疊澀出檐隱出方住斗栱,造型秀麗玲瓏。塔始建干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對,塔身裂縫,頂端崩毀兩層。1954年作了修補,恢復了原貌。塔下慧徹寺遺址還保存一尊唐代石刻佛像。

【北寺宋塔】

在陝西蒲城縣城內北街。方形十三級,高38米,為磚造多層密檐式建築,塔身巍峨雄壯,與南寺唐塔遙相對峙,「雙塔夜影」為蒲城八景之一。前人詩有「巍峨雙塔插蒼穹,幻影分明夜色中,高出女牆虹飲闊,遠橫金界月當空」句。塔始建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僅塔頂一級有損壞,余仍完整。

【小華山】

在陝西白水縣城西南約20公里處。白水河自西北經流山下。

山上有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依山修廟塑像,鑿石開路,懸空架棧,設置鐵索,可攀緣而上。山上有齊雲洞、觀音洞、希夷崖等名勝,彷彿華山縮影,故稱小華山。山南約20米處,兩岸石崖窄狹,有高約4米的大石阻擋,水流經過形成天然瀑布,流入8米深的水潭內,遠望浪花飛濺,若白雞撲下,故俗稱白雞撲潭。據廟內碑石記載,潭內傳有白龍出現,因名白龍潭。山壁自宋以來,有不少摩崖題刻,特別是北宋元符年間題刻的「石罅聲中聞漆水,寒雲影里見青山」之句,尚可清晰辨識。

【飛泉寺】

在陝西自水縣城東約20公里的洛河西岸。依山勢的高下而構築。寺內原有一尊高大的觀音像,俗稱觀音寺。寺建於明代,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擴修。寺東面山上有瀑布數道,懸空而下,故名。寺院建築,雖不甚宏偉,但群峰環抱,清泉映帶,洛川晴光,飛泉爽朗,實為一個風景幽美的地方。

【蒼頡廟】

在陝西白水縣城東約25公里。傳為黃帝時創造文字的蒼頜葬地,後人修廟紀念。據廟碑記載,東漢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具相當規模。宋、明兩代各有增修。現後殿和正殿,為明代建築,其他前殿、獻殿、戲樓和鐘樓、鼓樓均為清代乃至民國時重修。廟院面積約1.2公頃。後殿和正殿兩旁陳列著歷代碑刻,其中以《蒼聖鳥跡書碑》、《孔子弟子題名碑》和東漢延熹五年的《蒼頜廟碑》至為珍貴,後者己迂入西安碑林。廟內尚有一百多株高大的檜、柏樹,多有名稱,如風凰柏、龍爪柏、柏抱槐、奎星點元、二龍戲珠等。

【蒼頷墓】

在陝西白水縣蒼頡廟後。墓為圓形土堆,周長44.1米,高3.2米,墓頂有枝於四出的古柏一株,每年輪流榮枯,俗呼為轉枝柏。

【樂樓】

在陝西澄城縣西街。重檐三滴水歇山頂,面闊五間,有平座欄杆,兩側各有十字歇山頂重檐方形樓一座,三座樓頂均施碧琉璃瓦,異常壯觀。根據梁枋斗洪及細部構件看,應為明代建築。樓南有清碧水池一個,每當夕陽西下,樓影倒映池中,更覺明麗可愛。樓側有金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鐵鐘一隊,高2.25米,徑1.2米,壁厚0.12米,重約3噸。鐘身鑄有「智炬如來心破地獄真言」及梵書「准提神咒」。二者均為梵漢合體,為研究梵書文字珍貴的實物資料。

【精進寺塔】

在陝西澄城縣城內東街。方形九級,塔阿中空,高38米。

塔頂稍傾斜。每層有隱出柱子和額妨,券門隔間上下相閃開。第五層斗栱出兩跳,單昂偷心造。既有唐代風格,又具宋代特點,似為五代時建築。

【玄武青石殿】

在陝西合陽縣王村鄉西北之大浴河東岸。全用青石雕造,高6米許,面闊進深均8米,重檐歇山頂,殿下青石合級高0.36米。外部仿木結構雕砌,券門高2米,門額上浮雕飛龍戲珠,形態生動。門兩側浮雕游龍、麒麟等圖案。外檐四壁刻老子和八仙故事。殿內結構為青石條迭砌至3米處券拱,至屋頂結成八卦藻井,正中錦以垂蓮住。整個建築,結構堅固,雄偉壯觀,為陝西省僅見的一座青石建築物。據殿外碑文記載,殿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至三十二年。殿內祀道教諸仙,故有中武當之稱。

【夏陽瀵】

在陝西合陽縣夏陽川,距黃河約30餘米。有大小五個瀵,相距不遠,一為王村瀵,二為渤池瀵,三為兩鯉瀵,四為熨斗瀵,五為小瀵。其中以王村瀵最大,水面約二十畝,小瀵最小,周僅二、三十步。瀵周築有圍堤,防水泛濫,並能儲藏水量,五瀵共能瀵田二十多頃。源由地下湧出。泉眼大如車輪。夏陽瀵,水色碧綠,經冬不凍,堤上綠柳環繞,每當春夏之際,風景尤為秀麗。

【岱祠樓】

在陝西大荔縣大家子村東頭台地上。東嶽泰山也叫岱宗或岱嶽,此樓用作祀泰山,故稱岱祠樓,又叫東嶽戲樓。建在2米高的青磚台基上,高約20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頂,覆蓋琉璃筒瓦,兩側山牆,亦飾以琉璃構件。層樓可沿梯攀登,下陝西省(1039)層正面開檐作戲合,檯面廣闊收音。過去民間酬神賽會,就在這裡演戲。相傳樓創建於宋代,歷代均有重修,現存建築有比較典型的明代風格。

【龍門】

又稱禹門。在陝西韓城市城北約30公里,跨黃河東西兩岸,形勢如門闕,故名龍門。相傳夏禹導河至此,鑿以通流,即《禹貢》所謂「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尤門山東西對峙,黃河奔流其間,波濤洶湧。出龍門一瀉千里。前人詠詩有「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今「禹門春浪」為韓城八景之一。

【司馬遷祠】

在陝西韓城市芝川鎮南原上,北距尤門40公里。東依梁山東麓,西臨芝水,形勢壯麗。始建於晉永嘉三年(公元309年)。為四層高台,石級相連,前三台為建築司馬遷祠物(前殿為宋建),後一台為宋元時磚砌的司馬遷衣冠軍。祠內歷代遊人、學士憑弔題詠的碑石很多。

【韓城文廟】

在陝西韓城市城內東學巷內。元代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修。廟內大殿和廡殿存有歷年亘修的碑記多通。從現存的建築結構看,具有明代建築的典型風格,為陝西省較有代表性的古建築群之一。

【潼關十二連域】

在陝西潼關縣東約3公里的禁溝兩岸。禁溝自秦嶺之蒿岔口起,北至下屯村原頭,南北共長約15公里。溝底因長期山水沖涮,形成寬30米的平坦斜坡道,成為通往渲關城後側一條軍事要道。自唐迄明清,為了潼關的安全,沿禁溝兩岸夯築方形上台十二個,每個底邊長10.5米,寬11米,高7.6米,夯層厚9—14厘米,是防禦性的軍事堡壘。由於與潼關城基本相連接,故俗呼為十二連城。相傳唐未黃巢進攻潼失城時;就從這裡進兵。明末農民軍李自成部隊,企圖越過潼關城東進,與明將孫傳庭在這一帶進行過激烈戰鬥。

【華山】

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在陝西華陰縣城南,海拔1.997米,北瞰黃河,南連秦嶺。《水經注》說它「遠而望之若花狀」。因名華山。又以其西臨少華山,故稱太華。華山以奇拔峻秀冠天下。其主峰為落雁(南峰)、朝陽(東峰)、蓮花(西峰),還有玉女(中峰)、五雲、雲台(北峰)等峰,高雖不及三主峰,而亦各具特姿。華山名勝很多,自山麓至絕頂,廟字古迹,天然奇景,處處可見。山上各處的樓台、岩洞,大抵皆依山勢建築,如凌雲架設的長空棧、懸岩鐫刻的全真岩、三面臨空上凸下凹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懸崖上開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擦耳崖、上天梯、蒼龍嶺等臉道,更是驚奇萬分。充分表現出我國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高超的建築藝術。「華山自古一條路」,僅只南北一線,計程約10公里。解放後,對山路曾多次整修,並加固了鐵索,增添了安全設施。

【雲台峰】

即華山之北峰。自青柯坪迤東,經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懸崖峭壁突兀凌空的險道,即到雲台峰。沿途岩巒萬丈,非鐵索牽挽,難以攀登,特別是老君犁溝,東邊是陡削的石壁,西邊是深邃莫測的幽壑,自上而下,高約五百七十餘級。相傳老子修鍊時,因見開山鑿道之不易,於是便驅其乘牛,一夜犁成此道,因而得名。溝的盡頭有猢猻愁、詛神侗、群仙觀等道院。此峰是總結三峰的要樞,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險要異常。

【玉女峰】

又稱中峰。是華山五峰之一。傳說春秋時隱士蕭史,善吹洞簫,簫聲引動了秦穆公女兒弄玉的愛慕,拋棄了宮廷生活,跟蕭史來此隱居,故名玉女峰。峰上許多名勝都是因玉女而得名,加玉女祠、玉女洗頭盆、飛龜、龍窟、石龜躡、捨身樹等,各具特色。

【玉泉院】

在華山之北麓谷口,為登游華山必由之地。院內綠蔭蔽天,泉石如畫,建築宏偉,迴廊曲折,為游賞之佳地。傳為五代隱士陳傳所造,清乾隆時量修。解放後曾數次鱉修,亭、台、殿、廊,雕樑畫棟,煥然一新。內有清泉一股,據傳這股泉水和山頂的鎮岳宮玉井潛通,特別清例甘美,玉泉院即因此而得名。

【西嶽廟】

在華山下5公里之岳鎮東端,西距華陰縣約1.5公里。據縣誌載:廟建於漢武帝時代,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及唐開成元年(836年)均曾重葺。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又大修。明、清兩代更多次修葺。建築極為宏偉,特別是金城門和灝靈殿,氣魄壯麗,歷代帝王來陝,多在此駐曄。廟內碑石很多,現存的有北周時的華陰廟碑、北宋程琳渴祠題刻、明嘉靖重刻唐玄字御制華山碑銘、宋刻郭宗冒書太華山:記石幢、明刻華山圖、明亮靖重修西嶽廟碑等石刻。

【蒼龍嶺】

古稱搦嶺或名夾嶺。在華山腰。坡度極為陡削,南北長達1.500米,徑寬僅1米,中間突起。兩旁為深谷。遙望青松白雲,令人心驚目眩,不敢俯視,相傳唐代文學家韓愈攀上此嶺,回頭望去,恐懼失色,自度生還絕望,於是便寫下遺書,投擲岩下,同去的人,設法用酒粑他灌醉,才抬下來。嶺盡處有逸神岩,岩石上摩刻」韓愈投書處」五字。攀登蒼龍嶺,尚須經擦耳崖,此崖路不盈尺,下視千仞,不辨水石,遊人必須面壁挽索,貼身探足而進,及至盡處,更須轉身就崖,攀鐵鏈、登石鏁而上,凡三十級,名上天梯。登至其巔,才開始進入攀登蒼龍嶺的道口。

【青柯坪】

在華山谷口內約10公里。華山谷口至青柯坪,兩旁全是天然石壁,中間只有一條上下曲折的小道,山石嶔崎,澗水瀠徊,時而飛瀑懸流,泉水如吼。沿途有王猛台、魚石、壺公石室、希夷峽、白鹿龕等古迹,依次分布兩旁石壁之上。至青柯坪,穀道己盡,四周豁然開朗,這裡有東道院和通仙觀等廟宇,遊人至此可以憩息食宿。

【蓮花峰】

亦稱西峰。是華山奇峰之一。筆立千例,懸絕異常。登其巔俯瞰,秦川茫茫,渭、洛二水若銀帶盤曲其間。峰前有一巨石,形如蒼龍,名曰屈嶺,西面為絕壁,東面為陡削石坡,附近林木叢郁,幽靜無比。峰頂有翠雲官,前有大石,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峰。旁有巨石中裂。形如斧劈,故名斧劈石,傳為神話故事《寶蓮燈》中華山三聖母之子沉香蓮花峰劈山救母處。迄此向北,沿壁空絕萬丈,名捨身岩,峰頂有石,高兀突起,稱摘星石。自韓愈投書處西行,經金鎖關,俗謂「過了金鎖關,又是一重天」。過通天門,即為唐杜甫《望岳》詩中「車箱入谷無歸路,箭筈天有一門」之處。從此可攀登蓮花峰。

【朝陽峰】

又稱東峰。是華山的奇峰之一。因居華山之東,峰頂有朝陽台,可觀日出景色,故名朝陽峰。西距落雁峰約700米,岡石斜削,古松參天。南望秦嶺,峰巒起伏,萬里波濤;下視平野,河流隱現,異常壯麗。峰東北為石樓峰,東壁有石髓凝結,黃白相間,歧出如指掌,故稱仙掌崖。神話傳說古代有河神巨靈,左手托起華山,右足蹬去中條山,給黃河劈出一條入海的河道,排放出洪水,拯救了萬民。仙人掌即巨靈推山時留下的手印。掌上半輪如月,光可鑒人,題稱石月。此峰尚有甘露池、青虛侗、下棋亭、鷂子翻身等,都是險景和勝跡。

【落雁峰】

又名南峰。海拔2.200米,為華山最高峰。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翅數里,濃陰密蔽。其上建築名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峰頂有老君洞,相傳老吶隱居於此。洞北有太上泉,池水青綠,冬夏不竭,俗稱仰天池。由峰東下,有避詔崖,傳五代陳傳曾在此寫過謝詔表,「一片野心都被白雲鎖住,九重寵詔休教丹鳳銜來。」門外石坪,寬廣丈許,下臨絕壑,叫長空棧,以鐵杙壁,承以青石板,廣不及八寸,遊人必須舒臂緣索,背空虛行,至朝元洞後,穿井而下,踏上懸空的木椽,緊攀鐵索,靜心屏息,緩步橫行,俗語說:「小心小心,九里三分,要尋屍首,雒南商州」,極言此處之險。最後乃抵賀老石室,傳為賀元希在此洞養靜。此峰上尚有孝子峰、煉丹爐、八卦池,都是華山勝跡。

【鎮岳宮】

舊名上宮。在華山玉女峰、蓮花峰、落雁峰之間的一片山谷中。倚峭壁而構築。松林蔭翳,異常清幽,宮前有井,深可30米,圓周半之,名玉井。水味甘醇,其上築樓。據說山麓玉泉院之泉水,即與此井相通。玉井東北不遠,有石窪如臼,共二十八個,累累如貫珠。水自崖端流至其腹,形成水簾,為華山奇景之一。

【少華山】

在陝西華縣城東南5公里,與西嶽太華山並稱二華,皆屬秦嶺支脈。因少華山比太華山低而景物也較少,故名。山有蘭個峰。西名少華峰,俗稱獨秀峰,其北綠竹遍野,濃蔭無垠,渭水西來,縈繞山前,流水青山掩映如畫。中名玉女峰,上有石屋,摩刻,「少華蒼蒼,渭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裡原是道教活動的場所,現建築盡毀,僅留斷垣遺迹。東峰佑稱半截山,據說此峰原與西峰高度相同,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地震山崩後僅留山基。

【永陵】

在陝西富平縣留古鄉何家村。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陵墓。封土高13米,周長230米,其頂平坦如殿基狀。陵園原有大量石刻,現僅存石獸一隻。

【定陵】

在陝西富平縣城北約13公里之風凰山上,是唐中宗李顯的陵墓。為三座東西相連的墨青色石岩組成,正中南面山樑凸出,恰似騖鳥奮飛,故名鳳凰山。山樑正中鑿石穴為墓,唐中宗於景龍四年(公元710年)葬此。並依乾陵制度,鑿石雕造各種石刻。原來石刻共約五十件,但歷經党項、吐蕃焚燒,又遭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溫韜盜掘以及附近居民盜取石材鑿器,陵園及四門石刻,幾被洗劫一空。現南面僅有一個石獅、一對石人比較完好,北門東門雖有石獅石馬,但都殘破不堪。

【李密墓】

在陝西洛南縣秦嶺南麓的永豐鎮西北約5公里處。墓為圓錐形大夯上堆,高約12米,直徑30米。李密為隋未農民起義領袖之一,後為王世充挫敗,投奔李淵,不久又企圖東山再起,為盛彥師斬殺於秦嶺山谷中,埋葬於此。

【二郎廟】

在陝西丹鳳縣城西約12公里。建於金大安三年(12n年),後經多次重修,但仍保留金代建築風格。與二郎廟並列的關帝廟外牆壁上,分別書有「為創造陝西蘇維埃政權而戰」、「建立陝西蘇維埃政府」等大幅標語,是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部隊司令部所寫,至今仍存。

【花廟】

在陝西丹鳳縣西街。建於請光緒十七年(1891年)。坐北向南,面臨丹江。北面建有戲樓,其上雕刻山川河流、樓台庭院、車馬船舶、烏獸蟲魚、花草樹木、工農學商;人物雕刻更為突出,有樵夫負薪、耕者驅牛、划船夜遊、河邊垂釣、映雪讀書、酒旗飄舞。整個建築的每塊木頭上,均雕刻圖案花紋,極盡巧思。是民間藝術的傑作,加之屋頂琉璃瓦,閃閃發光,更顯得富麗堂皇。此樓據說是船工為建立會館而修造。所以也叫船幫會館。

【武關】

在陝西丹鳳縣城東40公里的谷澗間。它和潼關、蕭關、大散關稱為秦之四寨。關址建立在狹谷間一塊較高的平地上。周匝約1.5公里,板築土城牆,略呈方形,東西各開以磚石包砌券洞門,西門額鑿刻:「三秦要塞」,東門為「武關」二字,門內額有「古少習關」四字。關東沿山盤曲,崖懸壑深,狹窄難行。山環水繞,險阻天成。秦未劉邦入關滅秦,即取道於此。

【豐陽塔】

在陝西山陽縣城西花龍山麓。高21米,現為六角形六層磚塔,據傳原為九層,上三層因地震損毀。塔呈橄欖形,式樣奇特,獨具藝術風格。解放後進行了整修。由於山陽縣古名豐陽縣,故塔名亦因縣而名。

【白龍洞】

在陝西山陽縣西泉鄉懸崖小峪中。洞門為棗核形,高4米,寬3米,洞內呈三角形,長70米,寬15米,高17米。洞中景緻十分奇特,在石灰岩的鐘乳石上,雕出石塔、石佛、石羅漢以及山形和天橋等藝術品,其中一條長達數丈的石龍,橫卧洞內,蜿蜒生動,十分有趣。已損毀為頭、身、尾三段。傳說是白龍守門不嚴,被洞主斬斷的。洞內冬暖夏涼,保持著一定的恆溫。

【東湖】

在陝西漢中市城內東南隅,面積5,292平方米。相傳漢王劉邦曾飲馬於此,俗稱飲馬池。現存有「神龍能作蒼生雨,飲馬常懷赤帝風」的石刻。東湖地形低洼,每遇秋雨,頗為民患,清嘉慶、光緒年間,曾兩次修整。解放後,先後兩次清污泥,修牆垣,使東湖面貌一新。

【漢台】

在陝西漢中市城內東南隅。佔地4萬多平方米,高9米,相傳築於公元前206年,是劉邦受封為漢王時興建宮廷的基址。登台可俯瞰全城,眺望漢江。台上原遍築亭閣樓館,畫棟連雲,境界優美,後因歲久失修,頹圮荒廢,僅留清代所建的望江樓,亦破敗不堪。解放後經過修整,恢復了漢颱風貌。漢中縣博物館設此。陳列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陝南特委和漢中地下黨的許多革命史跡。1970年將古褒斜道石門及摩崖石刻移置這裡,並複製了古代道和石門的模型,從而豐富了漢台內的陳列內容。

【凈明寺塔】

俗稱東塔。在陝西漢中市東關。為方形密檐式磚塔。高15米,共十一層,每層疊澀出檐;下施菱角牙子,每面正中辟券龕,龕兩側各磚砌隱出單層小方塔一座,建造特殊古樸,型態秀麗雄偉。「東塔西影」為漢中市八景之一。1955年整修時,發現塔頂殘存鐵獅一對,獅身鐫有「慶元四年洋州城西子昭謹拴」十二字。據此得知塔的建造年代當是1198年前後。

【拜將台】

在陝西漢中市城南。為南北列置的兩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許。南台上豎「韓信拜將壇」碑。北台上建有台亭閣。兩台周長百餘步,面積達2.194平方米。史稱:韓信足智多謀善用兵,為漢丞相蕭何所賞識,竭力向漢王劉邦推薦,拜信為大將軍。劉邦採納了韓信還定三秦東向以爭天下之策,終於亡秦滅楚,完成西漢統一大業。相傳漢王劉邦十分禮遇韓信,「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拜韓信為將,昔日所設之壇即是此台。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在陝西漢中市城北17公里褒河水庫內。這裡原為長250公里的峽谷,因地處原褒城縣境,故名褒斜道。石門位於峽谷棧道南端的一段隧道,東西兩壁及褒河兩岸懸崖上,鑿有漢魏以來大量題詠;通稱「漢魏十三品」,主要有《部君開通褒斜道碑》,刻於東漢水平六年(公元63年),記述漢中郡守鄐及其部屬開通褒斜道的情況。字體界於篆隸之間。《石門頌》,刻於東漢建和二年(148年)。碑額題「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讚頌楊盂文開通石門事迹。隸書。《石門銘》,刻於北魏永平二年(509年),記梁秦二州刺史羊讓及左校領賈三德重開褒斜道石門故道事。正書。還有《李君表》、《楊淮表記》、《李苞碑》、《晏褒修堰碑》等,均甚珍貴。石門摩崖石刻年代較早,對研究歷史及書法藝術均有重大價值。1971年因根治褒河,在石門所處峽谷修建水庫,故將石門洞及附近主要石刻十七方移入漢中市博物館保存。遺址已為水庫淹沒。

【張良廟】

又名留侯祠。在陝西留壩縣廟檯子鎮西。相傳為西漢張良晚年隱居的地方。建築和遺物,都是明清時代所制。過廳走廊里鑲嵌著四十餘塊明清名人留題的碑刻。授書樓用大理石和甫陽玉砌築,建在百餘米高的假山上,恰在紫柏山的正中,故名紫柏中峰授書樓。登樓須拾級,上下迂迴長達1公里許始達其巔,舉目四望,青綠一片,點綴著九座紅色的建築,如綠葉中之花朵,分外美麗,峰下花亭豎「英雄神仙」石碑一通。

【張騫】

在陝西城固縣西4公里的黎何村西。為南北長20.60米、東西寬16米、高2.3米的長方形大土丘。原墓地範圍南北170米,東西80餘米,有清乾隆、光緒年間所立的記墓碑數通,還有西漢時雕刻的石虎一對。張騫是漢武帝時人,封博望侯。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奉命出使大月氏,相約共同夾攻匈奴。元朔三年(前126年)方歸漢,在外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後達十一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又出使烏孫,並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他兩次出使西域,發展了漢朝與中亞各地人民的友好關係。石虎頭部已殘缺,但尚可看出西漢時期雕刻藝術的風格。

【開明寺塔】

在陝西洋縣城內南城牆下。為方形單層多檐式磚塔,塔北正中設券門,內辟方形小室,內壁轉角處施疊澀磚,將頂部縮成一個小八角形的穹窿。塔外觀在方形基座上立須彌座式的台基一層,束腰每面作壺門八個。塔共十三層,自第二層以上塔身各面共有佛龕五十二個及方形單層小塔一百個,龕內石雕佛像大部已毀。塔原建於開明寺內,寺已圮廢。根據塔的造型及建築手法,似為宋代建築。

【良馬寺】

在陝西洋縣城西20公里龐家店村外。建於元中統二年(1261年)。寺內原有建築群,經附近渭水幾次泛濫和兵燹嚴重的破壞,僅存大雄殿及增建的戲樓一座,這座古建的細部手法與宋營造法式相近似,其西梢間的後檐牆壁上尚存有以佛教故事為內容的巨幅壁畫一塊,構圖、用筆以及色調等都和山西永濟縣永樂宮內保存的元代壁畫相似。寺內還存有清咸豐元年(1851年)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良馬寺的碑記刻石。

【智果寺】

在陝西洋縣城西約15公里。寺內以廣藏明永樂、正統、萬曆等時期皇后頒賜的經卷而馳名。寺的規模相當宏敞,據寺內清雍正二年(1724年)主修智果寺六次序刻石的記載,正殿為無至順三年(1332年)僧人德硅所建,藏經樓為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所建。這兩座建築,歷代雖有修耷,但基本保持著原來的建築風格,為陝西罕見的木構古建。

【大佛洞】

在陝西南鄭縣小南海西南約1.5公里處。岩壁突開穴洞,洞口寬約3米,內可容千人。洞內鍾乳、石筍,奇形怪狀,蔚為大觀,洞內有佛殿,極其深邃。

【小南海】

在陝西南鄭縣城南約35公里的叢山中。雙峰壁立,陡削懸絕,山麓交歧處,洞開一穴,冰從中出,匯成巨池,故名。洞中鐘乳石參差,狀態萬殊,可秉燭入洞遊覽。洞口外有虹僑二拱,上建觀音殿一座。這裡山勢高聳,林木茂密,為避暑勝地。

【馬超祠墓】

在陝西勉縣諸葛武侯祠東約半公里處。祠有殿宇三座,作品字形排列,祠前有「漢征西將軍馬超之墓」記墓碑一通,祠內另有一碑,上書「一世英名基事漢,一遍遺迹痛仇曹」,為馮玉祥所立。墓地在祠後一座小山丘後面,與定軍山遙遙相望。

【天盪山】

在陝西勉縣城北,與定軍山遙相對峙。山窩有天燈寺,寺周古木參天,寺旁有一噴泉,常年噴水,寺門前有一巨石,傳為黃忠斬夏侯淵後,回營地下馬時的踏腳石。據《沔縣誌》載,黃忠當年曾設營於此。

【定軍山】

在陝西勉縣城南約5公里。沿漢江峰巒起伏,東西綿亘約5公里,統稱定軍山。山上有主峰十二,隔江與城北天盪山對峙。由武侯坪南望,東西兩峰屹立。其中另有一小峰,俗稱二龍戲珠。西側峰頂有鍋底形大窪,周圍約2公里,即當時屯萬兵的仰天窩。山下平坦處名武侯坪,是黃忠與夏侯淵激戰的戰場。其下有斬將橋,即夏侯淵被殺處。還有武侯擋箭牌(系一塊巨大的山石)、黃忠插旗山等古迹。

【武侯墓】

在陝西勉縣南之定軍山下。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葬定軍山,因山為墳。墓園古木蔭翳清幽,並有正殿、莊房等古建築,懸掛匾額、對聯,襯以林立的碑石,更顯得莊嚴肅穆。

【武侯祠】

在陝西勉縣舊城東0.5公里,新城西3公里。詞內建有殿廡、游廊房舍七十餘間。祠堂北向,雷峰屏障於前,漢水環繞於後,古木參天,遠望盪郁叢林。唐杜甫在《夔州歌》云:「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於戈滿地客愁破,雲日如火炎天涼。」指的就是此祠。歷代名人如桓溫、李白、蘇拭、王安石、陸遊、顧炎武等,都在祠內留有墨跡刻石,現共有漢、晉、唐、宋、元、明等時代碑刻四十餘通。附近尚有武侯讀書台、蓮花池、卧龍崗、走馬嶺、馬超墓、萬壽塔等,都是遊覽勝地。

【靈岩寺】

在陝西略陽縣城南約3公里之嘉陵江畔。寺在天然的岩穴上,形如虎口,兩山對峙,江水如沸,有瀑布如空中白練,奇妙異常。據寺內碑石記載,創建於唐開元間。寺分前後兩洞,前洞有房屋建築,後洞有涅槃及羅漢像多尊,並有天然的鐘乳形成白色的石柱,形如一手撐天。兩洞間懸空橫架一木,曰奈何橋,或名飛橋。攀崖過橋,如履薄冰,十分驚險。寺內共有碑碣一百一十八通,約分為兩類,一類是游寺的題詠,一類為寺的修建沿革,寺內現存明代摹刻的《漢李翕里橋郵閣銘》碑一座,在書法以及歷史研究方面很有價值。

【周原】

在陝西關中平原西部,北倚歧山,南臨渭河。山麓平原在海拔900米左右。自古就以「周原。。。。,堇荼如飴」著稱。其範圍東到武功,西至寶雞,擁有扶風,岐山兩縣的大部。古公亶父時,因避狄人侵擾,自豳遷徙於此。在今岐山縣東北三十公里的京當、祝家莊和扶風縣黃堆、法門等地,建都立國,都城名京,也稱岐邑。歷經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的經營。此處地下埋藏極富,為我國西周青銅器出土的重要地點。1976年起,在歧山範圍內發掘了鳳雛村,在扶風發掘了召陳村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宮室(宗廟)建築基址、齊家村西周平民居址、雲塘村西周制骨作坊遺址以及百餘座西周墓葬和四處西周青銅器窖藏,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特別西周的甲骨文字,為研究西周文化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統萬城】

在陝西和內蒙古交界處之無定河北岸,南距靖邊縣(張家畔)約50公里,東距榆林120公里。夏鳳翔元年(公元413年〕匈奴族赫連勃勃發民十萬築城為大夏國都,定名為統萬城,取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之意。北魂始光四年(427年)為太武帝攻取,在此置萬統鎮,城址呈淡灰色,聳立於一望無垠的沙漠之中。遠望宛似樓群,有海市蜃樓之景。南門名朝宋,西門名服涼,東門名招魏,北門名平朔,城垣有內外二城,內城完整無缺,東西492米,南北527米,城高10米,四角各有墩樓,最高達30餘米。四城牆均有防禦性的馬面設施,東、西、北三面,各有馬面七個,南城八個,四門均施瓮城。四城牆和城內鐘樓、鼓樓建築遺迹,夯層歷歷可數,極其堅固,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之一。

【魏長城】

起於陝西華山北麓玉泉院澗西之朝元侗,起伏蜿蜒迂迴150餘公里,經韓城境直達黃河邊沿。戰國時魏國為防禦西面的強秦。沿境築城,作為軍事屏障,故稱魏長城。在華陰境內的朝元洞、紅岩、城南、河灣子、西關等村,都有殘垣存留,尤以城南村東300餘米保存最為完好。城跡高5—6米,厚7—8米。在西關村以南還有堡寨遺迹,顯系當日設兵把守的據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視界 的精彩文章:

一場辭舊迎新的春雪

TAG:秦漢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