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的外交:想要依靠沙俄結果得罪了英國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的外交:想要依靠沙俄結果得罪了英國

1894年,日本的咄咄逼人讓清廷感到了害怕。雖然號稱「自強」的「洋務運動」已進行了幾十年。不過,清廷上下卻是極為懼戰。於是,求洋人調停就成為他們唯一可做的事情。

於是,李鴻章首先找到了英國。答應充當「調停人」的英國在甲午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卻是從一個偽善的調停者轉變為縱容和支持日本發動戰爭。因為英國調停也罷,縱容也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英國人在遠東的利益。英國是西方列強中在遠東地區攫取的權益最多的國家,尤其是在中國長江流域幾乎一家獨大。所以,當時的英國政府明確表達過自己的利益述求,「對於任何侵犯它自己在中國利益或朝鮮的完整和獨立的行動,十分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其實在1884年的柏林會議後,西方列強在非洲問題上達成了妥協,於是各國將爭奪的焦點轉向了亞洲。一心想要維護亞洲地區「維持現狀」的英國,遭遇到了沙俄強有力的挑戰,在中亞的阿富汗雙方緊張對峙,在遠東的競爭更加激烈。沙俄加速修建西伯利亞鐵路,試圖插足朝鮮事務,將朝鮮變成其南下爭奪遠東利益的「跳板」。英國人為了阻止沙俄南下,也不斷在朝鮮擴大存在,派遣遠東艦隊搶佔了擁有「東方直布羅陀」之稱的巨文島。俄國為了與英國相抗衡,也企圖佔領朝鮮的永興灣。

這次讓雙方在朝鮮劍拔弩張的「巨文島事件」,讓英國是似乎明白一件事。在遠東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僅需要依靠自身的強大實力,更需要一個「足夠強大」而且忠心耿耿的「盟友」。於是,當時的遠東所謂第一強國——清朝,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這一方面是英國人認為通過兩次鴉片戰爭,以及與清廷聯合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之後,英國對中國已經有了足夠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經過近20年的「洋務運動」,清政府擁有了近代化的武裝力量北洋水師和淮軍。所以,英國人希望由清朝掌控著的「東北亞門戶」之稱的朝鮮,會成抵禦沙俄南下最堅強的堡壘。

出於這一目的,英國人曾經在朝鮮問題上對當時的清政府一直極為支持。擔任中稅務總司英國人赫德公開表示,「如果中國公開地、徹底地將朝鮮合併,它就作的聰明了」。甚至曾任英國外交大臣寇松也公開表示,「朝鮮作為一個國家存在的希望就在於維持與清國的關係。」英國甚至曾經對日本發出過示警,「不同意把朝鮮王國的任何領土讓與日本」。

但是,到了1890年代情況卻出現了一些變化。俄國的在遠東的不斷擴張,英國人已經開始懷疑清朝的武裝力量能否抵禦沙俄的南下,外交上更是認為清朝不會「靠得住」。而此時,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快速崛起,而經過一系列軍事擴張之後,擁有了英國人幫忙建立的海軍,按法國義務兵制度徵集的陸軍,儼然成為了一個新崛起的「較弱強國」。一向願意與「較弱強國做朋友的」英國,當讓不會輕易失去這個朋友,因為在英國看來日本同樣也可能成為「在東亞海洋上具有能夠成為防範俄國屏障的偉大力量」。而日本提出的所謂朝鮮的改革意見,尤其是排除沙俄染指朝鮮的問題上,與英國的利益是一致的。又於是,英國從原先支持清朝,變得在中日之間曖昧起來。

英國人的曖昧,引起的是清朝和李鴻章的不滿。於是,李鴻章轉而尋求向沙俄尋求幫助,希望「借俄以懾倭」。早就有心染指朝鮮的沙俄,原本苦心於實力不足而不敢輕易下手。如今,李鴻章請求沙俄進行調停,無疑給了沙俄一個最好的機會。在6月20日,李鴻章在天津會見沙俄駐華公使喀西尼路時,表示「切近緊鄰,豈能漠視」,希望俄國能對清日在朝鮮的僵局進行調解。喀西尼認為,只要俄國出兵干預,不難使日本撤兵。在從喀西尼這裡得到了想要的「支持」後,李鴻章與喀西尼多次會晤,並建議建立俄、中、日三國的會議,商討關於朝鮮事宜。在得到喀習尼的許諾後,李鴻章為了報復英國的曖昧態度將其拋在一旁而不顧,清廷內部也掀起一股對英國的懷疑之風,為此總理衙門屢次「婉拒」了歐格訥的拜訪。英國人對清朝和李鴻章向俄國靠攏極其不滿,通過寶士德與李鴻章的會面小做警告,俄國正窺視著「君士坦丁堡、印度以及東亞不凍港」這些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可惜,李鴻章沒有聽出寶士德的話外之音是英國與俄國之間有著很深刻的矛盾。

「三國會議」將英國排除在外,總理衙門又屢次「婉拒」歐格訥的拜訪,傾聽內部不信任的言論。讓英國開始懷疑中國國是否已經倒向俄國,並且擔心清朝為了爭取沙俄的支持,將會犧牲利益來換取俄國對日本施加壓力。而清朝為了保護本土,將極有可能朝鮮的「把永興灣、甚至更多的領土讓個俄國」,因為在中法戰爭中清朝為了維護自己的本土完整,就犧牲了越南利益。於是,英國人突然發現日本「鞏固在朝鮮半島的統治看作是一種自我保護」,是反對俄國染指朝鮮的,這一點上英國和日本的利益相同。

當然,日本對於英國在遠東的政策其實要清楚的多。因為日本外相陸奧光宗,早就看到,「使中日開戰成為主要可能的主要條件,就在於英國的亞洲政策」。而日本駐英國公使青木周藏早在其報告中明確提出,如果在朝鮮「日本的行動是預防俄國乳清朝鮮,那麼英國就不會反對了」。為了讓英國人不反對,日本政府和外交官們展開了一系列的工作。

為了向英國示好,日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與英國改定條約時妥協讓步。1893年7月上台的伊藤博文首相以及陸奧光宗外相,雖然竭力推進英日改訂條約的簽訂。但是,在國內遭到了以「硬六派」為首的日本對外強硬派的反對。「硬六派」雖然在野,但是他們在第五屆議會中佔有優勢地位,同時他們的後台也是在日本樞密院和元老院中的國權主義者。他們主張徹底修改對外條約,如果無法達到目的,則堅持以前的條約,而「給外人以痛苦」。為了向英國示好,日本政府不惜通過解散議會來壓制「硬六派」。在消除了反對力量之後,日本政府以放棄收回關稅自主權和繼續保留外國人在日本的租界為代價,換取了英國政府同意與日本簽訂新約。7月16日《英日通商航海條約》正式簽訂,英國外相金伯利在簽字儀式上的賀辭就是「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於日本來講,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有利」。而日本外相陸奧光宗更是齋戒沐浴後,覲見明治天皇,「奏上日英條約簽訂完畢」。並發電給青木周藏,讓他向「英國外交大臣就締結新條約事對英國政府之好意表示感謝」。因為日本政府清楚的知道,條約的簽訂已經讓日本成功的爭取到了英國的支持。

當然英國的支持,並不代表英國同意日本開戰或者說在戰爭中會支持日本。因為英國擔心戰火會波及到長江流域,影響到英國在遠東的利益。於是,在7月21日,英國駐日代理公使巴健特就在向日本政府遞交的外交照會中,明確表示如果因日本政府的原因「以致發生戰爭,日本政府應對其後果負責。」在發出強有力的警告後,7月23日巴健特再次向日本遞送的外交照會,就明確點出「希望取得日本政府不在上海及其通路為戰事之運動的保證」,將英國政府的底線和盤告訴日本。在明確英國政府的底線後,日本政府立即向英國保證,「無論如何,日本決不攻擊上海及赴上海經行水路」。日本政府的表態,終於從英國哪裡換來了開戰的「通行證」。

英國政府,為了自己在遠東的利益,不惜犧牲清朝的利益,似乎並不道義。但是,面對利益英國人的選擇我們又該如何指責呢?到是執掌清廷中樞的李鴻章,醉心於折衝樽俎,卻對國際政治、外交知之甚少,尤其是他病急亂投醫的依靠俄國引起了英國的懷疑,讓英日之間越走越近。反觀日本,雖然對列強也有諸多不滿,但是對英、俄矛盾洞若觀火,於是堅定的執行拉攏英國,打擊清、俄的政策,終於換得了英國實際的支持。

所以,當日軍發起突然襲擊之時,清廷上下一片慌亂。或許,正如赫德所說「外交把中國騙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韻 的精彩文章:

由陸到海成功典範:中國海紅旗-9系列艦空導彈研發歷程

TAG:唐風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