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展於昨日正式開幕
「相無內外——孔繁程的影像與觀念」暨一百億立方米空氣藝術計劃,於2018年1月21日在希帕畫廊正式開幕,此次攝影展由SIPA中國及亖空SIKONG主辦,得到了宏碁、BOE畫屏、卡瑪多、VPHOTO等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此次展覽由著名當代藝術批評家朱其先生擔任學術主持,SIPA中國CEO江倩女士擔任策展人。
在1月21日至3月10日展覽期間共展出12幅作品,這些作品不同於一般的攝影作品,代表著藝術家孔繁程從20多年的攝影經歷中提煉出對藝術第四個階段的覺知,他已放下技巧的權衡,擺脫「視像」的禁錮,從展現外在物質的表象轉向內在心向,與時空進行對話。
策展人江倩對於此次「向無內外——孔繁程的影像與觀念」攝影展表示:多數情況下,藝術之於我們。不是在聖壇上被供養,就是被輕蔑地排斥在視線之外。而當藝術走下聖壇,無論以本體還是異體,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被真實的需要,被真實地體驗時才真實的存在著。藝術的創造力需要藉由科技得以進入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反之,越先進的科技越需要有價值觀的藝術屬性。而當藝術與科技合而為一的時候,才具備了推動人類文明進化的力量,藝術才有了它存在並恆久存在的真實意義。孔繁程老師的這次大展,不僅展示了他用覺知拍下的影像作品,更展示了他藝術與科技融合探索的結晶,包括他的治癒100億立方米空氣的藝術計劃。
當代藝術批評家朱其先生評價到:「治癒100億立方米空氣」,這個計劃試圖重新定義藝術,將藝術看作一種功能主義的意念生態場,是以生態主義的理念將這些系統予以藝術化的整合,從而恢復藝術的社會行動的功能,復興藝術的活力。作為計劃發起人的孔繁程,不僅是通過藝術達到一種生態主義的「清污」,而是希望在這個計劃利用資本、商業、科技及媒體推廣的系統功能主義的實操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種具有社會功能的作品形式,藝術的作品形式不再是體現為種語言的物質形式的美學創造,而是整合各個現代社會的運作系統。
孔繁程表示,「相無內外」這場展覽是他本人過去時期的總結,也是未來時期的起點。在大眾的認知中攝影的技術偏於被動的視覺記錄,但他渴望的是用影像追逐「心相」的外化。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直到作品可以讓每一位觀者以為曾經的自己映射其中時,才發現自己真正擁有了一面鏡子。當創作出這批作品後才忽然明白「相」本來如此,並無內外之別,那一個剎那表現出永恆的時空真相,正是相由心生的映照。
此次隨「相無內外」一同展覽的還有孔繁程與亖空SIKONG共同發起的「治癒·一百億立方米空氣」藝術計劃,地球上,人類每天呼吸的空氣總量約為100億立方米。這個行為的意義是以「無相」傳播「覺他」的觀念,這是一個生態主義的當代藝術實踐,參與者將一同完成「治癒空氣」計劃,由亖空SIKONG提供沒有耗材的環保型空氣凈化器裝置sikongart,通過互聯網鏈接每一位參與者的凈化行為,每一立方米被凈化的空氣都會交換給天空,成為藝術計劃的一部分。此計劃的完成相當於為人類貢獻一天潔凈的呼吸,共同探索全新的藝術形式,共同覺知人與環境的關係,共同體驗新藝術的魅力。
社科院宗教所主任研究員劉國鵬在「向無內外——孔繁程的影像與觀念」開幕式中發表講話,孔繁程此次展出的12幅作品是以夜空燃爆的動態煙花為拍攝對象而創作的系列作品,是迄今為止其創作中最為成熟、最令人驚艷的作品。使觀看者的外部世界與內在心靈在此全然得以翻轉,觀看者越是試圖努力辨認和還原被拍攝物的形象,就越是丟失有形事物的外象而進入到人類內在心靈的浩瀚宇宙之中。
亖空SIKONG CEO王海兵在開幕式上表示,藝術越來越科學化,科學越來越藝術化,亖空SIKONG秉持「輕藝術+黑科技」的理念,聯合孔繁程開啟「治癒·一百億立方米空氣」藝術計劃,推出亖空SIKONGART環保抗流感空氣凈化器。
亖空SIKONG認為的藝術+黑科技,不是簡單的加法堆砌,而是帶你找到一種信仰的意義。亖空SIKONG CEO王海兵表示,人是追求意義的動物,一個人的藝術,不能稱其為藝術。孤獨與堅持,是通往被大多數人認識、尊重、認可的天梯。「亖空」今後將引領更多藝術家、設計師、科學家、發明家一起創造滿足「功能、美學、意義」以及「覺他」的亖好產品;繼續融合輕藝術與黑科技,攜手大家探索意義與價值,用藝術與科技,為產品賦能、為社群賦能、為生態賦能。藝術應該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被更多人所認識信仰才有未來。消費升級也絕不僅僅是質量、功能和設計的升級,更是從功能消費到意義消費的邁進,要讓更多的用戶能夠認識到意義的價值。
此次展覽得到了藝術界、科技圈及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據悉,本次個展將從1月 21日一直持續到3月10日。
……
歡迎訂閱


TAG:數碼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