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陌生的快樂——讀《改變人生的快樂實驗》

陌生的快樂——讀《改變人生的快樂實驗》

快樂是每個人都不會拒絕的禮物,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可是,我們對快樂又了解多少呢?

什麼是快樂?快樂是積極的思考與感受生活。

由於人有感覺適應,再大的驚喜帶來的快樂也無法持久。快樂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即使是在良好的環境下,我們也仍需尋找新的挑戰與目標,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乏味。想繼續過有品質的生活,就需要尋找新的目標,以繼續盡情享受生活。事情因為付出努力,才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過程大於結果。

快樂是一種感受,也是一種資源。快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與實現自我。快樂兼具愉悅性和功能性,它能讓我們表現得友善從而獲得更好的社會關係,讓我們有創意、積極樂觀、精力充沛以應對各種挑戰,也讓我們更長壽。玩兒讓我們快樂,玩兒也是一種生產力

快樂是有限量,追求要適度。劉易斯?特曼研究發現,最快樂的人壽命最短。這是因為消極情緒有不可或缺的價值,它能讓人更細心,更謹慎。追求滿意最大化的人,快樂程度較低,後悔頻率教高。所以,選擇「足夠好」比選擇「最佳」更容易快樂,恰到好處的快樂不是10分,而是8分。

影響快樂的因素有很多,錢、信仰、地域、基因、家庭環境、價值觀、時間觀、思維方式等等。錢會帶來快樂,賺錢的過程本身就是成就感的源泉,錢能帶來社會尊重,能滿足物質慾望,能減緩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也能幫助他人。但是錢能買到的快樂並不多,比收入更重要的是對金錢的態度

有時候我們以為只要達成某個目標就會感到快樂,而事實上我們對快樂的預測會出現錯誤,聚焦錯覺(只關注到突出的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部分)、他人經驗和補償心理都會誤導我們的判斷。

雖然快樂與基因有關,但它並非不可改變的。獲得快樂有三個要素:關注、理解與記憶。關注,關注美景而不是問題;理解,選擇積極的思維方式;記憶,回味美好時刻。其中關注是最關鍵的一環,因為關注的信息決定了理解和記憶的內容。

快樂==控制力-慾望。金錢是控制力的一種體現,除了金錢,權力、智慧、人脈、顏值等因素都是控制力的一部分。控制力越強,可以選擇的餘地就越大,人就越自由。慾望是人的需要,慾望越膨脹,就越需要強大的控制力作為支撐,否則人就會感到痛苦。錢能買到的快樂有限,有人說年收入達到數萬美元時,快樂就與錢無關了,也有人說得數十萬美元才行。其實這沒有統一的標準,這個數字取悅於個體的慾望值。快樂就是你的控制力HOLD得住你的慾望,因此想要獲得快樂有兩個途徑,要麼提高控制力(中國人很擅長),要麼降低慾望(這方面印度教是鼻祖)。當然也可以雙管齊下,做個溫和的快樂追求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千萬別實驗藝術的人搞設計發明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