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財經八姐:製造業尋根記-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夢裡花

財經八姐:製造業尋根記-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夢裡花

據了解,2017年全年在上海、深圳、香港三大證券交易所新增加的紡織服裝上市公司達27家,創歷年來單年新增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家數新高,截至2017年12月29日在全球主要證券市場上市的中國化纖、紡織、服裝鞋帽上市公司家數達332家。從新增加的27家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和服裝服飾行業。而在2018年開年,國內服裝行業或又將迎來最大的IPO,女裝Ochirly歐時力母公司赫基(中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日前正式宣布IPO,擬募集32.25億元資金。隨後,有機構表示,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要涅槃重生了。

其實要說到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距今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了。期間經歷的行業變化同時也是一部近現代中國的發展史詩。那麼到了今時今日,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那朵夢裡花?

紡織機械製造力積弱 高端機型依賴進口

據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紡織機械設備供給量為874.28萬台,2016年為956.89萬台,同比2015年增長2.15%。

(圖表來源:中國紡織機械協會)

同時,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紡織機械設備需求量為852.67萬台,2016年為933.84萬台,同比2015年增長2.21%。

(圖表來源:中國紡織機械協會)

從上面兩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對於紡織機械的需求仍然處在一個增長的階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華紡織網曾經做過一個統計,當然統計數據有點久遠。在2003年的時候,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紡織機械產品主要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義大利、中國台灣省、韓國、瑞士和比利時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紡織機械產品都超過了1億美元。法國名列第八,對中國出口紡織機械產品0.89億美元。在當時,日本是中國引進紡織機械產品的主要國家,名列第一。

而到了現在也就是2018年,全球頂尖的紡織機械製造企業依然集中在日本、德國、義大利、瑞士、英國這些國家。

粗紗機企業機型

德國青澤公司RO-WE-MAT670

瑞士立達公司F15/F35

日本豐田FL200

義大利MARZOLIFT20N

細紗機德國青澤公司RF350

瑞士立達公司G30

德國緒森Fiomax100

義大利MARZOLINSF4

環錠紡瑞士立達公司C51

義大利MARZOLIC300/CX300/CX400

德國特呂茨施勒爾DK903

英國克羅斯羅爾MK5C

英國潑拉脫2000

(數據來源:互聯網)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紡織機械市場參與廠商眾多,其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2016 年前三季度國內重點紡織機械企業主業營收僅佔全行業的 34.18% 。

(圖表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中小企業生產設備較為落後、技術水平不高、產品性能和穩定性不好並主要依靠低廉價格參與市場競爭。目前,中國高端紡機仍與國外存在較大技術差距,部分產品需從國外進口,以織機為例,2016 年進口噴氣織機佔國內噴氣織機市場比重高達 40%。我們用了十年的時間才勉強將進出口數據拉平。

(圖片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智能紡織加速 人力成本優勢逐漸喪失

就傳統的中國服裝企業而言,工人的收入是計件數。這種薪資模式造就了中國工人既便宜,效率又高的全球共識。對於很多國外知名服裝品牌來說,中國無疑是代工的沃土。

而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中國智造4.0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入更為先進的產業鏈。以化纖行業為例,盛虹、恆力、榮盛、恆逸等化纖龍頭企業均已經打造了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工廠,推進企業創新發展。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曹德旺遷廠美國也說明了很多問題。

曹德旺表示,即使美國的人工比中國的貴,但美國對於中國在製造業方面仍有五大優勢。

第一,能源價格低廉。在美國,能源、電價是中國的一半。

第二,中國的綜合稅務比美國整體高35%。

第三,中國的運輸成本極高,所有高速都要收費,而美國的高速公路全為免費的。

第四,中國工人的人工成本也在快速上升,製造業四年前跟今年比人工工資漲了三倍。

第五,除了人工成本高,實體經濟需要的有效勞工都去做房地產去了,再加上轉金融業、IT業,中國製造業面臨著招人難的困境。

那麼,如果連這僅有的人力成本優勢都喪失了,會有什麼影響呢?八姐認為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全球知名服裝品牌的代工業務或會持續撤離中國,這不僅會影響到中小型代工廠的生計問題,也會破壞國內服裝產業自有品牌滋生的土壤。

其實代工滋生了很多的自有品牌。比如Ralph Lauren、ADIDAS、Liz Claiborne、Calvin Klein、 Victoria"s Secrets的中國代工廠聯泰集團,就在不斷代工的過程中創立了自有品牌"元泰運動服裝"; AbercrombieFitch、Lacoste、Polo Ralph Lauren的中國代工廠溢達公司創立了自有品牌派Pye等。

國產品牌市佔率及品牌價值沒跑贏大市

據 PCI Fibres 的報告顯示,中國、印度人均年纖維消費量分別為 15.00Kg、5.70 Kg,遠低於北美的 37.20 Kg、西歐的 23.00 Kg。換句話說,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擁有巨大的尚未被發掘的消費市場。而這一論點也在2017年天貓女裝行業銷售數據上得到了體現。

2017年天貓女裝銷售額達1312億元,與2016年的922億元相比增長42.3%。

(圖片來源:搜狐財經)

從品牌來看:2017年女裝品牌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優衣庫、ONLY、Vero Modo、Zara、韓都衣舍、歐時力、太平鳥、伊芙麗、樂町以及摩安珂。其中,優衣庫2017年的銷售額高達15.9億元,銷量為1038萬,市場佔有率1.2%,位居2017年女裝品牌銷售額排行榜榜首;其次,ONLY以15.7億元的銷售額緊隨優衣庫之後;Vero Modo則排名第三,2017年Vero Modo銷售額為15.3億元。值得提出的是,進入2017年女裝品牌銷售額排行榜前三的女裝品牌2017年的銷售額均超15億元。

(數據來源:互聯網)

從圖表數據可以看出,國產品牌的市佔率依舊比不上國外品牌,即使是在國內互聯網線上銷售的主場,在銷售額方面依舊無法超越。

同時,在2017年3月,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了"2017全球最有價值服飾品牌50強排行榜"。運動品牌耐克以317.62億美元位列榜首。

非常有意思的是,你會發現,在這50家企業中,撇開周大福這個飾品企業不談,八姐只發現了一家中國服裝企業,那就是安踏。不禁要問,90多年發展的結果怎麼會是這樣……

(圖片來源:雨果網)

個性定製化品牌道阻且長

淘寶ifashion越來越受到關注。這是一個個性定製化,小成本個人或者企業做自有品牌的平台,主要以服裝為主。入駐是邀請入駐,先定為潛力店鋪,達到要求後變為正式店鋪。

但網友也表示,想要達標有一定的成交額的要求,如果達不到,就取消邀請。但作為新的品牌的小店,想要一開始就生意好很難。所以,這種好的平台並不是每個創業者都可以擁有的。

(圖片來源:互聯網)

目前,國內個性化定製品牌服裝的創業宣傳方式十分有限。而已經做大的服裝企業在近兩天又集中投入到了IPO的熱潮之中,比如歐時力、太平鳥、江南布衣等。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新的自有品牌想擁有一個培育期幾乎不太可能。

八姐認為,從古到今人們對於一件衣服的要求依舊是質量好和款式好。而中國現有的紡織機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布匹和印花的質量。國內很多知名服裝企業都是代工廠起家的現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款式設計方面的無限想像力,這也是為什麼代工廠可以代工全球奢侈品牌,但自有品牌的服裝卻默默無聞的原因。個性定製化品牌是一個趨勢,八姐在這些平台上發現了很多款式獨特、設計新穎、穿著舒適的服裝,並且價格適中。我想這樣的衣服背後一定有著有才華的設計師及良好的原料供貨渠道,這才是中國服裝的未來。八姐希望即使在狹窄的上升通道中艱難穿行,這些設計師及原料生產商仍然可以保有初心,為中國的紡織服裝產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X168財經網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的「大禮」:政府「關門」 市場真的會變天?

TAG:FX168財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