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事實證明 那些唱衰特朗普的人都預測錯了

事實證明 那些唱衰特朗普的人都預測錯了

特朗普的地位相當強大

盧斯:每周都有人預測美國總統被趕下台。然而,我們被憤怒蒙蔽了雙眼。在現實中,特朗普的地位幾乎從未像現在這樣強大。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

美國最近一次大選最能讓人回憶起的是「最後一根稻草」的時刻。無論是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怠慢陣亡軍人的穆斯林父母,批評一名女主持人因為來月經而有偏見,或者是煽動支持者痛打抗議者,每周都有人撰文預測他不可能當選。

這也適用於他的總統任期。上周,據說特朗普在放肆程度上更進一步,把海地和非洲稱為「糞坑」。我們忘記了,他在投入競選時曾把墨西哥人稱為強姦犯。如今,我們被告知,他真的這麼做了。只是他以前做過很多次。我們被憤怒蒙蔽了雙眼。在現實中,特朗普的地位幾乎從未像現在這樣強大。

本月晚些時候,他將在上任一周年之際發表《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講。誘惑在於,人們很容易把這視為特朗普走向毀滅之路的又一站。從來沒有一位美國總統在上任一年後的支持率如此之低。既然說到這個話題,沒有一個總統在上任3個月後、6個月後、在感恩節等等的時刻人氣如此之低。特朗普的支持率不斷創出新低。

在現實中,他的支持率數字變化不大。特朗普在上任頭一個月的支持率下降了大約10點。此後,他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35%至40%之間。哪個故事更說明問題?是歷史新低還是特朗普在過去11個月基本上沒有失去更多支持?

我們應同樣重視後一個。哲學家教育我們要從願望中篩選出現實,把握好「現實/願望」之間的區別。

特朗普理應得到報應的事實,經常波及到對他倒台的預測。如果我們暫且切換到「現實」的透鏡,畫面令人不安地有些不同。美國總統現在幾乎完全控制了共和黨。兩翼(一邊是「溫和派」,一邊是曾由被驅逐的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領導的唇槍舌戰派)均已變得聽話。

幾周前,心懷不滿的共和黨人誓言要勇敢對抗特朗普,例如田納西州參議員鮑勃?科克(Bob Corker),他表示,白宮成了一個「成人日托中心」;特朗普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但在上月就1.5萬億美元稅改法案舉行投票時,科克等共和黨人都站在同一立場。不管降低企業稅率會給經濟增長帶來什麼效果,都將是特朗普可以往自己身上攬的功勞。本周,Zogby Analytics的調查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達到46%。

在現實中,減稅帶來的刺激將是短暫的,偏向最富有人群,並將加快利率周期。但民調衡量人們當下的感受。

上周,科克陪同特朗普乘坐「空軍一號」出訪。突然間,他們又成了哥們。除了兩、三個人外,他的同僚都表現出同樣的態度。如果說特朗普是有袋類動物,那麼共和黨就在他的育兒袋裡。我們不應該指望他們來制衡他的權力。如今人們正在尋找其他制衡力量。

人們最近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前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他正計劃競選參議員。據說,他會向當權者說實話。在2016年選舉期間,羅姆尼曾稱特朗普是「騙子」。一旦他進入參議院,羅姆尼將站起來說道:「你不覺得羞恥嗎,先生?」總得有人說這話,對吧?唉,幾乎所有人每天都這麼說——但是沒有效果,因為特朗普就是沒有羞恥心。此外,羅姆尼曾被考慮擔任特朗普的國務卿,但落選了。沒有理由認為他能比科克強到哪裡去。

民主黨怎麼樣?他們把籌碼放在了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Robert Mueller)身上。特朗普就職的第二年可能會像第一年一樣被「通俄案」調查嚴重打亂。調查可能會扳倒更高層的人物,包括他的女婿賈里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和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米勒可能將向國會提交一份破壞力巨大的報告,而那時可能適逢民主黨奪回國會控制權。

但特朗普遭到彈劾的故事有兩個漏洞。第一,民主黨將需要共和黨通力合作。這幾乎沒有可能。的確,共和黨和以福克斯新聞(Fox News)為首的「保守陣營娛樂綜合體」正在竭盡全力地破壞米勒的聲譽。

第二,特朗普擅長於刺激自由派人士把自己「臉譜化」。民主黨人越是深陷對特朗普的憤慨,成天想著要把他趕下台,就越難以拿出自己的治國方略。

與振奮人心的競選主題不同(這些很難獲得),特朗普的離譜言論要多少有多少。美國總統有源源不斷的離譜言論。他不應該當選總統。然而他現在是總統。在他主政的第二年,民主黨人會把握其中的不同嗎?

譯者/何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政前沿通訊 的精彩文章:

TAG:國政前沿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