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編劇為核心的派樂傳媒,手裡到底囤著哪些靚貨?

以編劇為核心的派樂傳媒,手裡到底囤著哪些靚貨?

做有價值的思想分享

在眾多的影視傳媒公司中,派樂傳媒能夠引人注目的原因就在於以編劇作為核心。劇本乃一劇之本,編劇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打造「中國第一編劇團隊」是派樂傳媒的初心,也是目標。

成立於2015年的派樂傳媒,經過近三年的發展,旗下已有100多名編劇,20多個編劇工作室,每個工作室都有自己擅長的題材類型,並圍繞著編劇工作室建立起版權評估、創意策劃、劇本醫生等創作環節,以及製作、經紀等衍生環節。

近日,我們與派樂傳媒總經理趙建瓴對話,詳談派樂傳媒如何嚴把劇本質量關,手裡操盤的重點項目以及對市場變化的應對之道。

趙建瓴

建立標準化創作流程,補全「嫻熟技巧+創意腦洞」兩大技能

編劇是派樂傳媒的核心競爭力,編劇人才的挖掘和培養一直是工作中的重點,「我們與上海戲劇學院等專業院校合作,建立了編劇培養基地和實習基地,以便隨時發現人才。」

據趙建瓴介紹,進入派樂傳媒的編劇,除了在各大衛視有播出作品的成熟編劇之外,從2017年開始,一批網路編劇和網文寫手也開始加入進來,為公司注入新鮮血液,增添了年輕化色彩,包括《老九門》《異獸志》等影視作品的年輕編劇、新浪原創文學全能大賽獲獎者和起點中文、晉江等網站的簽約寫手。

「不拘一格」一直是派樂傳媒挑選編劇的準則,趙建瓴認為,「編劇不再是單單憑藉成熟的技巧立足,與創作技巧相比腦洞有時候更加重要,補全『嫻熟技巧+創意腦洞』兩大技能,才能真正在市場中立足。」

同時,派樂傳媒培養的年輕編劇也在逐漸成熟,一批90後助寫編劇開始成長為獨立編劇,一批知名作家轉型為編劇,例如《孤芳不自賞》《軒轅劍之漢之雲》《碧海雄心》等2017年熱播的劇集,均由公司旗下年輕編劇參與完成創作。

為了保證劇本質量,派樂建立了「總編劇、總編審、首席編劇、編劇、編劇助理」的梯次劃分和合作模式,將個性化的創作逐步轉化為速度和質量都可控的標準化創作流程。

派樂擁有一支以張永琛(代表作品《像霧像雨又像風》《京華煙雲》《末代皇妃》)、陳文貴(代表作品《鐵齒銅牙紀曉嵐》《小李飛刀》《趙氏孤兒案》)、潘朴(代表作品《武媚娘傳奇》《彼岸1945》)為總編劇,以徐海濱(代表作品《末代皇帝》《十萬人家》《隋唐英雄》)為總編審,特聘美劇《紙牌屋》編劇John Mankiewicz、美劇《越獄》編劇Vaun Wilmott、電影《虎膽龍威》編劇John Jarrell為劇本創作指導的導師團,日常把控劇本結構、人物等質量關,並不斷加強編劇的技巧培訓和創意思維的訓練。

從左至右:張永琛、陳文貴、潘朴、徐海濱

不斷優化劇本質量,是派樂一直在追求的目標。趙建瓴表示:「我們是一家對內容有著極致追求的公司,始終堅持嚴格按照劇本流程工作,不偷懶、不趕活兒,訓練編劇『改稿打磨』的耐性,進入公司第一步首先要『磨性子』。不僅如此,還有『總編劇+編審團+策劃團隊+劇本醫生』層層把控質量。因此,派樂出品的劇本力求選題創新或同類型劇本視角創新、寫作方式創新,『不斷否定』是我們公司劇本會的常態。」

值得一提的是,派樂傳媒大膽啟用影視行業內的新人,給新人機會,並幫助其成長。趙建瓴的感受是,「視頻網路平台的發展,使得受眾群體發生了很大變化,也由此引發了主創群體的變化,無論是編劇、導演、製片人,甚至演員,都出現了一批有才華、創造力強、專業程度高的年輕人,他們的審美與年輕的觀眾群體更加吻合,他們對項目的操作更注重創新和標準化技術。」

舉個例子,派樂目前正在籌備的《七日·生》項目,編劇團隊的平均年齡是31歲,導演只有33歲,是從美國道奇電影學院畢業的電影學碩士陳勻佼,趙建瓴非常欣賞他專業且熟練的流程化規範操作,「導演和他的視效團隊一起把劇本用一張張對標的鏡頭和手繪稿完成整個視覺效果,讓我們直觀地看到未來作品成型後的效果。這樣既便於預算的把控,也便於製作流程的操作。」

派樂傳媒編劇樓

IP改編與原創開發各佔半壁江山,《七日·生》即將開啟公路冒險

在對派樂傳媒的編劇團隊和創作模式有了一定了解之後,我們對派樂傳媒目前操盤的項目有了更多的好奇心。

據趙建瓴介紹,目前派樂傳媒開發的項目中,原創與IP改編各佔半壁江山,其中包括《歌盡桃花》《清明上河圖密碼》《摸金符》《清宮熹妃傳》《龍城三部曲》《仙逆》等17部IP改編作品以及《我的資本時代》《名利場》《七日?生》《糖果小夫妻》《我和我的1/2》《和你相見如初戀》等18部原創項目。

原創開發項目涉及的題材包含都市輕喜劇、校園青偶、漫改、懸疑、古裝、科幻等全品類。目前重點推進的有《我的資本時代》《七日·生》《糖果小夫妻》《聯覺警花》《公主出沒,駙馬小心》《大人好奇怪》《量子男神》,這幾個重點項目現在都已經基本完成,有些已經通過平台的評估,陸續進入建組籌備。

其中,《糖果小夫妻》是原創青春校園愛情劇,與芒果娛樂、迪士尼合作,預計於5月開機;《公主出沒,駙馬小心!》為原創古裝愛情輕科幻喜劇,也預計於5月開機;原創古裝奇幻懸疑言情劇《大人好奇怪》預計於6月開機。

《七日》是由派樂傳媒開發的系列劇,故事類型都是懸疑、公路,關注境外華人,每一季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七日?生》改編自美籍華人作家孫康青的小說《解碼遊戲》,將由韓三平任總監製,張永琛任總編劇,並由美劇《24小時》導演(金球獎最佳導演獲得者)任總導演,陳勻佼任導演,趙建瓴任總製片人,Petr Cikhart(艾美獎最佳攝影獲得者)任攝影指導,派樂蠻荒工作室劉培朋、葉小刀、王思鋒、李習武、周青青歷時兩年打磨而成,預計將於4月中旬開機,其系列第二部原創作品,由陳文貴任總編劇的《七日?殺》也已進入劇本籌備階段。

鑒於影視項目的開發周期長,而且市場環境又變幻莫測,因此選擇項目一定要非常了解市場運行的規律並且有前瞻視野。「我們每周都會搜集平台採購、儲備項目的類型題材,以及已經播出的電影、劇的風評向編劇發布,讓編劇能夠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對於一些同質化比較嚴重的題材,雖然操作起來會很快,但我們也會勸製片方謹慎」,趙建瓴如是說。

因此,派樂傳媒在面對IP改編作品時,主要有以下「4看」:

1.看故事核和人物關係的創新度;

2.看是否符合政策審查標準;

3.看國外引進的IP的落地問題;

4.看項目本身的可操作性。

「首先我們會對IP本身進行評估,提煉出故事核心要素,梳理出書粉喜歡的情節點,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性改編。我認為IP改編除了要講好一個故事,還要考慮故事的還原度跟改編內容的融合度,最重要的還是把握原作精髓,符合當下審美。」

IP改編類中的重點項目也有不少「大塊頭」,例如耳根的《仙逆》、嚴歌苓的《陸犯焉識》、虹影的《上海魔術師》、天下霸唱的《摸金符》、靡寶的《歌盡桃花》、解語的《清宮熹妃傳》和李少紅導演的《大宋宮詞》。以上項目大部分都已經完稿,其中《摸金符》和《大宋宮詞》將於春節後開機,其他項目也將於今年陸續開機。

據悉,古代言情劇《歌盡桃花》的合作公司為阿里影業,預計於9月底開機;改編自笛安所著小說《西決》《東霓》《南音》的現代青春倫理愛情劇《龍城三部曲》,合作公司為天娛傳媒和夢想者電影,預計於8月底開機;宮廷權謀劇《清宮熹妃傳》合作公司為頂峰影業、嘉行傳媒,預計10月底開機。

35個項目齊齊碼好,整裝待發,派樂傳媒既重編劇也以生產好劇為目標,靜候佳音。

【文/胡摩】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影視獨舌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獨舌 的精彩文章:

國產系列網路大電影《殺無赦》成功輸出海外,它贏在了哪?

TAG:影視獨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