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歷史上的三大首富,無一善終!
中國悠遠的歷史上,曾出現過多個世界首富,當然中國古代皇帝不能算在內,畢竟整個國家都是他的,古代的中國在全球上都是非常發達和繁榮的。我們看一下古代的三大首富到底是多麼的有錢!
伍秉鑒(1769—1843年,大清國的世界首富),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生於廣州。清代廣州十三行商人,廣州的世界首富。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國人入選,伍秉鑒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鑒的私人資產已達2600萬銀元。(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成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建在當時珠江岸邊的伍家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相媲美。
伍秉鑒財產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銀子,還有自己的企業,這個企業叫「怡和行」,做中西貿易,主要經營絲織品、茶葉和瓷器。他立足廣州,主要是跟英國人做貿易,同時又把產業放大到國外,甚至債務也放到國外,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他也像中國普通的地主一樣,在國內買了大量的田產、宅院、茶園、店鋪,甚至讓銀子變成資本,到美國投資鐵路、證券和保險業務。伍秉鑒的怡和行一度成為世界級的跨國財團。《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償還300萬銀元的外商債務,而伍秉鑒一人就承擔了100萬銀元。也就是在這一年,伍秉鑒病逝於廣州。
劉瑾(1451—1510,明朝的世界首富),陝西興平人,劉邦第62世孫。母姓談,六歲時被太監伯父劉順收養,後凈身入宮當了宦官。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被判以凌遲。
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後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數次升遷,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他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於他的財產,據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餘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計。並開創了「罰款」先河,被後人發揚光大,劉瑾曾是世界首富。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識人只是小術,馭人才是大道,教你古代帝王從不外傳的馭人絕學
TAG:文休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