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朝初年的戰略形勢

隋朝初年的戰略形勢

自西晉末年起,中國歷史進入了又一次大分裂時期,南北對峙,政權林立,朝代更迭頻繁,爭戰攻伐連綿不斷。到南北朝末期,中國境內除北周、突厥和陳3個主要政權外,尚有一些小的地方割據勢力。

突厥是中國北部地區一個游牧民族,興起於金山(阿爾泰山)南部。6世紀中葉,征服了許多部落和民族,佔有東至遼河,西達裏海,西南到阿姆河南,南到今內蒙古沙漠以北,北越貝加爾湖的遼闊地區。其牙庭(可汗所在地)介於都斤山(杭愛山)與今鄂爾渾河上游之間。當時,突厥擁兵數十萬,乘北齊與北周爭戰不休、爭相與其和親之機,不斷向南擴展和襲擾。佗缽可汗曾驕狂地宣稱:「我在南兩兒(指北齊、北周)常孝順,何患貧也!」隋朝建立後,停止向突厥輸送金帛,因而突厥經常南下侵擾,威脅隋王朝的統治。但是,突厥政權內外也存在矛盾。它襲擾高麗,驅逐契丹(居於今遼河上游一帶),引起他們的仇視。同於闐(今新疆南部)、噘噠(今帕米爾地區)、鐵勒(今貝加爾湖以西地區)、奚(今沙拉木倫河流域)等被征服的民族也有尖銳矛盾。佗缽可汗死後,突厥統治集團內部為爭奪汗位展開了激烈鬥爭。攝圖(沙缽略可汗)奪得汗位後,雖以其叔玷厥(達頭可汗)統治今阿爾泰山以西地區,以弟處羅侯(突利可汗)統今興安嶺以西草原,以其從兄弟大邏便(阿波可汗)統治今阿爾泰山以東草原,但內部矛盾並未消除。

陳朝傳至後主陳叔寶時,其疆域比不上東晉、宋、齊、梁任何一朝,僅保有長江以南、西陵峽以東至沿海地區,內部政治腐朽,剝削殘酷,人民怨聲載道,階級矛盾尖銳。陳企圖憑長江天險阻止隋軍南下,但除保有個別江北要點外,巴蜀及長江以北均為隋佔有,長江天險已不足恃。

北周武帝死後,大權落入大臣楊堅之手。581年2月,楊堅奪取北周政權,自立為帝,建立隋朝。當時隋的疆域大體包括長江以北、漢代長城以南、東至沿海、西達四川的廣大地區。隋文帝楊堅奪取政權後,即「有并吞江南之志」,並多次與將帥討論滅陳及對付突厥的方略。但因隋王朝新建,實力不強,又屢遭突厥南下襲擾,便決定先鞏固內部,充實國力,待實力雄厚邊防鞏固後,再南下滅陳,然後北擊突厥,統一天下。後因突厥舉兵南下的規模越來越大,隋文帝被迫改取南和北戰,先北後南的方針。為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增強實力。

經濟方面,頒布均田令和租調令,把荒蕪的土地撥給農民耕種,減輕賦稅和徭役,發展生產,儲糧備戰。政治方面,強化中央統治機構和完善官制,把分散的權力集於中央,選撥一批有能力的官吏和將帥,加強軍政效能。外交方面,聯絡高麗和百濟等,孤立分化突厥,不斷派人去陳朝,明為表示友好,實則探聽虛實,使陳麻痹,疏於戒備。軍事方面,改進了府兵制。府兵制原是西魏宇文泰所建。初置6軍,由6柱國分領,下設12大將軍,24開府。府兵另立戶籍,稱軍戶,專事訓練和征戰。北周時,府兵稱軍人或軍士,由各級將領統率,不屬柱國,以加強皇帝對軍隊的控制。隋確定軍府名稱為驃騎府。通過改革,增強了軍力,把軍權集中於皇帝,防止將領擁兵專擅。隋文帝提倡講武,訓練出一支較有戰鬥力的軍隊。為了對付突厥,多次派大批丁壯加固長城北部西部地段,在東北、北、西北諸方向設15個州,命陰壽:竇榮定等擔任總管,負責該地的軍政。在并州(今山西太原)設河北道行台,派次子楊廣主管北境防務。在長城附近和河西等地屯田,解決部隊的供給。改進武器裝備,打造戰船,訓練水軍,又派有才領的將帥賀若弼、韓擒虎坐鎮江北要地廣陵(今江蘇揚州)和廬州(今安徽合肥),「委以平陳之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強盛的時期——隋朝

TAG: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