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見閣帶你領略「中國合體字」

見閣帶你領略「中國合體字」

合體字——堪稱中國國字里的一朵奇葩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尤其以書法見稱世界,做字體設計必須要了解書法、了解字體,對文字的結構有所研究,才會出來好作品,古人們、前輩們對漢字、書法進行了很充分的研究,而我們卻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以至於在現今幾乎看不到了,真是慚愧,特此見閣搜集了一些古代的現代的合體字書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研究,合體字自宋代起流行於民間,春聯貼於門窗寓意吉祥,中國民間常將一些帶有吉祥含義的短語合寫為一個字,以祈求吉祥,常見的合體字如「招財進寶」「黃金萬兩」等。

合體字歷史

合體字包括紅雙喜字在內的連體字,稱之為「吉利字」、「吉語字」和「吉祥合體字」,其源頭可追溯至先秦時君主用來傳達命令或徵調軍隊的符文,通常是把幾個篆字合併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為兩半,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

到了道教流行的漢代,這種手法便被道士們借用到所謂符篆上,稱為「復文」。因為合體字長期被應用在道教符籙上,而符籙向被認為帶有召鬼神、鎮精魅的奇特力量;民間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語合成文字的興起。晚從宋代起,合體字已從道士畫符,演變為民眾表達避凶求吉願望的一種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