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中前期被清帝承認的「與國」,擁有真正的國交,它是哪個國家?

清中前期被清帝承認的「與國」,擁有真正的國交,它是哪個國家?

作者:胡一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清朝與俄國的關係與其他國家大不相同,首先它區別於清與朝鮮、越南(安南)的封貢關係,朝、越是清的屬國;其二它區別於清與英國、荷蘭等國的通商關係,這些西洋國家是清的互市國,清廷以「懷柔遠人」的心態與其通商,是為了讓這些遠人得以獲得清的物資,是對遠人的恩賞。俄國不同於這二者,它是清的「與國」,也是清中前期唯一承認的與國,乾隆帝稱「俄羅斯乃我朝與國」,雙方地位平等,是真正的國交。

清、俄的國交關係建立於尼布楚條約和布連斯奇條約,後者又被恰克圖條約所確定。這種國交關係的建立在以下基礎之上:1.清廷在戰場上的優勢和蒙古厄魯特部的威脅尤存,俄國不願與清交惡,而又有能力間接支援噶爾丹及其繼任者;2.俄國幅員遼闊,與中國陸上接壤,清帝國感受到了其強大實力,不能以「屬國」對待;3.漫長的陸上國界線使得交往成為必然。

在這種「與國」關係下,俄國在清享受的待遇也與其他國家不同。首先俄國不同於其他的「屬國」,在享受會同館中「使節團貿易」的同時,可以在指定的陸界邊貿市場與清進行貿易,尼布楚、庫倫、恰克圖先後為中俄邊貿市場。雙方約定,互市貿易不課交易稅和商品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俄國在北京的貿易帶有鮮明的國營貿易特徵。

恰克圖今景

除了免稅特權之外,俄國被允許在北京設立一個貨棧,這在其他國家是不可想像的,這也顯示了兩國關係的非同尋常。1793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訪華,曾向乾隆皇帝提出仿照俄國先例,在北京設立一家英國貨棧的請求,被乾隆帝以「不合天朝體制」為由拒絕。這也反映了在清的觀念中俄國與其他西洋國家的與眾不同。

除了在貿易上的實惠外,俄國在清廷還獲得了有別於他國的「體面」。首先俄國使節可以被允許更長久的居留在北京。其次在禮節之爭上,清廷也給予了俄國不一樣的寬容。雍正皇帝曾授意訪俄的滿洲侍郎托時以俄國宮廷禮節覲見俄皇,原因是兩國曾達成默契,俄國使節覲見中國皇帝時也實行中式禮節。而托時在俄國時也確實向俄皇屈膝行禮。這在中國與朝鮮、越南等屬國交往中是不可想像的。

乾隆帝畫像

總之,清代中前期清俄關係是獨樹一幟的,兩個陸上接壤的大國保持了互相應有的尊重。這種關係也影響到了晚清對於西洋諸列強的態度,在近代與列強交涉時,曾有一個時期中國的官僚們認為俄國人更容易接觸,更值得信任。

編稿編輯:姚天琦

歡迎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