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一八事變」後第二天 蔣介石寫下了一句話 揭開國民黨「不抵抗」的真相

「九一八事變」後第二天 蔣介石寫下了一句話 揭開國民黨「不抵抗」的真相

原標題:「九一八事變」後第二天 蔣介石寫下了一句話 揭開國民黨「不抵抗」的真相


本文作者楊天石,季我努學社顧問,季我努沙龍演講嘉賓。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蔣介石就在日記中寫道:「卧薪嘗膽,生聚教訓,勾踐因之霸越,此正我今日之時也。」此後,他的日記中多見有關記載。1934年1月30日,蔣介石會見日本武官鈴木美通,日記云:「其藐視之意,溢於眉目,非卧薪嘗膽,何以復國?」史載:越軍戰敗,勾踐被圍時,范蠡曾對勾踐說:「節事者以地,卑詞厚禮以遺之。」蔣介石特別將這兩句話抄在日記里。對「節事者以地」這句話,前人的解釋為:「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蔣介石特別欣賞這一解釋,也將它同時抄下。又,史載:勾踐作為俘虜入吳後,系犢鼻(圍裙),戴樵頭(粗布頭巾),為吳王夫差養馬,「三年不慍怒,面無恨色」。在吳王夫差生病時,勾踐為了取悅夫差,表示忠心,竟飲其尿,嘗其糞。對此,蔣介石極為欣賞,在日記中寫道:「勾踐入臣,不惟卧薪嘗膽,而且飲溲嘗糞,較之今日之我,其耐苦忍辱,不知過我幾倍矣!」


「九一八」事變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主張「欲取先予」。這一策略思想也為蔣介石所欣賞。1936年1月6日日記云:「對外,未到其時,惟有先其所愛,微與之期,以保吾國。」話說得雖含蓄,但意思很清楚。這就是,日本侵略者「愛」什麼,可以隱約地答應,同月20日記云:「雪恥。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顯然,目前的「與」並不是永遠的捨棄,而是為了未來的「取」;一時的讓步只是為了最終的「雪恥」。


中國古代的「以退為進」、「以柔克剛」一類思想也為蔣介石所採納。1934年4月23日日記云:「倭寇侮辱,非可以憤激制之,當知以柔克剛之道也。」同年11月10日,蔣介石在山西,閻錫山向他建議,對日不必準備武力,「免日仇忌,使倭對我無法可施,而後我乃有法對倭」。對於閻錫山的這番話,蔣介石在日記中評論說:「此其專重黃老之說也。」蔣介石雖沒有接受閻錫山放棄準備武力的意見,但是卻部分地接受了他的影響。當日日記云:「如何與倭寇避免正面衝突,使其無法可施耶?」此後幾天的日記內,即有「對倭暫睦」的記載。他準備派何應欽赴日,甚至有過自身「暫時退隱」的考慮。11月21日,他在日記中明確地寫下了對日「應取緩和」的字樣。


吉林省政府主席熙洽投降


基於以上思想,蔣介石主張對日「忍耐」,甚至進一步主張「忍辱」。如:


1933年8月8日日記云:「九一八以後,國際均勢既破,國家人民命脈之所以不絕如縷者,惟此忍辱與謹慎,乃能保此一時也。」


1934年4月5日日記云:「倭寇欲以河北強作昔日之東北,並欲以1936年以前毀滅我政府,解決中國問題,是乃痴人說夢,但此時仍須以忍耐出之。」

檢閱這一時期蔣介石的日記和有關文獻,可以發現,類似的詞語比比皆是。蔣介石經常提醒自己:「當為最大之忍耐」,要能「受人之所不能受,忍人之所不能忍」,「非至最後之時,不與決裂」。


蔣介石早年即具有民族主義思想,30年代亦然。蔣氏1934年5月11日日記云:「自道光廿二年鴉片戰爭中英白門和約起,及袁世凱接受廿一條,乃至華盛頓九國公約止,中華民族之人格與國家主權皆為此九國公約所埋葬。」於此不難看出近百年來民族災難對他的影響。蔣介石和日本軍國主義者之間不僅有公仇,而且有私恨。1928年在濟南發生的「五三慘案」使他常存刻骨銘心之痛。日記曾云:「身受之恥,以今五三為第一。倭寇與中華民族結不解之仇,亦由此而始也。」



蔣介石


從蔣氏日記可見,他時常勉勵自己,奮發努力,洗雪百年來的民族恥辱。1933年1月4日日記云:「自今日起,每日記雪恥一則,總使倭寇敉平,國恥湔雪也。」1934年5月11日日記云:「中正負此傳統之污辱與重任,豈僅以本人不簽喪辱條約而得了乎!如何洗雪,勉之!」為此,他有過率領中華健兒與日本侵略者長期周旋,在十年之內恢復東北失地的想法。也有過收復台灣等地,「恢復漢唐固有領土」的念頭。1935年8月,他曾估計,日本軍國主義的失敗「當在十年之內」。

無可諱言,「九一八」至「盧溝橋事變」之前,蔣介石的對日外交是「妥協外交」,但是,這是一種暫時的「雌伏」,目的是為了他日的「雄起」,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現在要忍受暫時的退屈,來謀將來最大的進展。」這是和獻媚外敵,一味屈膝投降並不相同的。


楊天石:《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重慶出版社2015年11月。


編輯:林小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清朝康熙朝就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機關槍」 為何後來不見清軍用呢?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