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溫度的《基因傳》

有溫度的《基因傳》

用了一周的晚上閑時讀完了《基因傳》,540多頁的大部頭。去年讀過兩本關於基因組和基因的書並總結了一篇基因是什麼東西;大概從理論的角度了解了基因和遺傳、疾病之間的關係,但基因是沒有情感的,《基因傳》是有溫度的。

《基因傳》不是一本生硬的科普書,但卻比科普書更有閱讀價值。因為作者同時把政治、歷史、人性、倫理、道德等元素穿插在書中,讓這本書的厚度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老外寫科普讀物真的很棒,其知識量的豐富令人嘆為觀止;之前有寫《人類簡史》的尤瓦爾赫拉利,還有英國科普作家馬得利,這本書的作者是悉達多一個印度的生物醫學專家,他之前還有一個超級讀物《癌症傳》也是風靡一時。

提到傳,那自然是按照時間順序描述基因從發現到發展的歷史。

公元前畢達哥拉斯提出只有男性才具備遺傳因素;

公元前350年,亞里士多德提出男女都有遺傳因子,傳遞信息才是遺傳的本質;

公元1859年,達爾文正式出版《物種起源》;達爾文提出了「泛生論」,進化論的提出引出自然選擇和遺傳論的矛盾;這是來自詹金的挑戰,核心問題是如果遺傳性狀在傳代中彼此之間始終遵循「混合」理論,那怎樣才能阻止變異被雜交迅速稀釋呢?

1865年,孟德爾通過豌豆試驗發現了獨立的遺傳單元;

1869年,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提出祖先遺傳法則;同時他在《遺傳的天才》中提出優生學的概念;

1910年,西歐和美國開啟第一次「優生論」運動,為後續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其中有個案例講沙皇俄國被推翻與皇室的基因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三女兒是沙皇皇后,同時她有遺傳的血友病;她的兒子阿列克謝也有這種病;

1930年,多布然斯基一個美國的烏克蘭移民提出基因型+環境+觸發器+概率=表型的分類公式,解釋了遺傳和進化論的矛盾;至此達成和解。但此時基因的物質本質仍是迷?

1915年,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通過一種生物基因轉化到另一種生物,來作為一種方法識別基因的化學物質。英國醫學家格里菲斯通過病毒實驗肺炎球菌可在非遺傳條件下兩種生物體間轉化,開啟生物化學的開端;

1933-1939年,德國納粹政府發動了一場腥風血雨般的種族衛生運動,其突出的是基因不可改變論;同期蘇聯政府給人民傳達的是基因可以改變;這兩種不同的言論 實際上可以統一淪為政治的工具而已;

1943年,門格勒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猶太雙胞胎實驗;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ATCG配對的四鹼基DNA雙螺旋模型問世;

1958年,喬治比德爾通過基因行為,代表信息的基因通過編碼形成蛋白質,作為形態的蛋白質又實現不同機體功能;因而獲得諾貝爾獎;

1950-1970年,基因調控,複製和重組讓基因生理學異軍突起;基因組之間共性是親代和子代的相似性;基因突變及重組是差異性;但諸如基因克隆技術引出生物風險和道德風險;

1975年,基因技術開始用於生物製藥行業。比如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和HIV,都是通過了解致病基因的序列,通過病菌西跑合成蛋白質注入人體。幾乎所有藥物的作用原理均與靶點結合有關,作用是開啟或關閉分子開關;

1976年,人們證實基因突變是致癌元兇;正常細胞通過四種機制突變:1、突變源於環境危害比如吸煙、紫外線、X射線等破壞DNA化學結構;2、細胞分裂過程中產生自發錯誤導致突變比如A變T,G變C;3、遺傳自父母;4、病毒是專業的基因載體,它可以攜帶基因進入細胞並且在微生物世界完成基因互換。

1978-1988年,人類疾病相關基因定位研究蓬勃興起。

1990年,人們發現SRY基因可以決定雄性性別;也有一些遺傳學家認為存在「同性戀基因」;

2000年,繪製完成人類基因組序列草圖;

2000-2010年,不斷對不同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鬱症或自閉症致病基因進行發現;實際上方法就是找目標人群進行基因定位;

2010-2015年,用於編碼與改變人類基因的新方法相繼問世;

未來的未來

作為診斷的基因檢測;出名案例就是美國好萊塢女星茱莉亞羅伯茨,BRCA1突變基因攜帶者一生中乳腺癌的發病率高達80%。但是基因檢測並不能告訴他得病的時間,也不清楚他到底會得哪種類型的癌症。

問題是如果從實用或前瞻角度出發,那麼我們能夠解讀多少人類基因的內變性?有兩種束縛,一是大多數基因更像是「配方」而不是「藍圖」;二是某些基因的本質無法預測。2020年末,基因突變的排列組合將被用於預測人類表型疾病與命運的變化,某些適合某些不適合。

總結基因治療可分為兩類:1是對非升值細胞,比如血液、腦或肌細胞的基因組進行修飾,不會改變人類下一代的基因組;2是修飾基因來影響生殖細胞。

對於一個基因工作者,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閱讀和評論,只不過不是讀別人寫的書,而是讀每個人的生命之書。這份工作,多數時候是繁雜無趣;也可以說基因本身是沒有情感的,而有關基因的傳說和歷史是有溫度的。若有一個關於地球生命的故事,那也許基因才是唯一的主角。

就像蓋茨說的,原子的發現帶來物理學革命,位元組的發現帶來信息革命,基因的發現帶來生物學革命。

未來已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湯湯和水水 的精彩文章:

TAG:湯湯和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