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軍事集團控制清朝的興衰存亡

這個軍事集團控制清朝的興衰存亡

清道光三十年末(1850年),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在廣西金田村發動與清朝的武裝鬥爭,從廣西一個偏遠村落開始,先後發展到18省,攻克城市600餘座,波及大半個中國,戰鬥十四年,為這個日漸沉淪的老大帝國打了一記重拳。

1853年,為了鎮壓已經定都江寧(今南京)建立政權的太平天國,清庭在國防武裝力量,綠營兵接連戰敗的情況下,被迫下放了軍隊建設以及指揮權,允許各地士紳自行籌餉,組建地方團練,並派遣可靠官員在戰區組建團練。其中,正在湖南老家丁憂在籍的曾國藩,受命在本地籌款組建團練。從此,威震中國的湘勇開始走上歷史舞台。

經過十二年的艱難戰鬥,湘軍、淮軍等由地方團練發展來的武裝攻破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之後湘軍和淮軍平定了捻軍,回亂以及收復新疆。有此滅國平亂之功,湘軍和淮軍將領都逐漸走上各地督撫之位,一時之間,湘淮出身的將領和官員充斥朝堂,湘淮軍事集團逐漸得勢。

湘軍創建時,將領主要選取封建儒生,而兵士則規定招收標準後,由這些將領自行招收。成軍後,一營士兵只聽從營管命令,層層隸屬,全軍只聽從曾國藩一人號令。而淮軍則是李鴻章在曾國藩幕下時,受曾國藩命而去安徽江淮比照湘軍建制而創立的。

之前的清廷國防軍綠營兵吃的是中央的糧餉,將領由中央任免,指揮權在中央。而湘淮軍則完全不同,將和兵皆為私人選取提拔,糧餉也由將領自籌,這樣,雖然後期湘淮軍也成為事實上的國防軍,但卻有更多的私人隸屬關係,最終導致從湘淮軍整編而成的國防軍,成為朝堂政治鬥爭的焦點,波及到軍中將領的任免和士兵的選用待遇。

清末,清朝接連遭受外國侵略,但此時內部鬥爭一直尖銳,且思想更加混亂的湘淮國防軍,沒有擔負起相應的重任,使得國家利益遭受嚴重侵害。 之後清廷痛定思痛,以部分淮軍為基礎,在北京和天津之間的小站組建新軍,之後全國各地陸續組建新軍,但此時的新軍組建訓練和指揮,逐漸控制到了各地督撫實力派手中。

隨著世界軍事技術的進步,新軍中將領必須接受軍事院校的學習和培訓,而軍隊中的技術兵種比例也在增加,這些因素使得軍中的各種新思想不斷碰撞以及普及。

終於,1911年10月武昌新軍起義,短短兩個月,半壁江山獨立易主,到1912年2月,以北洋六鎮新軍為基石的袁世凱逼迫清朝皇帝退位。短短四個月,創下了中國歷史上,統一皇朝最快滅亡的新紀錄。

福兮禍所伏,這個以鎮壓農名起義,維持清廷統治起家的湘淮軍事集團,最後卻主動起義,親手埋葬了清朝統治,讓後人讀到此處也不免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彩歷史篇 的精彩文章:

直擊:幾百年過去還讓外國崇敬不已的中國人,在當地至今都當神拜

TAG:精彩歷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