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mazon Go無人商店今起正式對外開放,無人零售鼻祖來啦!

Amazon Go無人商店今起正式對外開放,無人零售鼻祖來啦!

品途商業評論1月22日訊,據《西雅圖時報》報道,在長達 14 個月的漫長等待之後,亞馬遜公司無人商店 Amazon Go 終於要擺脫「Beta 測試」狀態,和所有人見面了。

當地時間周一早晨 7 點開始,位於西雅圖亞馬遜總部辦公樓下的全球首家無人商店將正式面對公眾開放。無需現金,無需排隊結賬,拿著想要的東西直接出門。

據了解,這家店鋪的面積大約在167平米左右,從外形上看其跟普通的零售店幾乎沒有區別,商品擺設也與普通零售店亦基本一致,主要銷售即食早餐、午餐和晚餐,以及每天新鮮的小點心。此外還包括麵包、牛奶、手工乳酪和本地製作的巧克力等。

但從技術上講,Amazon Go的無人超市可是運用了當前最前沿的三項技術:機器視覺、深度學習演算法和感測器融合技術。為了防止出現的貨損問題,Amazon Go超市採用了反作弊/識別系統,通過利用感測器發現貨架上缺少的商品,並將其自動添加到顧客的虛擬購物車。據報道稱,有了這個系統,超市可以追蹤所有顧客的購物情況,並在顧客離開超市時列印出購物小票,購物賬單則由顧客在亞馬遜網站的賬戶支付。

亞馬遜公司在官方網站上表示:「你來購物所需的只是一個亞馬遜網站上的賬戶。」進入超市前,顧客必須掃描應用軟體上用於證明用戶身份的條碼。

說了這麼多,那麼Amazon Go 的購物流程到底是怎樣的呢?據了解,這一過程其實特別簡單:當消費者在進入Amazon Go進行購物時,首先需要一個亞馬遜帳號,並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上安裝亞馬遜的應用軟體,用戶打開手機並進入商店後,在入口處會對顧客進行人臉識別,確認用戶身份。

當消費者在貨架前停留並選擇商品時,攝像頭會捕捉並記錄顧客拿起或放下的商品,同時,置於貨架上的攝像頭會通過手勢識別判斷顧客是否將貨物置於購物籃還是只是看看然後放回原處。

對於用戶購物信息的統計,則是通過貨架上的紅外感測器、壓力感應裝置(確認哪些商品被取走)及荷載感測器(用於記錄哪些商品被放回原處),用戶所採購的商品數據會實時傳輸至Amazon Go商店的信息中樞,不會有任何延遲,顧客付賬時直接離店就可,感測器會掃描並記錄下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同時自動在消費者的賬戶上結算出相應的金額。

當然說是無人,也並非全部沒有人。據《西雅圖時報》報道,當記者走進這家即將開放的無人店鋪時,商店有少數員工在整理貨架,其他人則在一旁等著幫顧客解決一些問題或疑惑,還有一名員工會在入口處檢查顧客的 ID。在商店後面的廚房中,有 6 名員工正在為前面貨架上的三明治、沙拉和其它外賣午餐準備備貨。

負責 Go 項目的亞馬遜副總裁 Gianna Puerini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保證便利的同時讓商店的價格和其它的市場保持一致。

時間退回到2016年12月5日,作為電商零售巨頭亞馬遜的最新一代零售項目,Amazon Go一誕生便震驚業界,其「完成一次購物只需進入超市、選擇商品、離開超市3個步驟,讓實體店購物變得像網上購物一樣快捷」,也由此掀起了無人零售的技術革命。

從2016年底開始到2017年一整年,光在中國誕生的無人零售項目就有幾十個,實實在在成為了一個「風口」,可惜的是因為技術的不成熟等原因,一直以來Amazon Go都只是在亞馬遜公司內部測試,並未向外界公眾開放。

在業內普遍看衰無人便利店的大背景下,周一這家標著 Amazon Go 標誌的店面的公開亮相,不知道這會不會又掀起一波關於無人零售的討論熱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樂視網披露三大舉措:要求賈躍亭負責;滴滴正式進軍台灣;李彥宏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