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度科技創新人物揭曉 看看今年有哪些「科學明星」

2017年度科技創新人物揭曉 看看今年有哪些「科學明星」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17年度「科技盛典——中央電視台年度科技創新人物推選活動」評選結果揭曉,他們是:陳天石陳雲霽兄弟、王澤山、姚檀棟、朱銳、馬晶、蘇權科、付巧妹、陳和生、常進、何曉順、黃大年。

2017年度科技創新團隊分別是: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技術研究團隊、中科院深淵科考隊、高速鐵路技術攻關組。

這項活動由中央電視台、中國科學院共同發起,旨在聚焦年度中國科技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推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科學明星」,大力弘揚科技創新精神。

以下為本年度入選科技人物和團隊的簡介。

——陳天石陳雲霽兄弟

他們研製了國際上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寒武紀,引領了該領域的學術發展;將寒武紀應用到華為旗艦手機Mate 10中,使先進智能技術普惠千家萬戶;孵化了國際上首個智能晶元獨角獸創業公司寒武紀公司。

——王澤山

發展火炸藥理論,出版著作15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另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7項(第一完成人)並培養大批高層次人才,形成產學研研究群體。近期,王澤山院士獲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姚檀棟

姚檀棟院士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冰川與環境研究,曾獲2017年維加獎。他組織撰寫的《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為西藏自治區推進2015—2030生態屏障建設規劃提供重要科學依據;他發起的第三極環境國際計劃,促進國際青藏高原研究領域的深度交流;他還作為首席科學家牽頭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朱銳

成功研製出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產品,實現總銷售額近4000萬元人民幣,遠銷海內外;他還研製出國內首台臨床用介入式光學相干斷層影像系統,打破該產品的進口壟斷,降低醫療成本和費用。

——馬晶

馬晶教授率先開展了中國衛星光通信研究,2011年率隊成功進行了中國首次低軌衛星星地激光通信試驗,2017年又成功進行了國際首次同步軌道與地面雙向每秒5G高速激光通信,使中國衛星光通信研究領域在短短20餘年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蘇權科

主持港珠澳大橋技術論證和工程方案研究,創新品質規劃、工業化建設理念,帶領團隊在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取得國際領先的成套技術成果,創造了中國標準與中國橋樑新品牌。

——付巧妹

她破譯了最古老的現代人基因組,從中國4萬年化石中獲得世界首例早期現代人核DNA,相關學術論文在《自然》《科學》等國際期刊上發布20餘篇。2017年10月12日,《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了首次針對中國古人類的基因組研究成果,中、德聯合科研團隊從出土於北京房山田園洞、距今4萬年前的一具男性個體化石上,成功提取東亞目前最為古老的人類基因組數據。付巧妹是該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海網 的精彩文章:

台灣新媒體專家解讀網紅髮展史:社交視頻 大陸

TAG:台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