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冬天泡腳能養生 7大事項要注意
在寒冷的冬天,不少女性朋友喜歡在睡前泡泡腳,女性冬天泡腳的好處有很多,但是有些事項還是需要注意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女性冬天泡腳有什麼注意事項
在寒冷的冬天,不少女性朋友都會有泡腳的習慣,每天泡個熱水腳,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通經活絡,進而起到抗寒保暖,改善手腳冰涼,怕冷等問題,而泡腳有利於健康,但也有禁忌,以下就是女性冬天泡腳要注意的問題:
泡腳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泡腳雖然有益身體健康,但是也不是泡的時間越久越好。這是因為泡腳會加快人體的血液循環,加快心率,泡得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並且,大量的血液湧向下肢,時間久了會因腦部供血不足而頭暈,心慌等,特別是腦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更要注意。每次泡腳不15-20分鐘,身體發熱,有微微出汗就好。
泡腳水溫不要太燙
泡腳水溫太高,不僅容易燙傷皮膚,同時,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進而令皮膚變得乾燥,而且,還會過度擴張雙腳的血管,體內大量的血液湧向下肢,會增加心臟負擔。通常泡腳水在40℃左右即可。
特殊時期別泡腳
剛吃完飯後就去泡腳,大量的血液湧向下肢,進而會減少胃部的供血,進而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讓人感覺不適,並且,太餓,太疲勞,發燒等情況下泡腳,對健康都是有害的,一定要注意。另外,女性朋友在經期時最好不要泡腳,否則容易讓經血變多,甚至會引起虛脫。
泡腳不要輕信偏方
市面上、網路上有很多泡腳的配方,不少女性也會去嘗試它,但是,女性朋友要注意的是,即便泡腳中的材料對人體是有益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適合自己,建議在使用前最好能問問中醫的建議。
泡腳建議使用木盆
木盆的保溫效果很好,實驗表明:木桶里的熱水在一個小時內的溫度降低只有2-3度,省水省電,而且經久耐用,且木盆的材質有中藥的特性,這是其他任何足浴盆都無法相比的。
泡腳要注意防風
泡腳的時候,以後泡完之後,由於毛孔張開,特別容易著涼,一般建議在泡腳之後,最好能夠及時穿好襪子,千萬別太意而讓風寒入侵。
泡腳後不能馬上入睡
很多人習慣在泡完腳之後,馬上鑽進被窩裡睡覺,但建議泡腳後不要馬上睡覺,可以趁著腳部發熱,揉揉腳底,待全身熱量緩解後,再入睡,這樣一來能夠發揮出更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在揉腳時要注意保暖。
女性冬天手腳冰涼吃什麼好
女性在冬天抗寒保暖,除了可以泡泡腳外,還要注意飲食上的調整,可以經常吃吃這些食物來增加禦寒的能力。
生薑紅棗茶
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大棗洗乾淨,用手撕開,生薑去皮,切片,材料放到砂鍋里,加水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
作用:女性冬天常喝些生薑紅棗茶,可以補氣血,散寒氣,改善手腳發涼的癥狀。
紅棗核桃粥
紅棗,核桃,花生,紅豆,蓮子,黑芝麻各適量。紅豆和蓮子用水泡一個晚上,其他材料洗乾淨,材料入鍋,加水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材料熟軟,粥濃稠。
作用:補氣血,益肝腎,健脾胃,女性冬天經常喝既能改善手腳冰涼,還能紅潤膚色。
枸杞羊肉粥
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大米150克,蔥白適量。枸杞子和大米洗乾淨,羊肉洗凈,切碎,材料一起放到砂鍋里,加水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粥,調味。
作用:養肝陰、溫腎陽、御風寒。
冬天泡腳的好處
促進全身血液循環
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刺激足部穴位經絡
「做過足療的人都知道,按摩師按壓的腳底時我們會感覺痛疼、酸脹,這也基本上反應出身體臟腑的相應問題,所以做完足底按摩後,人會感覺渾身輕鬆。」專家說。同時,人體腳上有六條主要的經絡,泡腳也等於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
可排毒、降低血壓
很多經過泡腳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泡腳時會感覺膝蓋很涼,說明體內的寒濕正在被泡腳的熱水和中藥逼出體外,這是因為人體內多寒濕,通過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因此,如果受風寒感冒了,泡泡腳出一身汗,能將體內的寒氣驅散。血壓高的人如果長期泡腳,會使得人體的肢體末端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有降血壓的作用。
改善睡眠、預防冬病
體質虛弱的人,特別是女性,冬季每天晚上睡覺前堅持泡腳有助於提昇陽氣,不僅能幫助入睡,明顯提高睡眠質量,還能預防許多冬季疾病。在泡腳的同時,可用同時按摩湧泉穴和太沖穴調節血液循環;揉按足三里可以治胃病,強身健體;女性揉按三陰交可以防治月經不調、痛經的婦科疾病。
冬天泡腳放什麼好
生薑
生薑能幫助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冬天容易手腳冰涼,怕冷的人群可以多用生薑泡腳。
艾葉
艾葉性溫,無毒,具有祛寒濕,理氣血等作用,用艾葉泡腳能改善寒濕體質,同時對肺部功能改善也有幫助。
紅花
紅花泡腳可以溫暖全身,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助於防治失眠。冬季容易長凍瘡,皮膚乾裂的人群多用紅花泡腳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
桂皮
桂皮又稱肉桂或香桂,有散寒止痛,化瘀活血,健胃強體的功效,可以幫助溫腎陽,多用桂皮泡腳可以起到緩解因腎病導致的水腫癥狀。
麻黃
麻黃性溫,味辛,苦,有較強的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散寒通痹能力,適宜於治療風寒表實證。


TAG:9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