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六六評楊寶德事件引爭議

「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六六評楊寶德事件引爭議

距29歲的博士楊寶德自殺身亡,已過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到校處理後事的家屬在得到了學校的安撫和八萬塊錢的安慰金後已經離校。但是輿論對楊寶德的死並沒有因此停止,還在不停地發酵。公眾如此關注,除了是對現在在校的博士生存狀態的關心外,也因為北航陳小武對學生性騷擾事件的定性,有了這方面的猜測。各種標題的對此事件評論的貼子,都由第三方發起——人們對於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的逝去有著太多需要追問的問題:個人的,導師的,學校的,以及教育體制上的。但作為事件當事人的博士生導師一直沒有發聲,博士生所在的學校也只出現在了安撫,慰問的表述中,並沒有一個正面的官方答覆。

著名編劇六六的一條對博士生之死的微博評論,讓六六身陷在輿論批評的漩渦之中的同時,也又引發了新的一輪人們對博士生之死事件的關注。一時間,批六六:「傲慢與偏見」的貼子也有刷屏之勢。她的很多粉絲也對她表達了極大的失望。六六言論中的:「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你伺候伺候老師,那不是應該的」的觀點讓網友們沒有辦法接受。

六六不是第一次把自己置身於風口浪尖上了,她曾經因為對蔡琴的長達十年無性婚姻的同情,批評楊德昌,召至了一群圈內大佬的攻擊;她曾經因為富士康員工幾連跳的跳樓事件,把靶子對準了據說誰批評他,他就把誰送上法庭的郭台銘;也因京東的以次充好帶頭維權……當然,人們對她的熟悉是因為她是一位作家,有很多的作品改編成了電視劇:《雙面膠》《媳婦的美好時代》《心術》……開了國內婆媳劇的先河,也捧紅了海清等演員。她對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如同剖析別人一樣一點懸念不留地全部展示給大家看。所以人們除了知道她是一位作家編劇外,還全程圍觀了她與小三鬥爭的全過程,最後以她敗北收場。

之所以要羅列這麼多她曾經所做過的事情,是想說她是一個敢於站在風口浪尖上表達自己的人,對很多事有著自己的視角及態度。至於說這樣的態度對與不對,要看公眾的認可程度。從現在看,她對楊寶德所持的觀點沒有得到公眾的支持。但這也不能否認她所指出的問題不存在。

自殺作為一種社會不能接受的結束生命的方式,存在於各個人群的少部分人的思想活動當中,並有人實施。楊寶德不是2017年唯一自殺的人,甚至也不是唯一自殺的博士生。之所以會生出這麼大的動靜,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著太多的標籤:寒門,博士,希望,絕望……反差之大,超出了人們的認知範圍。

楊寶德走的時候什麼話都沒有留下。他本來是有時間有能力把自己選擇不歸路的動因說清楚的,至少是給他自己的親人一個交待,不讓他們活在迷團當中。但他沒有這樣做。也許他是想用這種不留隻言片語的方法讓身後清靜,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或是一個沒了生的願望的人對任何事都沒了意願。如此,卻給他的親人留下了解不開心結的痛,給關心他命運的人們留下了太多可以猜測的空間。他自己不想說的,卻是人們想知道的。於是他之前在微信群里的對話,之前發給前導師有輕生念頭的微信,以及曾經想輕生的經歷……都成了人們探究其死因的入口。他的女朋友也不遺餘力地在「給他的死找一個理由」。

人們對於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的死因的追究,正是這個社會的進步,人生命的重要性也唯有在開放進步的社會才能被重視,被關注,被不相關的人關注。看過電影《無問西東》的人一定會被電影中的王敏佳,被一擁而上的人砸「死」的場面所震驚。而面對一個活生生地人的倒地,「死亡」,所有作惡、沒作惡的人只是因為大雨的到來一散了之——人死了,只當什麼都沒有發生。生命權被尊重,是一個社會應該有的最基本的價值觀。

楊寶德事件的發生,除了個人因素以外,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學校在教育管理上出了問題。這些問題,分開來放在每個管理部門、老師、學生身上都只是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瑕疵,但當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時,就發生了質的改變。這種改變的力量如一記重拳,打在了楊寶德的命門上要了他的命。對於一個逝去的生命不可能有如果。但是,如果當學校的老師接到了他有輕生念頭的微信,聽到了他有輕生行為的反映……能重視,能尋求更多的幫助,也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

關於楊寶德的事,各種觀點的貼子都貼上了:博士、寒門、擦車、奴役、甚至還有性侵……

但是,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一分為二的看待,而不是被驚悚的觀點左右。對人們普遍關心地 :博士生與導師的關係變成了打工與老闆之間的關係,導師權力太大等等問題,相信相關的教育部門會做出反思並調整。對於用楊寶德與導師的微信中,以導師用「臭小子」相稱,用「老師傷心了」的表述……就懷疑導師性侵太過牽強。雖然,教師隊伍里有陳小武這樣的老師,但不是所有的親近都有著不可告人的骯髒,只能說明導師在處理老師與學生關係的界線上把握的不好。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同任何的雙方關係一樣,有雙方都特別會處的,處成了一生的友誼;有一方特別會處的,處成了相安無事;也有兩方全都不會處的,處成了兩敗俱傷。楊寶德和他的導師就是最後的相處模式。

在他們的相處模式里,導師認為理所應當的事兒,在他那兒就成了過不去的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的心理壓力,增加了負面情緒。雖然六六因為微博里的:「到底是個村娃,自視甚高」有歧視之嫌,遭到網友們的痛批。但不可迴避的是楊寶德正是因為是個農村娃,在遇到問題時得不到父母能力上的幫助,思想上的開解,背負的本不屬於他的東西太多也成了壓跨他的一根稻草。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早當家的孩子是因為能理解父母的不易,家境的艱難,過早扛起了不屬於自己的責任與負重,過早成熟。楊寶德在求學的路上一直走得很艱辛,僅是從一個三本本科能考上現在學校的碩博連讀,就知道他有多拼,有多努力。拼了這麼長的時間,快到終點才發現自己一直期望的前途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光明,而是一片暗淡,力用盡了走不動了,選擇了永遠地逃避。

再說六六的另外一個觀點:「你伺候伺候老師,那不是應該的」。這話放在二十年前說,一點毛病都沒有。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都還距傳統的「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離的不太遠。那時的師傅是什麼?是給你飯吃,給你技術,讓你能有條活路的人。但是今天,九零後的孩子們,一個個都是父母含在嘴裡,在溺愛里長大的,除非自己所願,否則給你拎包擋酒陪吃飯……都是吞不下去的天大的委屈。如果六六都這樣想的話,那麼有這種想法的老師一定不少。時代變了,這一代「受氣的媳婦熬成婆」的導師們所要面對的是自己受過氣,但也當不上「婆婆」了。

「如果不是對專業有著強烈的興趣,真不要讀博士」。這是一位前輩老師對學生的忠告。讀博,不是一條捷徑,非有志向不能堅持。在國外讀博更艱苦,七八年畢不了業的有的是,去年在美國自殺的女博士就是熬不住了,從金門大橋上跳了下去。

逝者已逝,逝者安息!痛失學生的學校、導師及相關部門都應該在這件事上深刻檢討,認真反省,吸取教訓,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讓每一位懷揣夢想走進學校的青年學子都能滿懷希望一腔地熱情走向社會,走好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色年華 的精彩文章:

TAG:君色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