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疼不癢,怎麼就得腎癌了?關於腎癌的5個解答都在這!
山東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邊家盛主任
1. 不疼不癢,體檢怎麼查出癌症?
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的是平時沒有任何不適癥狀,可偶然一次體檢卻被告知得了腎癌。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大約50%~60%都是「無癥狀」腎癌患者。原因是他們的病情處在早期,因腫瘤個頭較小,沒有侵犯腎盂、腎包膜等其他臟器,也就不會出現疼痛、血尿等不適。
因此,沒有癥狀就不去體檢的認識是錯誤的。相反,有腎癌家族史、肥胖,以及患糖尿病、高血壓等腎癌高危人群,即便平時沒有不適癥狀也要每年進行一次腎臟B超檢查。
2. 放化療怎麼對腎癌不常用?
放療和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手段,可在腎癌治療中常聽到醫生的建議做手術,很少用放化療。原因是與其他的惡性腫瘤相比,腎癌的癌細胞本身對放化療均不敏感,不能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因此放化療並不是首選方式,尤其是化療對於晚期腎癌治療是無效的。
3. 只有早期腎癌才能活得長?
患者生存時間的長短,需要結合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手術、病理結果等情況綜合考慮。但腫瘤直徑在4cm以下的早期腎癌患者,保腎手術後5年無複發生存率達95%,可以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
一般來說, 根據不同腫瘤大小和部位不同,醫生會採用不同的手術方案,以達到最優生存效果。不大於10cm的腫瘤,可以選擇腎部分切除;超過10cm的腫瘤或者部分切除難度比較大的腫瘤,可以選擇根治性手術。
4. 腎癌已發生轉移不能做手術?
在發現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的情況下,只要患者的身體情況允許,還是會進行手術切除。但如果病情已錯過手術切除最佳機會,一般是全程靶向治療。但是當患者使用一線TKI藥物不敏感,或者不耐受就需要改變思路,進入二線治療。mTOR類藥物可能使TKI耐葯的患者恢復「敏感性」,使TKI再次獲得療效。在mTOR藥物治療後,再次使用TKI進行三線治療,則稱為TKI-mTOR-TKI治療法,又稱「三明治療法」。這種順序的序貫療法,使得藥物既能維持較高的抗腫瘤作用,又能使副作用大大減低,提高患者生存時間。
5. 出院後還要和醫生保持聯繫?
術後隨訪隨診都是要堅持的,即便出院也要和自己的主治醫生保持聯繫。在定期檢查中,醫生評估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同時檢查疾病進展程度,以利於醫生密切跟蹤、控制管理患者病情。
事實上,腎癌手術容易有骨、肺轉移,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同時應該要多注意有沒有消瘦、貧血、疼痛,咳嗽等非特異癥狀,並定期檢查尿常規,腎功能和胸部透視,以降低轉移風險。
******本文部分信息由諾華公司提供******


※紫菜、粉絲是塑料製成?八大健康謠言出爐,轉到親友群!別再上當!
TAG: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