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對喉痹金瘡的防治

中醫對喉痹金瘡的防治

喉痹,桂心末如棗核大,綿裹著舌下即破。

又方∶荊瀝稍稍咽之。

又方∶只將囟上近頭心發直上方作力提之,其喉痹剝然一聲遂破,最奇。

墮落車馬及車輾木打,已死者,以死人安著,以手袖掩其口鼻眼上,一食頃活。眼開,與熱小便二升。

凡墮落傷損欲死,取凈土五升蒸之令溜,分半,以故布數重裹之,以熨病上,勿令大熱,恐破肉。冷則易之,取痛止則已。凡有損傷,以此法治之神效。已死不能言者亦活。三十年者亦瘥。

腕折骨損者,以大麻根葉搗汁,飲一升。無生麻,煮干麻汁服。

腕折四肢骨碎及筋傷蹉跌,生地黃不限多少,熟搗,用薄所損處。又雲爛搗熬之,以裹傷處,以竹編夾裹令遍,縛令急,勿令轉動,一日可十易,三日瘥。若血聚在折處,以刀子破去血。

四肢骨碎筋傷蹉跌,豉三升,水三升,漬取汁服之。

頭破腦出,中風口噤,大豆一斗,熬去腥,勿使太熟,搗末,熟蒸之,氣遍合甑,下盆中,以酒一斗淋之。溫服一升,覆取汗,敷杏仁膏於瘡上。

凡被打損,血悶搶心,氣絕不能言,可辟開口,尿其中,令下咽即醒。

卒中毒矢,搗藍汁一升飲之,並薄瘡上。若無藍,取青布漬,絞汁飲之,並淋瘡中。

又方∶內鹽臍中灸之。

又方∶煎地黃汁作丸服之,百日矢當出。

又方∶煮蘆根汁,飲三升。

又方∶多飲葛根汁。並治一切金瘡。

又方∶末雄黃敷之,當沸汁出愈。

又方∶末貝齒,服一錢匕大良。

又方∶搗葛根汁飲之,葛白屑熬黃敷瘡,止血。

金瘡破腹,腸突出,欲令入,取人屎,干之以粉腸,即入矣。

又被傷,腸出不斷者,作大麥粥取汁,洗腸內之,常研米粥飲之,二十日稍稍作強糜,百日金瘡煩滿,赤小豆一升,以苦酒漬之,熬令燥復漬,滿三日令色黑,服方寸匕,日三。

箭鏃及諸刀刃在咽喉、胸膈諸隱處不出者,牡丹皮一分,白鹽二分(一方作白蘞)。二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出。

又方∶取栝蔞汁,塗箭瘡上即出。

又方∶酒服瞿麥方寸匕,日三瘥。

卒為弓弩矢所中不出,或肉中有聚血,取婦人月經布,燒作灰屑,酒服之。

又方∶白蘞、半夏等分,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淺瘡十日出,深瘡二十日出。

金瘡血出不止,煮桑根十沸,服一升即止。

又方∶柳絮封之。

又方∶搗車前汁敷之血即絕,連根用立效。

又方∶飲人尿三升愈。

又方∶以蜘蛛幕貼之。

金瘡腹中瘀血,大麻子三升,蔥白二七枚,使數人各搗令熟,用九升水煮取一升半,頓服之金瘡內漏,還自取瘡中血,著杯中,水和服。

又方∶七月七日麻勃一兩,蒲黃六兩,酒服一錢匕,日五夜二。

又方∶牡丹皮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

金瘡苦痛,楊木白皮熬令燥,末之,服方寸匕,日三。又末敷瘡愈。

金瘡若刺瘡,痛不可忍,百治不瘥者,蔥一把,以水三升,煮數沸,漬洗瘡,止痛良。

傷墜車馬及諸物隱體肉斷者,以酢和面塗之。

筋骨傷初破時,以熱馬尿敷之無瘢。

又方∶大豆二升,水五升,煮取二升,以醇酒六七升,合和豆汁服之。一日盡,如湯沃雪。用小豆亦佳。

落車墜馬及木崩血,腹滿短氣,大豆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豆,一服令盡。劇者不金瘡,便以鍛石濃敷。無鍛石,只灰亦可,裹之止痛又速愈。若深,未宜速合者,內少滑石針灸瘡,血出不止,燒人屎灰敷之。

金瘡血出多,其人必渴,當忍之,啖燥食並肥脂之物以止渴。慎勿鹹食。若多飲粥及漿,犯即血動溢出殺人。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陰陽、行動作勞、多食酸咸、飲酒、熱羹、輩。瘡瘥後,猶須如此。出百日、半年,乃可復常也。

又方∶燒乾梅作炭,搗末敷之,一宿即瘥。亦治被打傷。

又方∶磁石末敷之,止痛斷血。

又方∶桑白汁塗,桑白皮裹,或鍛石封之妙。

又方∶麻葉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半,為一服。

又方∶飲麻子汁數升。亦治毒箭所傷。

又方∶蚯蚓屎,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杏仁、鍛石細末,豬脂和封。亦主犬馬金瘡。

又方∶搗穀子敷之。

中醫對喉痹金瘡的防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少銀專欄 的精彩文章:

TAG:吳少銀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