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意麵的打開方式有多少

意麵的打開方式有多少

前言

回紐約後的第一篇推送,想寫寫過去幾個月里我做過的意麵。

意麵按照形狀可以分成很多種,在烹飪時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做起來可簡單可精緻,輕輕鬆鬆就能搞定一頓美味的正餐。我之前一直很喜歡奶油意麵,上學期的某一天突然想到我在家也可以自己做意麵啊,然後嘗試了兩三次就一發不可收拾,兩個多月里做過的意麵繞學校一圈絕對不是問題。起初還是會從超市裡買那些基礎款的意麵醬,後來就開始自己調配,從西式做到中式。

好像有不少人覺得我來美國之後就在整天做飯,像是讀了個烹飪專業。其實不做飯的時候我真的有在好好學習……而且剛來這邊那一陣壓力比較大,對我來說心情糟糕的時候做飯可以減壓,空下來的時候烹飪也是最好的消遣方式之一。如果做出來好吃,就會有繼續創作的動力。

我平常會去超市買不同形狀的意麵回來做,上學期做過最多的pasta種類有Spaghetti(長面),Fusilli(螺旋面),Farfalle(蝴蝶面),Linguine(扁一些的長面),目前柜子里還有一盒Penne(管形通心粉)。

同一種形狀的意麵還有粗細or大小之分,size也是決定這種面要多久才能煮熟的重要因素。意麵的形狀實在太多了,我不專業,就找了De Cecco這個牌子網站上它家基礎產品的分類:

http://www.dececco.it/media/wysiwyg/Catalogo-USA-Semolina-Pasta-Catalog.pdf

當個科普,如果能打開的話可以看看~

正文

每個人做意麵的習慣不一樣。想要簡單一些的話可以直接煮碗面後撈出澆上現成的醬料,想要稍微精緻一點的話可以把面和配料倒進鍋里加上醬汁調勻炒一遍,再往後還可也自己調配醬汁。

意麵煮熟要花的時間一般比較久,半生不熟的意麵咬開會看到裡頭還有白色的芯子且口感稍硬。所以我會在煮麵的同時備菜,食材準備完,面也正好煮熟,就可以一起下鍋了。

我做意麵時最喜歡加的料是培根和洋蔥,培根橫著切小片,洋蔥切成碎塊。培根本身就有鹽分,我覺得它搭配奶汁做出來的口感是最棒的。其他常用的還有海鮮,蘆筍,西紅柿,三文魚,蒜,牛油果,菠菜,蛋和各種肉類(牛羊雞豬都有)。我基本上不加蘑菇,因為不太喜歡~

OK廢話也說了挺多,接下來就慢慢聊我做過的面,順序上會從基礎款開始慢慢進階,往後圖片會更好看一點,我也會附上一些烹飪時的個人經驗~

1. 基礎款:什錦蝦仁意麵

這是我最開始時做的最簡單的一盤意麵,做法就和炒麵差不多。用了蝦仁蘆筍和培根,配的是螺旋面。

步驟:

1. 蝦仁事先解凍,培根切小片,蘆筍去除根部,切段。同時下鍋煮意麵。

2. 待面煮熟後撈出。鍋里放入切出的黃油,融化後將蘆筍,蝦仁和培根倒入翻炒,要調味可以加鹽或蚝油少許。蝦仁快熟時倒入意麵翻炒,我撒了些黑胡椒粉。

Tips:蝦仁熟起來還是比較快的,想要蝦仁口感嫩一些的話可以用少量澱粉或者蛋清腌一下。

2. 基礎款:(白醬)奶油意麵(超市購買的醬汁)

後來開始試著用超市買的罐裝醬汁做意麵,最初用的是白醬。

步驟:

1. 切培根和蘆筍,還可以加洋蔥,切成碎塊,同時煮麵。面熟後撈出,撇掉水分。

2. 鍋里放入黃油塊,融化後炒配料,加入意麵翻炒均勻,倒入醬汁開小火煮,視需要加其他調味料。

3. 裝盤撒上黑胡椒。可以加上現成的煙熏三文魚片或者煎好的培根。

超市裡的汁比較濃稠,要給意麵掛上汁需要加很多醬,其實熱量很高,所以後來我都自己調汁了,自己調以後做出來的口味比超市買的醬要好很多很多。

3. 基礎款:番茄意麵(超市購買的醬汁)

當時還去超市買過一罐番茄肉末意麵醬,其實打開之后里頭壓根沒什麼肉。第一張圖是我第一次做番茄意麵。

步驟上基本和之前的一樣,所以不想多說了,最後裝盤時撒點黑胡椒,蓋上了煎好的培根還插了片菠菜葉,畢竟要想意麵過得去,頭上必須帶點綠。

後面兩張圖明顯可以看到做出來的面色澤濃郁了挺多,因為加的醬多了,而且當時突發奇想買了一袋芝士碎,在炒得差不多時撒一些芝士碎會把汁收得更濃稠,味道也更香。

我們這邊超市裡有一小罐一小罐的調料,胡椒孜然咖喱粉這種都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很多香料,我在家裡常備的有迷迭香、羅勒和百里香。有時候做肉做意麵我會撒上一點自己喜歡的香料。圖三面旁邊配的是羊肉,腌制和煎的時候我用過黑胡椒、迷迭香和百里香。裝盤時特意切了檸檬還擺了兩根百里香。這邊超市會把一些香草混合起來一小盒一小盒地賣,我買的那種會又迷迭香、百里香和鼠尾草,畢竟單買一盒放壞了也用不完。

Tips:一般螺旋面比直面更容易掛汁;加芝士碎有奇效;加香料可以去腥膻。

4. 進階款:黑椒牛柳意麵

我自己很喜歡黑椒口味,經常會做一些黑椒面黑椒牛排羊排之類的。我這盤面用了牛柳,洋蔥和青椒。

步驟:

1. 青椒、洋蔥切成條,牛裡脊切成條腌制,一般除了澱粉和醬油以外我會加少量糖,有時候也會用蚝油,我很喜歡。腌牛柳的時候我也加了黑椒汁。黑椒汁是李錦記的。碗里的牛肉翻一下,讓醬料和澱粉沾得均勻。同時下鍋煮麵。

2. 開火放黃油,把青椒、洋蔥、牛柳倒入翻炒,牛肉將熟後放入意麵一同翻炒,繼續加黑椒汁,不要放太多,會咸,上色均勻後盛出。

5. 進階款:咖喱土豆牛肉意麵&咖喱雞腿意麵

其實第一次做咖喱意麵是我在做飯時的一次翻車事故。那次本來要做咖喱土豆牛肉,結果咖喱加多了,不管加多少水稀釋,收出來的汁都很深很濃,雖然味道很香但看起來挺噁心的,於是第二天我就盛了一些咖喱土豆牛肉出來做意麵了,有了面還是很好看的。

步驟:

1. 做咖喱土豆牛肉/咖喱雞腿。很好做的,咖喱雞腿應該不用教了。土豆和牛肉分別切成塊,洋蔥切條,下鍋翻炒,我加了點掰碎的干辣椒。

2. 鍋中加水,加咖喱塊,咖喱塊融化時慢慢攪拌均勻,開小火煮,適時用大火收一下汁,濃稀程度看個人愛好。雞腿也一樣。然後倒入煮熟的意麵翻炒,再煮一會兒。

3. 做面和之前一樣,裝盤的時候我撒了一些百里香裝點。

Tips:為了美觀請控制咖喱用量。

6. 進階款:洋蔥/菠菜培根蛋汁意麵

步驟:

1. 培根切小片。洋蔥/菠菜分別切碎。我沒有攪拌機,蔬菜就靠手工切了。其實用了挺多菠菜但做出來看著不多切配料時候把面煮熟。

2. 下鍋加黃油炒配料,加入煮熟撈出的面,記得撇去水份。倒入牛奶,喜歡奶味的就多倒一些,讓它慢慢收汁。上面那張我是在收汁過程中打入雞蛋翻炒的。下圖的蛋液是把半熟的水波蛋戳破之後讓蛋液流下來的。最後盛出裝盤。

3. 關於蛋,我的方法是把雞蛋敲開放入加水的鍋中慢慢煮,怕形狀散掉我會拿大勺子扣好。火候和煮的時間可以自己把控,我不喜歡蛋白太熟,會在半熟的時候撈出。

7. 進階款:奶汁培根三文魚意麵/奶汁蘆筍三文魚意麵

奶汁意麵是我最喜歡的幾種意麵之一。

步驟:

1. 三文魚解凍切小塊,培根切小片,洋蔥切碎塊,蘆筍切段。煮麵。

2. 配菜下鍋炒到將熟時加入煮熟的意麵,三文魚記得不要炒得太老,但蘆筍要炒熟,一般我會先炒蘆筍。炒配料時我加過少許蚝油,然後倒入牛奶,多倒一些味道更濃做出來也更美觀。其實要做奶汁意麵用淡奶油應該會比較方便,但我個人比較喜歡直接加牛奶。

3. 收汁時加入芝士碎,多放一些味道更香濃,我還會加一些百里香碎。

4. 裝盤。

Tips:培根搭配奶汁是我最喜歡的打開方式;蚝油可以提鮮;加芝士碎收汁更香濃。

8. 創意款:腐乳汁意麵

大概算是很中式的做法了。這次配菜我做了豬排。

步驟:

1. 洋蔥切碎,意麵煮熟。

2. 一同翻炒,倒入腐乳汁上色,可以加腐乳塊,用鏟戳碎就行。

3. 炒均勻收汁,我還加了一點香料。最後裝盤。

9. 創意款:紅燒雞腿意麵

又是一道沒什麼難度的中式做法。為了配合我做的紅燒栗子雞腿就順便做了意麵。

步驟:

1. 做紅燒栗子雞腿。雞腿解凍下鍋,煎一會兒後倒入水,加適量紅燒汁,是否加其他調料視各人口味而定。

2. 翻炒後開小火煮一會兒,加入栗子,我很喜歡栗子微甜的味道。同時另一個鍋煮意麵。

3. 大火收汁,加入煮熟的意麵,不用收得太濃,盛出裝盤時可以把多餘的汁澆上。

10. 創意精緻款:牛油果培根奶油意麵

我挺喜歡牛油果的,這一道意麵我覺得超好吃。上面那張牛油果奶油意麵的配菜我做了黑椒羊排,下一張面比較多,倒的牛奶也更多,所以顏色淡了不少。

步驟:

1. 牛油果切碎放入碗中,倒入牛奶,切一點黃油加進去。不容易攪拌均勻,可以放入微波爐加熱一下再攪拌。

2. 培根切小片,洋蔥切碎,煮麵。

3. 下鍋先炒培根洋蔥,加入煮熟的意麵,再倒入之前做的牛油果奶油醬,再往鍋里倒牛奶,翻炒後慢慢收汁,撒一些芝士碎,百里香碎。收得差不多了乘出裝盤吧~

Tips:挑牛油果時軟的說明熟了。萬一買回家生的話就再放幾天吧。以前有一次我切出來發現牛油果還沒熟,就強行放進微波爐轉了一下嗯挺香的……單吃牛油果時配點番茄醬有奇效。

11. 創意精緻款:奶香海鮮意麵配水波蛋

這是第一次做的海鮮意麵,也是我第一次在做意麵時倒牛奶,那次牛奶倒得不夠,最後收出來基本看不出奶汁,但還是挺香的~配的海鮮是在樓下超市買的一大包,還挺便宜的,裡面有好幾種海鮮。

步驟:

1. 海鮮解凍,培根切小片,洋蔥切碎,取一兩瓣蒜切小片。煮意麵。

2. 鍋中放入黃油,加蒜,把培根洋蔥和海鮮混在一起炒熟,蒜可以去腥味,我一般還會加些香料,迷迭香百里香都可以,加入意麵,倒入牛奶,翻勻收汁。

3. 做個水波蛋,擺盤時候戳破一下,這次蛋液沒有流得到處都是。

Tips:海鮮去腥可以加些香料,多加牛奶更好看,水波蛋怎麼做上面提過了,裝盤時戳破一下撒點黑胡椒會更好看~

12. 創意精緻款:番茄培根海鮮意麵

我也不記得做過多少次了,不斷改良口味,到現在差不多是我最擅長的一道。

步驟:

1. 備菜。兩瓣蒜橫著切片,洋蔥切碎塊,培根切小片,海鮮解凍,意麵煮熟。拿一整隻番茄切塊,我切的碎塊很小,沒有去皮。

2. 配料倒入鍋中,用黃油炒,撒一些香料,我都是加迷迭香碎和百里香碎的。這裡的番茄不容易出汁,我一般會炒比較久,炒的時候加入蚝油提鮮。加入煮熟撈出的意麵,還是要記得把水撇凈,不然我覺得比較影響口味。

3. 如果實在出不了汁就加點番茄醬~很好吃的!

4. 盛出裝盤,撒黑胡椒和百里香葉。擺盤也是手藝活,慢慢練吧~

Tips:海鮮去腥可以加蒜和香料,還能提香味;加蚝油更好吃;我一般會多加培根。

最後祝大家創作愉快,吃得開心,喜歡的話可以順手關注一下這個號~

About me

熱愛北京的上海人

Columbia East Asian Regional Studies在讀

96年生,水瓶座,感性,愛吃,愛貓,更愛人

愛獨自旅行,做菜和化妝也不錯

不談學術,只談風月與吃喝

微博:@沈麗穎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Y的動物園 的精彩文章:

北京吃喝記錄:2017

TAG:LY的動物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