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大師從卡梅隆到李安,該如何借鑒世界級電影大師成功之處!

電影大師從卡梅隆到李安,該如何借鑒世界級電影大師成功之處!

1895年自盧米埃爾兄弟開創電影時刻以來,電影經過近100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無數經典影片和世界級電影大師,這些電影大師用影片一點點刷新了電影的進程,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不同國家的電影大師各有特色,拍攝的影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美藝今天為大家大家總結了一些著名的電影大師,並分析了他們拍攝影片的一些特色,僅供參考。

1·克里斯托弗·諾蘭

諾蘭的成功之處在於「藝術+商業」的完美結合,這一點才是其縱橫好萊塢多年,並且仍將大殺四方許久的最重要原因。以他的代表作之一《盜夢空間》為例,在呈現出詭異離奇的夢境時,他明白自己要拍的絕不僅僅是一部視覺大片,所以才有了將觀眾耍的雲里霧裡的多層夢境。而且,諾蘭的聰明之處在於,他總是能精準的判斷出普通觀眾的思維水平,使他們在跟著劇情燒腦時不至於因為被燒壞而對電影失去耐心。以其酷炫的表現手法帶觀眾漸入佳境。

2、李安

不同眾多大師導演的年少成名,如今享譽世界的Ang Lee直到38歲才執導了第一部有影響力的作品——《推手》。而在此之前,身為家中頂樑柱的李安,每天只能在家和孩子一起等著下班回來的太太。從92年的《推手》開始,李安明顯走上了大師級導演的進階之路。1995年,由其執導的《理智與情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電影等多項提名。後來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卧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高質量作品的不斷推出。為李安贏得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同時,也助其登上了世界影史的名人堂。

3、卡梅隆

對於任何人來說,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都是一件不那麼簡單的事情。即便天才如卡梅隆,也知道任何試圖以高產在影史上留名的想法都是不靠譜的。難道你沒看到,殿堂級前輩庫布里克這一輩子才拍了那麼幾部電影么?所以,影迷們只有苦等12年才終於見到了《阿凡達》。古語有云,十年磨一劍。雖然傳言卡梅隆老爺子是為了等到有足夠數量上映3D格式的影院建成後才推遲上映的,但《阿凡達》在想像力和視覺效果上的絕佳呈現,足以成為它超越《泰坦尼克》登上影史寶座的理由。這個世界上比始終考第一還讓人嫉妒的是,第二名也是我的。

3、宮崎駿

宮崎駿作為一個現已高齡的動畫電影大師,其對於作坊式的工匠精神始終有著異乎尋常的堅持。這個世界上最牛逼的事情莫過於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在戰前出生的宮崎駿,親身經歷了日本是如何從戰爭的廢墟中走出,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後在上個世紀末又遭受了泡沫危機。所以,他對很多問題看的都很透。而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將自己對於日本這個民族的思考全部灌注進自己的動畫作品中。比如,那部為他帶來世界性聲譽的《千與千尋》,其中蘊含了太多對於日本社會的映射與反思。當然,任何藝術品的意義都是建立在形式與風格上的。在這點上,他的工作室顯然將精益求精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道理很簡單,如果滿分是100的話,或許你付出了10,就能及格。但你要想得到99,可能需要付出1000甚至更多。

4、張藝謀

張藝謀的輝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趕上了好時代。80年代對於過往歷史的反思與批判,誕生一大批在藝術上具有非凡創造力的天才。比如崔健、比如海子、比如莫言。而張藝謀的成名作《紅高粱》就改變自莫言的小說,當時他們或許根本沒想到若干年後能拿諾貝爾。對美術有著相當功底的張藝謀,遇上魔幻奇詭的莫言,造就了那部蓄滿了荷爾蒙的《紅高粱》。這種對於色彩的執拗,貫穿了張藝謀幾乎所有的電影作品。所以,我們也就不要因為《三槍拍案驚奇》里所有人都在紅配綠的花枝招展著而犯尷尬症。因為,這一直就是國師的style。畢竟,我個人覺得他在《英雄》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里的色彩運用還是不錯的。然而,張藝謀對於色彩造型的敏銳判斷力依舊無法掩飾他的電影在劇作上的平庸。縱觀其作品,幾乎都由文學作品改編而來。事實上,張藝謀至今依然在為本子犯愁。他曾經跟記者抱怨,幾乎沒有什麼時候自己手上同時有兩個好本子供自己挑選的。總是在拍完了一個之後,趕緊尋找下一個本子。最後提一句,一個藝術家一旦被國家大義綁架,縱然他能在世界面前名利雙收,但對其電影生涯而言其實是致命的。

5、斯皮爾伯格

格是一位典型的好萊塢導演,也是一個美國精神徹頭徹尾的擁躉。兒時對於電影的記憶之一,便是老斯的成名作《大白鯊》。不得不承認,以四十多年前的技術能拍出這樣一部超級抓人的驚悚片,確實牛逼。身為猶太人的斯皮爾伯格一直很精明,他清楚的明白電影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生意,二者沒有誰比誰更重要。對於年輕的導演而言,只有先拍出了賺錢的電影,才有資格和底氣去說服製片人和電影公司讓你去拍一些格調高雅的「悶片」。所以,直到《E.T.》、《侏羅紀公園》為東家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利潤和口碑之後,斯皮爾伯格才終於有機會拍一部反映自己猶太人家國情懷的《辛德勒名單》。就像美國夢一樣,你只有年輕的時候賺錢、賺錢、賺錢,等到你有一天有足夠多的錢時,你的話或者你的作品才值錢。不然的話,人微言輕,誰理你?

斯皮爾伯

7、王家衛

王家衛是這個星球上極少數能將X格裝的如此清新脫俗卓爾不群還被人捧若神明的電影導演。前段時間BBC評選出百大佳片,《花樣年華》名列第二。不管這份榜單是否具有公信力,但王家衛的國際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對於一個華人導演而言,得到世界公認總歸不是一件壞事吧。王家衛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創造了具有鮮明影像風格的「王氏作品」。你可以說他始終在裝X,但無論是《東邪西毒》還是《重慶森林》,電影中充滿儀式感的畫面與台詞,每每會讓影迷久久難忘。畢竟,對於大部分年輕的影迷而言,「刻奇」帶來的自我滿足感和啪啪啪一樣,也是一種剛需。何況,王家衛的電影中配樂實在是一大亮點。最後需要著重強調的一點是,墨鏡王對於演員的塑造真的是世界級的。要知道,在遇見王家衛之前,偉仔還是一個天真帥氣的小夥子,後來...後來他就變得騷柔騷柔的...張曼玉也曾經表示,如果不是在《旺角卡門》中遇到了王家衛,她的表演不會有著真正的進步。

8、昆汀塔倫蒂諾

昆汀是所有名導中我個人認為長得最歪瓜裂棗的,沒有之一,但是這一點都不妨礙我對他的喜愛。不同於圈內其他名導,昆汀的過人之處在於在抄襲經典的同時,自己也成為了經典。這一點其實和周星馳很像,比如在星爺的《大話西遊》中,就改編了很多王家衛的台詞為己所用。而昆汀那部燃到爆的《殺死比爾》同樣雜糅了中國功夫片和日本武士片的很多內容,是不是想起了女主穿著李小龍衣服拿著雄霸做的刀大殺四方的場面?事實上,作為好萊塢一個奇葩的存在,昆汀的電影十分準確找到了年輕人的G點。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這個世界就在不停地被解構被戲謔被調侃。而網路化時代的來臨,更加速了這一點。很多時候,我們看電影不再是為了領悟所謂的人生道理,更不是為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而是一種單純的發泄與滿足。當玩世不恭在昆汀的作品中大行其道時,作為觀眾的我們需要做的僅僅就是體會暗罵一句「我艹」時的快感。

9、賈樟柯

賈樟柯從出道伊始,就被貼上了文藝片導演的標籤。事實也基本如此。然而在內地這樣一個電影環境中,一旦被打上文藝片的標籤,基本上就宣告了在生意場上的死刑。雖然,科長的電影中始終充滿了濃濃的人文關懷與社會反思,但對於大部分走進影院的觀眾而言,他們寧願選擇爆米花爽片也不願看那些悶片——即便它再有內涵。於我而言,還是最喜歡那部《小武》。儘管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小武那樣的小偷,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看見自己。當最後情場失意的小武再次被抓時,路邊圍觀的人群拷問的不僅是小武的靈魂,也是我們的。孤獨是一種常態,落寞更是沒有理由去抱怨。對於你我這樣底層的小人物而言,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勇氣。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你就不要再去看賈樟柯的電影了。

10、托納多雷

對於很多導演,奠定其行業地位的基本上都是系列作品,比如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系列、理查德林克萊特的「愛在」三部曲等等。而提到托納多雷,首先要提的自然就是他的時空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以及《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說實話,我對托納多雷本人幾乎沒有任何了解,之所以把他列在這裡真的只是因為這三部電影拍的實在太好了!關於理想、關於愛情,時空三部曲告訴了我們一切。家國離亂人安在,鄉關何處悲秋風。時光總是白駒過隙,命運依舊反覆無常,有些事情一旦發生就無法挽回,有些感情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或許我們無法像鋼琴師那樣堅守理想的烏托邦,但我們仍能如托托一樣在若干年後重歸故里和過往的歲月道一句:「我很好,你好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剛好遇見他 的精彩文章:

張家輝慘遭任賢齊暴打 楊紫竟自稱「很火」?

TAG:剛好遇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