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假期不知看哪部電影,點點口碑榜吧

假期不知看哪部電影,點點口碑榜吧

原文作者/朗讀者雲隱

* 深 焦 口 碑 榜 *

List of Films

策劃 深焦編輯部

本期統籌 2miao

本期編輯 鉦子

在深焦口碑榜第62期的開頭,小編要激動地強調第二屆華語影評人大賽初賽結果發布啦!(第二屆華語影評人大賽初賽結果)11名選手脫穎而出,他們接下來將參與到圓桌複賽之中。本期輪值小編很榮幸地參與到了初賽到評委工作中,並得知了些許複賽的消息。偷偷向大家透露,圓桌的三位主持人可是非常重量級的,而且圓桌討論的電影可謂差別極大,難度不小,小編在為選手們捏一把汗的同時,非常期待大家會有怎樣的精彩表現呢!大家可要繼續關注影評大賽哦,特別是那些想繼續參與到明年大賽的朋友們~

上一期厲害的車小爺為大家梳理了目前可看的優質資源,本期輪值小編偷個懶,決定直接把以下兩段資源匯總複製黏貼,再次供大家參考。

17年柏林電影節的《肉與靈》《命運晚餐》《菲麗希緹》《酒會》《狂鼠》《糜骨之壤》《希望的另一面》《獨自在夜晚的海邊》《普通女人》《重返蒙托克》《若阿金》《猜火車2》《肌膚》《日常對話》《年輕的馬克思》《九三年之夏》《人生密密縫》均有中字資源;17年戛納電影節的《雙面情人》《牡丹花下》《聖鹿之死》《羅丹》《之後》《邁耶羅維茨的故事》《光》《寂靜中的驚奇》《每分鐘120擊》《好時光》《無愛可訴》《玉子》《獵凶風河谷》《臉龐,村莊》《雙峰》《一日情人》《佛羅里達項目》《童女貞德》《布利斯比熊》《艾娃》《惡女》均有中字資源。

此外,《水形物語》《至暗時刻》《伯德小姐》《敦刻爾克》《性別之戰》《三塊廣告牌》《災難藝術家》《我,花樣女王》《逃出絕命鎮》《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頒獎季熱門影片也均已「煮熟」,《三塊廣告牌》和《金錢世界》內地院線定檔於3月2號,屆時希望大家到院線支持。

再來說本期上榜新片。首先是《每分鐘120擊》,2017年戛納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得主,一部充滿創作者感情的電影。如果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專註於刻畫愛情,讓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情事在夏日瑰麗的義大利鄉野發生,讓觀眾走進Elio的內心去感同身受何為純粹的愛與欲,那麼《每分鐘120擊》則將個體的經歷和群體的抗爭做了絕佳的融合,它既是一段巴黎抗艾運動的群像描摹,也是一段細膩真切的同性愛情記錄。此外還有高甜的《上帝之國》講述了類似《斷背山》的故事,以及《沙灘鼠》展現了一個混混少年深櫃中的困擾。等等高水準的同性題材影片的湧出使2017年可謂是LGBTQ電影的大年!

另外一部上榜影片是《在哥倫布》。電影故事發生在「建築天堂」哥倫布,一位因父親生病入院而歸鄉的韓裔青年,遇見了想出走卻為照顧母親留下的年輕女子,兩人因建築結緣,並開始互訴衷腸,彼此治癒。《在哥倫布》大概去年今日在聖丹斯電影節進行了首映,之後在FIRST電影節與內地觀眾見了面,雖不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從年頭火熱到了年尾,但還是因其恬淡溫潤的情感質地和精緻考究的視覺建設被牢牢記住,雖說距離出資源有些久了,但口碑榜不能遺落這麼一部極具特質的電影。

最後來看目前的口碑榜排名:本周《銀翼殺手2049》再次蟬聯榜首,2、3、4位同樣沒有變動。《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排名上升至第5,這是現在榜單上最有希望衝擊《銀翼殺手2049》頭名位置的影片。《無愛可訴》遺憾下榜,《帕丁頓熊2》《司機》《歡樂時光》和《敦刻爾克》瀕臨下榜。此外,吳宇森版的《英雄本色》跌幅不小,落至倒數第5。

深焦口碑榜第62期,希望大家繼續對看過的電影踴躍投票(沒看過可以暫時不投),讓深焦和你們有更深入的交流。如果你已經看過榜單上的影片,歡迎閱讀我們的相關文章;口碑榜的上榜影片均是有便捷觀看途徑的影片,如果你們對我們推薦的影片感興趣,歡迎到院線或是網路上觀看。另外如果覺得有其他新片也應該進入榜單,一定請在留言區告訴我們!

本 期 榜 單

本期新片

每分鐘120擊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2017)

導演: 羅賓·坎皮略

編劇: 羅賓·坎皮略 / 菲利普·芒朱

主演: 納威爾·佩雷茲·畢斯卡亞特 / 阿諾德·瓦盧瓦 /

類型: 劇情 / 同性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觀看狀態:已有帶中字高清資源

文/ Stevie

每分鐘120擊,是House舞曲的節拍,也是人高潮時的心率。羅賓·坎皮略講述法國抗艾滋激進組織ACT UP的影片《每分鐘120擊》與這兩部分密不可分,高潮時短暫猛烈的激情、House的活力與焦躁構成了這部帶給觀眾120 BPM竇性心率過速的影片。

該片帶有強烈的法國電影特點,大量的近景寫實鏡頭精準地描繪了這群投身於艾滋運動的年輕人的形象與境況。大多數人對導演羅賓·坎皮略的認知停留在勞倫·岡泰的忠實編劇,岡泰獲得金棕櫚的《課室風雲》便由坎皮略操刀劇本。坎皮略作為導演的成名作是2013年的《東方男孩》,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的最佳影片。本片依舊延續了坎皮略一貫的風格,ACT UP小組的每周例會與《課室風雲》中的課堂討論非常相似,看似混亂鬆散,實際上導演對文本有著精準的控制,通過一次次的討論逐漸建立起角色之間的關係,完成群像刻畫的同時為接下來將鏡頭對準群像中的個體做鋪墊。影片從群體經歷過渡到私人經歷的做法也保證了這種寫實手法不會將本片變為一部關於ACT UP的紀錄片。

影片中另一難得之處在於它摒棄了講述性少數群體及艾滋患者抗爭時慣常的煽情做法。激進組織內也會發生分歧,死亡時也會流淚,但其中的情感絕非單一的憤怒或悲傷,它傳達出了一種更加豐富同時也更加模糊的情感。面對危及生命的抗爭,人們往往會被激發出帶有些許自我保護的冷漠,而坎皮略捕捉到了這種微妙的情緒,並藉此使本片避免淪為一部俗套的煽情催淚片。

儘管影片設定在90年代,但是導演故意弱化了年代感,以此提醒大家這場鬥爭遠未結束。影片的年代感集中體現在音樂上,導演說該片是對90年代盛行的House舞曲的致敬,有了音樂配合的幾場派對戲更是成為了本片的點睛之筆。

每一部與艾滋病相關的電影都無法避開死亡,但《每分鐘120擊》在死亡的陰影下是無限蓬勃的生命力。120 BPM,就是生命的律動。

北美媒體Metacritics:84/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3 /5

IMDb: 7.6/10

豆瓣:8.4/10

在哥倫布

Columbus (2017)

導演: 郭共達

編劇: 郭共達

主演: 約翰·趙 / 海莉·露·理查森 / 帕克·波西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觀看狀態:已有中字資源

文/楚翹

《在哥倫布城中》講述了的一個發生在「建築天堂」哥倫布的故事,女孩卡西遇見了歸來探望生病父親的金,兩人因建築結緣,生活也發生了交織,他們也面對著選擇不同的生活軌跡而困惑著。

Kogonada其實以《在哥倫布城中》做出了一種嘗試:把建築作為敘事主角來呈現,不僅是從敘事、主題上建築是驅動元素與內容,相應在畫面構圖上導演都從新的美學角度來呈現。從幾乎淹沒人物的大景別、凸顯建築的水平線構圖、縱深構圖等等,既容納人物,卻讓建築、自然環境作為主角來呈現。他並不把自然森林與鋼筋叢林對立起來,而是以插花的形式將兩者搭配起來在畫面中呈現。我們能在影像中感受到人與空間所產生的和諧關係,導演也豐富了「建築作為主角」在調度上的可能性。

很多時候他都讓兩位主角站在建築面前,建築既是聯繫著卡西與金的綁帶,也是金喜愛卻逃避、卡西熱愛卻難以觸及之物。Kogonada擁有韓裔背景,也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卡西身上體現的便是一種伴隨在母親身邊不遠行的思維。她熱愛建築,選擇留駐在哥倫布城中,甚至連智能手機都不使用。導演說這是她自己認為作為女兒所必需承擔的責任。她也或許在自我質疑吧,逃避未來,離她的夢想愈近則愈恐懼自己是否能實現、是否能適應新的空間。

《在哥倫布城中》每一幀畫面的構圖都乾淨愜意,精緻考究,導演在其中安置了不少事物,但始終擁有秩序的排列;光線輕柔,不飽和不搶眼;形式上的美並沒有淹沒畫面內部、文本的表達力,兩者結合起來構築了一種不費勁不功利的無為之美。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89/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5

IMDb: 7.4/10

豆瓣:7.210

本期瀕臨下榜影片

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

Dunkirk (2017)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編劇: 克里斯托弗·諾蘭

主演: 菲恩·懷特海德 / 湯姆·格林-卡尼 / 傑克·勞登 / 哈里·斯泰爾斯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

觀看狀態:已有帶中字藍光高清資源

文貓醬

真實的敦刻爾克首先並不是一個全民參與的有關愛與勇氣的史詩,而是由每一個士兵、營救者的恐懼和死亡構成的。這是四十七歲諾蘭重新反觀這段歷史的視點,微觀的,當下的,知覺的,行動的,簡言之,就是被動作電影特徵化後的個體性逃生經驗。對於這位當代影壇超一流的動作科幻片導演,這是一個自然的選擇,也是一個保守的選擇——避開在歷史之後反思和重溯歷史所面臨的各式各樣的觀念爭論和意識形態雷區,而是直接切入到撤退進行時中,切入到每個士兵在本能驅使下的求生之戰,諾蘭不僅揚長避短把電影控制在了他擅長視聽類型內,也再度肯定了個體生命及其私人記憶的價值,捍衛和回應了自由主義傳統的價值觀,也保證影片主旋律的調性。

諾蘭很清楚敦刻爾克一役,出發點是求生,落腳點則是勇氣與愛。求生是本能,自然是利己的,因此《敦刻爾克》之中有想方設法要混上醫療船的陸軍大兵,也有偷偷換上英軍制服想提前撤離的法國士兵,甚至還有在大海半途中獲救卻百般阻撓私人船舶繼續駛向敦刻爾克救更多人的自私之徒;然而,人性中不只有這懦弱、膽小一面,敦刻爾克之所以成為敦刻爾克,正是因為電影里還有另外一群人,他們是將自己性命置之度外而奮戰到最後一刻的英國皇家空軍,那些頂著炮火手無寸鐵也要來救人的普通英國百姓,留到大撤退最後與法國人並肩作戰的英國撤退總指揮官……

如果說諾蘭是一個在每一部作品中都需要給予他影迷某個諾蘭式驚喜的導演,那麼《敦刻爾克》的這個「創新」可能即是這個電影三重時間尺度融合。儘管相比於之前《盜夢空間》中多重夢境以及《星際穿越》尾聲中情感所構成的又一時空維度,《敦刻爾克》的這個諾蘭式禮物多少有些貌不驚人,但從效果上,這個「創意」的確在為這場集體性勝利提供了必須的多重視角的同時又緊湊地結構了整部電影。且在《敦刻爾克》中,諾蘭三條敘事線是高度碎片化地被交叉剪輯在一起的,因此這三條線索的匯合也避免了通常犯罪或動作電影中平行敘事交匯時任由命運的偶然性支配的造作感,而是像拼圖一般,漸漸地顯露出了這三個時間尺度是如何重疊在一起的:即圍繞著那一小時空戰的高潮,海洋和陸地時間軸相應地在空戰的前後為觀眾呈現了這段史實更多的背景。因此,《敦刻爾克》依舊維持著諾蘭作為當代類型電影巨匠其在形式創意上高超技藝。換言之,正是這個基礎性形式構架有效地支撐起了《敦刻爾克》最基本的諾蘭品質。

無愛可訴

無愛可訴

Нелюбовь (2017)

導演: 安德烈·薩金塞夫

編劇: 奧萊格·涅金 / 安德烈·薩金塞夫

主演: 瑪麗安娜·斯皮瓦克 / 阿列克謝·羅津 / 瓦爾瓦拉·史密科娃 / 馬特威·諾維科夫 / 達麗婭·皮薩列娃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 法國

語言: 俄語

上映日期: 2017-05-18(戛納電影節) / 2017-06-01(俄羅斯)

片長: 127分鐘

觀看狀態:已有帶中字藍光高清資源

文/吧噗

《無愛可訴》可以看成是對之前作品的一次綜合:它是個人影像風格的再現,自然光影中的空靈鏡頭放置在電影最開始(一如《伊蓮娜》和《將愛放逐》),隨著簡約悲涼的配樂不斷響起,越來越豐富的文本被置入影像中;同時主題也是一以貫之的家庭不幸,在兒子的死亡中回蕩著《回歸》中父親的死去和《將愛放逐》中胎兒的死去,死亡在日常生活的平滑表層上撕開了一道裂縫,需要發生真正的轉變才能彌合:這是《回歸》中兩個孩子的真正成長,是《將愛放逐》與《無愛可訴》中愛的真正結束。

在文本形態上,薩金塞夫在《無愛可訴》上也做了些許創新,除了更加趨向複雜化與豐富化,更重要的一點是使用的我稱為「閑筆」的手法,這些閑筆構成了情節主線外衍生出的枝節上。比如丈夫在公司的餐廳與同事聊天時講到了另一位同事因為害怕上司「鬍子」動怒而不敢離婚的事,實則對夫妻間在家裡的那次對談做了事後的交代:丈夫正是為了保住工作才不同意離婚。這是有助於觀眾理解情節的交代,因而似乎不太能稱為閑筆;但電影中仍然充斥著許多對理解情節毫無用處的閑筆,這非對理解夫妻關係有幫助,而是能夠交代故事背後一定的社會狀況。

在《無愛可訴》中,所有人都在傾訴愛,但愛可訴首先要有愛,電影中卻根本沒有愛存在。這實在悲涼之極,讓人覺得害怕。兩位女性在性事結束後不約而同地向情人詢問「你真的愛我嗎?」,並發出「活著不能沒有愛」的宣聲,薩金塞夫電影中的這個世界對於女性是真正的悲劇。她們所做的無非是徒勞之舉,愛根本不存在。她們所信奉的只是一個影子,而這個影子需要通過做愛的舉動反覆確證。如果說薩金塞夫的前兩部電影是從男性視角入手(《回歸》中女性的缺席),那麼從《伊蓮娜》開始則展示出越來越強烈的女性主義視角,《利維坦》的真正重心便落在妻子身上,為了逃離閉塞的小鎮,通過展開勾引、獻身律師(逃離籌碼)、逃離失敗後又借生孩子尋求丈夫原諒(無愛)、最後慘死兒子手中,這一系列潛在的文本隱藏在拆遷事件的背後。

《無愛可訴》的俄語原名是Нелюбовь 翻譯為英語是dislike的意思,即「缺乏愛,不喜歡」,因而Loveless比「無愛可訴」更為準確,這是一個無愛或少愛的世界,而不是愛不可傾訴的世界。而翻譯為「無愛可訴」或許是為了對仗「將愛放逐」,兩部電影都在講愛,講家庭的不幸。但《將愛放逐》是因為外在事件(妻子懷孕的孩子並非是丈夫的)強行打破了原本溫馨的家庭之愛,愛本來是具有的,但因為一次意外事件的闖入,愛被「放逐」;而在《無愛可訴》中,愛本來就處於缺失狀態,只有在談論的過程中才能被建構出來。愛可訴,但現在已然無愛可訴。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88/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0/5

IMDb: 7.9/10

豆瓣:7.1/10

歡樂時光

歡樂時光

ハッピーアワー (2015)

導演: 濱口龍介

編劇: 濱口龍介 / 野原位 / 高橋知由

主演: 田中幸惠 / 菊池葉月 / 三原麻衣子 / 川村莉拉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觀看狀態:已有高清帶中字資源

文/荒也

2015年度洛迦諾電影節將最佳女主角頒發給毫無演戲經驗的四位日本女性。以及「特別提及」授予該片編劇。《電影手冊》毫不吝嗇的稱讚道:「(這是)絕對的明智之舉」。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四位女主角,片中所有演員都是第一次出演。而即便如此,他們共同完成這一部317分鐘的超長篇。從瑞士凱旋而歸之後,又被選入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佳第三名。足夠「業餘」,足夠長,足夠年輕的導演。作為一部話題性十足的電影,瞬間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文藝電影院。允許我再次重複引用《電影手冊》:「對於《歡樂時光》的成功,我們卻是始料未及的」。

《歡樂時光》的製作模式,為獨立電影的生存空間和樣態,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其價值不僅在於電影本身,也作用於電影產業體系。它將電影創作的行為普遍化,去階級化讓電影拍攝成為一場人人皆可參與的全民運動。

不同於橋口亮輔《戀人們》中關注邊緣,底層人物的命運,而是將鏡頭對準四位四十歲左右的普通女性,她們各自的婚姻狀態和家庭困境。《戀人們》的結尾,尚且在層層立交橋下露出一小塊藍天的希望。《歡樂時光》卻將四個家庭的崩潰從開始徹徹底底的進行到結尾。前夫出軌後離異獨居的明,生活閉塞的家庭婦女櫻子,事業成功婚姻失敗的芙美,想離婚卻離不了婚的純。直到最後,電影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尾,她們各自的困境即便看上去一時得到解決,但卻仍作為不可更改的事實般永遠存在著。

本片在結構上明確的分為三部分。純的角色起到起承轉合的作用。可以說,正是因為突然純打算離婚的自我告知,四人的平靜生活才打開了缺口,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第一部分是得知純出軌之前。第二部分是三人出席純的離婚訴訟。第三部分是尋找失蹤的純。而即便第三部分中純已消失,但仍作為不在場的在場推動著敘事發展。

《歡樂時光》是一部神奇而又平凡的電影。用最簡約的手法拍攝一些沒有任何演戲經驗的普通女性的一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對話。它卻感動了來自異國他鄉的我,同時讓我驚喜而詫異——電影創作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將會是我們每個人明天愛的行動。

帕丁頓熊2

帕丁頓熊2(2017)

Paddington 2

導演: 保羅·金

編劇: 保羅·金 / 邁克爾·邦德 / 西蒙·法納比

主演: 本·衛肖 / 休·格蘭特 / 休·博內威利 / 莎莉·霍金斯 / 薩繆爾·喬斯林 / 更多...

類型: 喜劇 / 動畫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法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7-12-08(中國大陸) / 2017-11-10(英國)

片長: 103分鐘

觀看狀態:院線熱映中

文/李小飛

與第一部相比,《帕丁頓熊2》顯然呈現出愈加豐富深沉的底色,這段來自於當代倫敦都市風情間的奇幻情緣不僅巧妙建構起新新人類與自然主義間的平衡關係,更重要是在帕丁頓屢遭坎坷、波瀾的城市之旅中我們可以感受成人世界深處某份難以言述的酸澀與苦痛。如果說《帕丁頓熊1》試圖展現來自自然異域的小熊在初遇城市文明風暴時,強力抵禦被視覺經濟符碼化、商品化的危機可能(小熊一度面臨著被送入博物館做標本),這份潛藏於視覺景觀之下的商業鐵鏈是作為他者形象出現的帕丁頓熊面臨的第一重成長困境,那麼2中當價值危機被想像性消解後(溫莎花園街上依然存在著不歡迎的聲音),小熊遭遇了任何青春主體在與社會洪流的抵牾中都將接受的成長灼痛——如何確立自我以及失陷於情感困境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認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2中的小熊展現出更為真切的成長衝動:幫助溫莎街道上的鄰居擦玻璃獲取報酬,「幫助」本身即意味著一種價值交換方式,青春藉助主體良性的成長模式與成人秩序達成和解,和解之餘也真正實現了自我價值的認同與延展。

因此,當小熊被捕入獄時(青春主體遠離家庭開啟在社會的遠征),帕丁頓依舊憑藉其精湛的制醬手藝與溫煦的態度贏得了獄友喜愛,甚至連獄中的大佬「鐵拳」也在其感染下消解了戾氣,成功實現與「自我」的和解。正如影片間隙的插曲所吟唱的「幫人亦為幫己」——脫離了家庭庇護後的小熊在良性的人際關係與身份想像中終結了童年時代,那則躲藏於龐大城市燈光下圓窗後的失落身影終於完成了與成長、家庭、社會的多重融合,彩蛋環節因含冤入獄而被赦免的罪行與其出於敘事圓滿的需要,不如說聯結於銀幕內外的社會心理終於為這段坎坷的成長之旅賦予了一份遲到的赦免與嘉獎。所以,影片結尾那段驚心動魄的火車追逐戰再度成為古老家庭完滿復歸的寓言,而非1中小熊被動待救的黑暗女巫的生死遊戲。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2中英國老牌紳士休·格蘭特所飾演的過氣演員給帕丁頓造成的成長危機其實更近乎一份稚氣未脫的童趣之舉(沉溺於幻象中顧影自憐),但在2高度凝練的「成長寓言」主題下也擺脫了想像,實現了與自我和解——在彩蛋花絮中與一大群獄友載歌載舞復歸了紅星的身份。所以,當那些帶著孩子的成人盈溢著歡笑後的熱淚離開影院時,是否也在寓言催化下實現了與當下自我的和解?亦或悄然化解年少時的成長情結?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90 /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4 /5

IMDb: 8.2 /10

豆瓣:8.5 /10

上 期 新 片

大世界(2017)

Have a Nice Day

導演: 劉健

編劇: 劉健

主演: 朱昌龍 / 曹寇 / 楊思明 / 馬曉峰 / 曹愷 / 劉健

類型: 動畫

觀看狀態:院線熱映中

文/丁說

儘管《大世界》中的故事和眾多人物,在劉健旨向於黑色喜劇的緊鑼密鼓的調度下罩上一層荒誕不經的灰色,但其思想脈絡和社會關照卻愈發清晰,骨架愈發清奇;更可貴的是,《大世界》無疑是趣味橫生的,這種妙趣橫生伴隨著一種被日常化的殘忍——冷漠的日常化,無禮的日常化,罪惡的日常化,這些被理所當然的惡意,在被冷處理的的對白堆疊中讓人愈發不安;而更恐怖的莫過於,所有的人物都像極了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那些街頭巷尾同你擦肩而過的市井中人。整部影片對於市井場景描繪和對市井智慧的傳達無異於一場社會採風,一幅現世《清明上河圖》的局部——其語言素材儘管顯得過於密集和雕琢,卻呈現出令人咋舌的精準。正如所有你所耳濡目染的言行舉止——車站兩個陌生乘客的聊天,網吧里網遊青年的嘶吼,小商販被城管抄查時的謾罵;而另一些對話段落更是深諳民間的處世哲學——心中的「夢想」還是心中的「野獸」一段對雞湯勵志名言的嘲弄;黑幫老大對於藝術和商業價值的得意洋洋地探討,而「菜市場」「超市」「網購」三種「自由」,難道不正是消費主義取代(或協同)政治統治繼續侵吞自主意識的最鮮活詮釋?

幾近靜態的背景,屈指可數的人物動作圖層,這些質樸的視覺元素呈現出肖斯塔科維奇式的譏諷,和一種國產動畫少有的作者氣息。我們的國度盛產黑色,卻不擅長表現黑色;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一路走來,我們的文化形態愈發扭曲和病態;而如今,我們蠢蠢不安的窺探,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明知故問,欲說還休,暗度陳倉,借花獻佛;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最終歸於社會主義超現實主義,或者一直以來兩者可以進行便捷的互換,都足以讓我們露出岳敏君式的笑容———既然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單單連審視自己都會發笑的時代,到底是多看一會還是多笑一會,又有什麼區別呢?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82 /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 /5

IMDb: 6.6 /10

豆瓣:7.2 /10

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2017)

夜空はいつでも最高密度の青色だ

導演: 石井裕也

編劇: 石井裕也 / 最果塔希

主演: 石橋靜河 / 池松壯亮 / 松田龍平 / 市川實日子 / 田中哲司

類型: 劇情 / 愛情

觀看狀態:已有帶中字資源

文/胡旻旻

故事由講述男女主人公各自的生活而雙線並行,男主角慎二部分探討生存與死亡,而女主角美香的內容里則是對「安全感」的追尋。影片中慎二的設定是失去左眼視力的工地短工,並不出眾,是一個有些許文人氣質的怪胎。故事前半段的慎二,其人物詼諧幽默的特徵是:話嘮而永遠沒有重點,一方面是為掩蓋自己左眼的缺陷,另一方面是為避免冷場的尷尬氣氛;而在遭遇連番兩次親密朋友的突然離世之後,由不願開口到與人平和交談,這個角色也就此跨過了由喜劇而轉嚴肅的節點,走向經歷過死亡洗禮後的內斂成熟。儘管後半段中美香的發展相對更吸引眼球,但慎二的轉變,無疑是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力量。

而美香的部分則調和了死亡和生理缺陷話題下,過於沉重的影片氛圍,同時探討了原生家庭變故對成長的影響,也暗示如今許多大城市裡青年的背井離鄉的生活狀況。影片中田中哲司扮演的中年工友也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按著受傷的後腰迫不及待地奔向心上人的方向,所展現儘管笨拙卻誠懇的普通人形象;還是失去工作之後最後一個奔跑的鏡頭裡露出的卡通圖案的底褲的場景,延續一開始的猥瑣屬性之餘也讓人會心微笑:至少他還沒有被艱難的人生前路壓垮。

北美媒體Metacritics: - / 100

法國媒體Allócine:- / 5

IMDb: 6.6 / 10

豆瓣:7.3 / 10

-FIN-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口碑榜投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用寶 的精彩文章:

謝淑薇爆冷擊敗A拉 十年後重返澳網16強

TAG:應用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