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小提琴家的傳奇經歷夠寫成劇本

這位小提琴家的傳奇經歷夠寫成劇本

本報訊國際上有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少,但具備傳奇經歷的卻很罕見,因此,經歷讓人驚嘆「不可思議」的西班牙小提琴家艾拉·馬利肯,憑藉著滿身的故事,和融入了故事的音樂,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大量的粉絲。昨天,青年報記者專訪了這位會自己畫眼線、看起來頗為標新立異的小提琴家,聽他講述了那些流浪的故事。

採訪的時候,他帶著一把略顯陳舊、樸實無華的小提琴,而這把琴,被小提琴愛好者們稱為「魔琴」,正是他傳奇故事的開端。「這把琴有了200多年歷史,亞美尼亞大屠殺時,一位土耳其的老人給了我的祖父這把琴,我的祖父就是藉助它假裝成樂團樂手,才幸運逃過了大屠殺。」他介紹說,從此之後,自己的家族就和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1968年,馬利肯在貝魯特降生,當時正值黎巴嫩內戰,他的父親就在防空洞里教他和弦,而和弦響起時,炸彈經常在防空洞上方炸響。

憑著天賦努力,12歲馬利肯舉辦了生平第一場音樂會,15歲他開始出國求學,而多年之後成為了德國漢諾威大學的學者。因為小提琴,他得以離開飽受戰爭之苦的家鄉,如今定居在了西班牙。但是,流浪的血液卻從此流淌在了他的身體里,「之前我大概三四年就會換一個地方住,有7年的時間在不同的樂團里演出。」他告訴記者,如今,他的音樂已經傳遍整個世界:紐約、東京、倫敦、雅典、柏林、維也納、波哥大、墨西哥或是馬德里,但回顧過去,一切都基於他在異國他鄉的求學、研究、謀生。他在街頭、在婚禮上、在酒吧里拉琴謀生;在莫扎特、維瓦爾第、格魯克與帕格尼尼的傳奇故鄉完成音樂學習;在墨西哥、新加坡、紐約舉辦音樂會。

豐富的故事性也讓他的音樂有了不同於其他人的魔力,西班牙「國寶級電影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特別喜歡跟他合作電影配樂,包括《對她說》。「我的每首音樂都有自己的故事。我選擇這些音樂不是隨機的,都是因為它們對我來說有重要的意義。」他說。

1月25日,馬利肯將會帶著自己的樂隊,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一場「魔琴之夜」音樂會。已經走了40多個國家的他說,自己現在對中國的傳統樂器二胡很有興趣,「正準備買一把二胡學習一下」,他想憑藉自己對音樂的敏銳度,理解包括中國音樂文化在內的多元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用文學解讀國畫

TAG:上海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