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日保健,飲食、作息、運動該注意些什麼?

冬日保健,飲食、作息、運動該注意些什麼?

喜歡就轉吧

讓更多人看到

冬季天氣寒冷乾燥,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季節,也是人們養生保健的好時節,民間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的說法。那麼,冬季我們應該如何養生保健呢?

GIF

飲食

從中醫角度來看,冬季是一個適合進補的養生季節,掌握一些飲食上的小常識不僅吃得健康,更易保暖。

冬季寒冷,此時用大棗、紅糖、桂圓、生薑熬湯,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流通、益氣補血、安神驅寒的功效。此外,用適量的西洋參泡茶,也能夠起到益氣潤肺、滋陰補陽的功效,對於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季養生。

冬季不妨常吃羊肉、狗肉、鴿子、鵪鶉、帶魚、鰱魚、鯧魚、鱸魚、鮑魚這些性溫的肉類食物,可以起到驅寒解表、促進血管擴張、改善體表血液循環,容易使全身暖和。其中,羊肉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冬季暖身菜了,紅燜羊肉、蘿蔔燉羊肉、羊肉火鍋等都是冬季特別受歡迎的菜。但要注意的是,羊肉為熱性食物,不能多吃,否則容易上火,導致口瘡、便秘、流鼻血等。

水果中性味溫熱的荔枝、龍眼、榴槤、櫻桃、杏等也適合冬季食用。但由於冬季氣溫低,常溫下含水分多的水果建議燉著吃,或者做成水果羹湯吃,暖身的效果會更好。冬季還應常吃一些芝麻和花生,可以起到增強禦寒能力、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冬季人們可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食用膏方進補。膏方對調節陰陽平衡,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狀態的作用較為顯著、在節奏快、壓力大的環境中工作,不少年輕人因精力透支,出現頭暈腰酸、疲倦乏力、頭髮早白等亞健康狀態,膏方可使他們恢復常態。

忌凡補必肉。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肉類在消化的過程當中的某些「副產品」,比如說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這些又通常是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分為偏寒和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那些偏熱者,就是出現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癥狀的。不能大補,如果不分寒熱亂服藥膳,很容易就會得不償失。

忌常補不變。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一種補品會影響身體內的營養平衡。

作息

冬季養生在起居方面,強調「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中醫養生提倡「天人合一」,冬天天氣寒冷,是大自然陽氣下降、陰氣旺盛的季節,「早卧晚起」是為了盡量減少人體能量的耗散,古人倡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那麼,應該怎樣做到「早卧晚起」呢?

也許,你還無法適應早睡的習慣,那也不要緊,你可以先讓自己歇息下來,所謂的「息」就是使自己靜下來、多養神少虛耗。如聽聽音樂、喝喝清茶等,來調節已勞累了一整天的身心。

適當晚起,就是不要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急匆匆地起床。尤其是不要在太陽還未出來時,就去晨練,以免傷害人體中的「陽氣」。現代研究也發現,在太陽沒出來之前進行晨練,是非常不利於健康的,因為,此時空氣中積存了一天一夜的二氧化碳等各種污染物質,凌晨霜寒重,霧氣濃,空氣質量差,人們容易遭受寒氣、霧氣和濁氣的傷害。因此,冬季應盡量選擇早晨陽光出現、氣溫升高後再外出運動。

當然,適當晚起,絕不是提倡早晨睡懶覺。睡眠時間過長和睡眠不足.都會導致精神疲勞和身體疲倦,致使代謝免疫功能下降而危害身心健康。

運動

中國民間有俗話稱:「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冬季適當參與運動,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

據了解,冬季運動可以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受寒冷刺激,會使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體增多,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會隨之增強。所以堅持冬天鍛煉的人患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幾率會大大減小。

對於上班族而言,冬季運動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大腦氧氣的供應量,增強血管的彈性。這能消除大腦因長期工作帶來的疲勞感,提高工作效率;對於老年人而言,冬季進行戶外運動,可以充分享受陽光,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對於健身達人而言,當溫暖的身體接觸冷空氣或吸入冷空氣時,運動燃燒的卡路里會輕微增加,因此冬季運動減肥效果更佳。

當然,儘管冬季堅持運動的好處很多,但還要注意一些問題。冬季,天氣寒冷,一般來說,等日出之後,寒氣逐漸消退之時進行鍛煉最佳。那麼適合冬季的運動有哪些呢?冬季運動要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包括跳繩、慢跑、爬樓梯、太極拳、跑走交替、羽毛球、游泳、騎車、散步。

信息來源:農民日報

圖片來源:網路

編排:中國蔬菜協會秘書處

轉載請註明

掃掃我

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蔬菜協會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蔬菜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