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位時多次出現異象,大臣說:你不收斂皇位保不住,結果字字應驗

在位時多次出現異象,大臣說:你不收斂皇位保不住,結果字字應驗

原標題:在位時多次出現異象,大臣說:你不收斂皇位保不住,結果字字應驗


劉賀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大臣彈劾退位的皇帝,飽受爭議。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舉國動蕩。因昭帝膝下無子,無人繼承皇位,隨即,召請昌邑王劉(漢廢帝(西漢)、昌邑王、海昏侯)賀進宮掌管朝政,打理天下事,大臣擁其為王,盡心輔佐。

這本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可惜劉賀命中無福,無德無才,不能勝任帝位。上任後不久,就被以大將軍霍軍為首的朝中重臣聯名彈劾。最終上奏皇太后,皇太后經審查後,同意了霍光對劉賀的彈劾意見,批准廢除漢廢帝。



於是,這位帝王僅僅在位27天就結束了他的帝王生涯。


彈劾制度,是中國監察制度的核心之一,主要是為了保證朝中大臣的廉潔清正,及時糾錯。一般指朝中臣子們之間,互相監督揭發,很少涉及皇帝和王侯。因為,封建社會的皇帝處於權力的核心,獨權專斷,地位不可動搖,當然,也無人敢動彈劾他們的心思。

監官言官,僅起到提醒諫言的作用,無法直接干預皇帝的決策,如若言行不當,極有可能獲罪受罰,嚴重者甚至會被誅滅九族。所以,劉賀被彈劾屬於特殊事件,在此次事件中,有兩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人是權臣霍光,而另一人則是皇太后。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的弟弟,西漢時期赫赫有名的忠臣,曾經輔佐過四朝皇帝,助他們打理朝政,平定天下。霍去病深受漢武帝器重,又受其舅舅衛青的協助,在戰爭中接連取勝,大破敵軍匈奴。除了他人相助,其本身也是一個百年不遇的軍事天才,21歲就位居驃騎將軍,率騎兵征戰,攻打匈奴,使敵軍接連敗退,讓大漢揚名天下。


雖然霍光是受霍去病的推薦受任官職,但是,他憑藉著自身過人的本領讓漢武帝刮目相看。霍光輔佐漢武帝二十餘載,做事縝密善思,忠貞愛國,為朝鞠躬盡瘁,頗受漢武帝賞識。漢武帝臨終前,任命霍光為託孤大臣,負責其身後諸項事宜,並將漢昭帝託付給霍光,希望其能夠盡心輔佐,幫助漢昭帝成就偉業。


昭帝是漢武帝的第8個兒子,天資聰慧,8歲便繼承帝位,再加上霍光的盡心輔佐,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富庶,平民安居樂業。此時的霍光身兼重任,位高權重,在輔佐漢昭帝的13年里忠心耿耿,做事果斷,任賢舉能,富有遠見,也深得漢昭帝的重用。


很可惜,這位皇帝21歲就去世了,膝下無子,無人繼位。霍光便請昌邑王劉賀,即漢昭帝的侄子,繼承皇帝位。霍光繼續擔任顧命大臣,輔佐第三代皇帝,希望能夠繼續興邦耀國。


但是,天不遂人願,劉賀自幼就是一個浪蕩公子,不學無術,放浪不羈,沒有上進之心,整天尋酒肉之歡,淫靡之樂。登基稱帝之後,本性難移,不僅沒有收斂和反思,反而變本加厲,不僅荒廢朝政,還將自己的魚肉兄弟封官加職。此舉引得朝中大臣們的不滿,一時間議論紛紛。


當時的大夫侍郎向劉賀進諫,勸他收斂脾性,掌管朝政,不料忠言逆耳,進諫之人被劉賀關押進大牢。可以說,劉賀的行為很不正經,郎中令龔遂常常當面指出劉賀的不是,使劉賀聽不下去,掩著耳朵起身走掉說:「郎中令真會使人羞愧。」劉賀曾經與奴僕和膳食人員等吃喝玩樂,給他們的賞賜沒完沒了,龔遂進宮勸諫,雙膝跪地而行,淚流滿面,低聲哭泣,劉賀周圍侍候的人都感動得直落淚。


劉賀淫亂成性,殘暴無德,上位第5天就遭到大臣們的集體抗議,這時,作為朝中重臣的霍光,聚集眾位大臣進行商議,制定方案,收集劉賀惡行的證據。在劉賀做皇帝的第27天,各種罪證累計數目驚人,竟達1000餘件之多。時機漸漸成熟,霍光帶領群臣上奏皇太后。


甚至,劉賀在封國為王的時候,多次出現怪異。曾看見白色的狗,身高三尺,沒有頭,脖子往下長得像人,還戴著方山冠。後來看到熊,可是他的左右隨從卻誰也沒看到,又有成群的大烏飛集宮中。劉賀心知這不是好事,很厭煩,就告訴了龔遂,問他這是怎麼回事。


龔遂說:「這是天帝的告誡,告訴您,在您身邊的那些人都是不識禮的小人,就像戴冠的狗一樣。把他們趕走,您的王位可以保持,不把他們趕走,您的王位就會失去。」


此時的皇太后是漢昭帝的太后,因為昭帝英年早逝,所以,上官氏順理成章的成了皇太后,同時她也是霍光的外甥女,威信極高。皇太后接到奏摺後仔細研閱,最終,批准罷免劉賀,此後,霍光輔佐劉洵繼位,即後來的漢宣帝。


劉洵比劉賀年長一歲,最初沒有選定他成為皇帝,是因為受到「巫蠱之禍」事件的影響,這場迷信的災難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衛青的兒子也被捲入此次事件之中,最終被處死。劉洵因當時年幼,尚是襁褓之中的嬰兒,所以才倖免遇難,躲過死結。但仍然獲罪鋃鐺入獄,後因大臣求情才被釋放出獄。


劉洵繼位之時,僅有17歲,以前受到牽連,導致劉洵自幼在農村長大,所以,他更加了解民間的疾苦,百姓的不易。劉洵做了皇帝後發憤圖強,以民為本,任賢用能,使得國家經濟繁榮,史稱「宣帝中興」。而此時,霍光是首輔顧命大臣,劉洵也成為了他輔佐的第4個皇帝,其功績為世人所稱讚。



罷黜劉賀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有霍光這樣敢於直言進諫,剛正不阿的忠臣,才取得了成功。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規矩,位高權重的人物可以享受到諸多特權,鮮有人敢當面質疑,挑戰其權威,何況是作為國家中央集權中心的皇帝?


自漢廢帝之後,臣子彈劾皇帝之事就再沒有發生過,大臣的沉默與縱容,也是間接導致出現了那麼多昏庸無度、殘暴荒淫的皇帝的誘因。歸根結底,我國封建社會制度不夠完善,同時也缺少像霍光這樣敢於出面直言進諫的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畢竟皇帝是國家的統治者,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輕易發起彈劾不是明智之舉!


參考資料:


『班固《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十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社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稱:寧夏「 土皇帝」,娶6個老婆3個都是戲子,管理很頭疼

TAG:山川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