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念生死、萬緣放下,回互用功,窮源徹底

痛念生死、萬緣放下,回互用功,窮源徹底

痛念生死、萬緣放下

深具信心的人,在這堂中當然是努力用功的。老參上座師父們功夫當然已很純熟,但是在這純熟之中,要知道回互用功,要窮源徹底,要事理圓融,要靜動無礙,不要死坐,不要沉空守寂,貪著靜境。如果貪著靜境的話,不起回互之助,即是死水中魚,無有跳龍門的希望,也就是挾冰魚,那是無用的。

初發心用功的,要痛念生死,要生大慚愧,把萬緣通身放下,才能用功有力量。如果放不下,生死是決定不了的。因為你我無始以來,被七情六慾所迷。現在從朝至暮,總是在聲色之中過日子,不知常住真心,所以沉淪苦海。現在你我已覺悟世間上的一切都是苦惱,可以盡情放下,立地成佛。

生死心切,將一句話頭看到底

昔者有一學人蔘南泉老人,問:「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我們日常穿衣吃飯,出作入息,無不在道中行。只因我們隨處縛著,不識自心是佛。

昔日大梅法常禪師初參馬祖。問:「如何是佛?」祖曰:「即心即佛。」師即大悟,遂禮辭馬祖,至四明梅子真舊隱處,縛茆(茅)而居。唐貞元中,鹽官會下有僧,因采拄杖迷路至庵所,問:「和尚在此多少時?」師曰:「只見四山青又黃。」又問:「出山路向什麼處去?」師曰:「隨流去。」僧歸,舉似鹽官。官曰:「我在江西曾見一僧,自後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大梅以偈答曰:

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馬祖聞師住山,乃令僧問:「和尚見馬大師得個什麼,便住此山?」師曰:「大師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這裡住。」僧曰:「大師近日佛法又別。」師曰:「作么生?」僧曰:「又道『非心非佛』。」師曰:「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舉似馬祖。祖曰:「梅子熟也。」

可見古來的人是如何了當和簡切。只因你我根機陋劣,妄想太多,諸大祖師乃教參一話頭,這是不得已也。

永嘉祖師云:「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高峰妙祖曰:「學人用功,好比將一瓦片,拋於深潭,直沉到底為止。」我們看話頭,也要將一句話頭看到底,直至看破這句話頭為止。

妙祖又發願云:「若有人舉一話頭,不起二念,七天之中,若不悟道,我永墮拔舌地獄。」只因我們信不實,行不堅,妄想放不下,假如生死心切,一句話頭決不會隨便走失的。溈山祖師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噶舉中心 的精彩文章:

三世噶瑪巴《甚深內義根本頌》醒境

TAG:中國噶舉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