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州園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蘇州園林: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沒有任何地方比歷史名城蘇州的九大園林更能體現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理想。蘇州園林被公認為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傑作。這些建造於 11~19 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蘇州古典園林

文化遺產

主編 | 葛劍雄

攝影 | 周劍生

蘇州市位於長江下游,太湖之濱,始建於公元前514年,為春秋時期吳國都城,此後一直都是該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蘇州最早的園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 世紀,但在明清時期,特別是16~18世紀達到鼎盛。其時蘇州城市經濟繁榮,城內建造園林200多處。眾多精緻優美的園林,使蘇州得到了「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古典園林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典範,藝術、自然與思想完美地融於一體,創造了優美的景觀與寧靜和諧的氛圍,是歷史名城整體規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滄浪亭為11世紀初北宋詩人蘇舜欽所築,建於之前一所廢園舊址上。明清時,滄浪亭改名「妙隱庵」。此後幾個世紀曆經修復,保存至今。入得園內,沿石橋前行,古樹竹林掩映下的假山,驀然映入眼帘。方亭坐落在一座土山之上,刻有「滄浪亭」匾額。

獅子林建於1342年的元代,是一些佛教徒為高僧天如禪師所建,名為「菩提正宗寺」。17世紀,此處園林與寺院分離之後,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前來。建造者以中部的水池為中心,疊山造屋;峭壁上的人工瀑布傾瀉而下,14世紀建造的噴泉至今仍清晰可見。園中林木蔥鬱,怪石林立,假山陡峭;山間小徑曲折盤旋,洞穴岩壑眾多。園中共有建築 22 座,其中最引人注目者當數燕譽堂,為「鴛鴦廳」的典範。

藝圃建於16世紀的明代,全園以約佔四分之一的池水為中心,池水之南為假山,池水之北為建築;東西兩側的帶頂走廊直通南北。園內 13 座建築的布局與設計為明代園林的經典之作。

耦園的源頭可追溯到18世紀的清代。耦園分為東西兩部分,園內共有4 座排列整齊的建築。東園池水中凸出一座黃石假山,為東園的主體部分,兩側是獨具魅力的明式建築;西園較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石灰岩假山,山上岩洞隧道縱橫交錯。

退思園建於1885~1887年,由著名畫家袁龍所建。幾組建築通過東部船舫形的客房與花園相連。同樣,園林中央以池水為主,一系列優雅的建築環繞四周,兩層的樓廊「天橋」最為顯著。園林西北角的攬勝閣居高臨下,一覽園內佳境。

環秀山莊始建於16世紀末,儘管佔地不足500平方米,卻移天縮地,設計精緻,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梁、絕壁,假山高達 7 米。

拙政園自16世紀初建成以來即為蘇州達官貴人寓所,中央水池再現長江下游旖旎風光,東山西山躍然浮出水面,山上林木覆蓋,且各有亭台一座。園內植物種類繁多。

留園建於16世紀末,園內建築數量眾多。中部以山水為主,周邊環以各類建築。沿狹窄蜿蜒的小徑前行,美景目不暇接,出人意料。

網師園入口為一形狀罕見的小門,兩側大石的雕刻顯示著園林主人的官銜。中部為主園,有池水一泓,環池建走廊。建築與園林布局精妙,面積雖小,卻令人覺得氣勢宏大、建築多樣。

蘇州古典園林歷代造園師在有限的空間里,因地制宜,師法自然,運用高超的疊山理水、花木栽植、建築配置等設計手法,組建成豐富多彩、小中見大的空間布局,創造出大量精緻典雅、詩情畫意的中國寫意山水園林景觀藝術奇蹟,突出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師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其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獨特設計理念深刻影響著東西方園林藝術體系的發展。園林內豐富多彩的各式建築、假山石峰、書法作品以及各種類型的傢具陳設、裝飾藝術品等,系統地展示了古代中國長江三角洲東部地區高超的藝術成就,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內涵。

內容選自

《世界遺產全集·亞洲甲卷》

青島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出版集團 的精彩文章:

睡得好病不找:4個睡眠常識你需要了解

TAG:青島出版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