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向SHA逼與惡說:「NO!」一個平凡人「逆潮」留存下的時代尊嚴

向SHA逼與惡說:「NO!」一個平凡人「逆潮」留存下的時代尊嚴

GIF

|


孤獨的反抗者

時間:1936年6月13日

地點:德國漢堡 - 博隆福斯船廠

德國海軍訓練船霍斯特·威塞爾號正在舉行下水儀式,阿道夫·希特勒出現在了活動現場。台下的人群沸騰了,他們像嗑了葯一樣,被瘋狂的精神漩渦吞噬著,齊舉右臂、高喊口號,一切都顯得腦殘而荒唐。

為了記錄下第三帝國「團結奮進」的瞬間,納粹黨宣人員用相機拍攝下了現場一幅幅「雞凍人心」的畫面。

但就在此刻,「不和諧」的一幕出現了... ...

當所有人都在行「納粹禮」時,其中一個人卻雙臂交叉,舉止傲慢。他用極其不屑的眼神,向台上「敬愛的元首」,與周遭那些被洗了腦的人群,釋放出了直擊靈魂的鄙視。似乎他在用肢體語言告訴納粹:「希特勒,你就是一臭傻逼+政治暴發戶,老子就是打心眼兒里瞧不起你!」

這位大哥的行為令人驚愕!按照1933年納粹內政部長威廉·弗里克(此人戰後被絞死)頒布的臭名昭著的《納粹禮》法令,他基本上等於親手給自己開出了「死亡通知單」

歷史總是充滿了諷刺,當快門按下的瞬間,原本是要為罪惡宣傳的照片,卻為日後保留下了這極具人類反抗精神的一幕。一個平凡人「逆潮」對抗著周圍的狂熱與恐懼,孤獨支撐起了那個時代的良知。

直到55年後,當人們重新發現這張照片時,除了震撼之外,都在疑問這哥們究竟是誰?

|

照片重現

1991年3月22日,這張照片在沉默了數十年後,美國《時代》雜誌將其首次刊登出來。但由於資料匱乏,當時已經無法確定他的原始檔案歸屬。照片注釋錯誤的認為這是在1939年,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下水時拍攝的。

4年後,1995年11月15日,漢堡《abendblatt》報紙發表了一篇名為"尋找這個拒行納粹禮男人"的線索徵集。

漢堡《abendblatt》報1995.11.15刊登的尋人通告

期間,人們在《南德意志報》的檔案中發現了這張照片的原始版,並確認它是在1936年海軍訓練船霍斯特·威塞爾號下水時拍攝的,《時代》雜誌的標註明顯錯誤。

就在線索徵集不久後,一名叫艾琳的女士打來電話。她告訴報社,照片中那個「拒行納粹禮」的男人就是她的父親奧古斯特·蘭德梅賽

|


愛情下的悲劇人生

奧古斯特·蘭德梅賽,一個普通人中的普通人。他在1931年21歲時,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加入了國家社會黨(即納粹)。他當時無法預料到,日後這個黨會給他以及他的祖國帶來怎樣的災難。

奧古斯特·蘭德梅賽

1934年,奧古斯特與一名猶太女性伊爾克·埃克勒相識,兩人隨即墜入愛河,並準備在漢堡登記結婚。

伊爾克·埃克勒

但就在這時,納粹頒布了《紐倫堡法案》,該法案不但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權,還禁止「德國人(即具有德意志民族血統者)與猶太人結婚或發生婚外性行為」。他們的結婚申請被法院駁回,奧古斯特遭到納粹黨開除。1935年10月29日,他們的第一個女兒英格麗出生。

此後,奧古斯特認清了納粹的本質,開始鄙視與國家社會黨有關的一切。1936年6月13日,當希特勒來到博隆福斯船廠參加活動時,奧古斯特正在這裡充當臨時工,攝影師無意中抓拍下了他拒行「納粹禮」的瞬間。

1937年,他們的第二個女兒艾琳出生。這時,德國的反猶形勢不斷加重,奧古斯特決定帶家人逃亡丹麥,但他們不幸在邊境被捕。

奧古斯特被指控違反納粹種族法,以「玷污種族」罪將其起訴。他向法庭表示,他和埃克勒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埃克勒家有猶太血統。最後,因證據不足法庭將他們無罪釋放。但納粹對奧古斯特發出了警告:如果他與這個猶太女人再保持關係,將會被重判。

此後,奧古斯特沒有放棄妻子,他們繼續生活在一起。這種明目張胆的行為,激怒了納粹。

這個家庭所留下的最後一張,也是唯一一張合影

兩個月後,奧古斯特再度被抓,這一次對於他們來說將是徹底的訣別。他被判服刑2年半,妻子埃克勒則被蓋世太保拘押,兩個孩子被強制送往福利院。

1942年2月,伊爾克·埃克勒被帶到貝恩堡安樂死中心,與其他14000多人被帶到毒氣室殺害。

貝恩堡安樂死中心:納粹在此主要處決殘障人士、精神病患者、以及猶太人、吉普賽人。這裡使用毒氣室釋放一氧化碳進行屠殺

奧古斯特在1941年出獄後,尋找妻子未果。1944年,德國戰敗跡象越發明顯,人力已嚴重不足。他被強征編入納粹懲戒團999,這是由前罪犯與「不受歡迎」的人組成的炮灰部隊。最終,他在1944年10月17日,陣亡於克羅埃西亞。這時距離德國投降只剩6個月。

懲戒團999:這支部隊有三分之一屬於政治犯,長期駐紮在東歐與鐵托領導的游擊隊作戰。

1951年,在奧古斯特·蘭德梅賽伊爾克·埃克勒去世多年後他們的婚姻關係才被漢堡法院追認。

左:大女兒英格麗 右:小女兒艾琳

他們的兩個女兒都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直到1991年,當《時代》雜誌刊登出那幅「拒行納粹禮男人」的照片時,已經54歲的小女兒艾琳發現了一個酷似他父親的身影。此後,艾琳開始尋訪德國各處檔案館,並逐漸拼湊出了她們這個半猶太人家庭在二戰中的凄慘遭遇。

|


虔誠的基督徒

幾年後,正當人們已經認定這幅「拒行納粹禮」照片中的男子為奧古斯特·蘭德梅賽時,一個叫沃爾夫岡·韋格特的人公開宣稱,這個人其實是他的父親古斯塔夫·韋格特

沃爾夫岡不但提供了他父親的照片,還公開了他從1934年到1945年在漢堡博隆福斯船廠擔任金屬工的就業證明。最令人驚訝的是,古斯塔夫·韋格特與照片中的人物外貌驚人相似!

左起:1、2張為古斯塔夫·韋格特,可以看到與第3張原照片對比相貌十分接近

古斯塔夫·韋格特:1936年在博隆福斯船廠的工作證明

古斯塔夫·韋格特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他以信仰上帝為由從不行「納粹禮」。每當有人喊出「希特勒萬歲!」問候他時,他都會用「祝你擁有美好的一天」來敷衍了事。古斯塔夫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作為一個信徒,要聆聽神的聲音,而不是人的」(可能在這位大哥眼中,希特勒和他的黨徒們太屌絲了,根本就不配與自己打招呼)

也許是真的得到了上帝的庇護,從納粹掌權開始,古斯塔夫就一直拒絕"納粹禮"。他曾多次遭到警告與威脅,家人都擔心他會被抓緊監獄,但這一切竟奇蹟般的沒有發生。可能由於船廠老闆缺少像古斯塔夫這樣的優秀技工,所以他並沒有被抓走或被強征入伍。

古斯塔夫順利活到了戰後納粹倒台,他於1959年去世。

|


「傳奇」與「真相」

相比較而言,古斯塔夫·韋格特在時間、地點上都有直接證據與照片吻合,尤其是兩者在外貌上高度相似,所以這個人是古斯塔夫的可能性很大。而奧古斯特在1936年6月時,並不確定在博隆福斯船廠工作,這只是他女兒的推測而已。

但有趣的是,西方輿論在報道這一事件時,都更願意提及奧古斯特·蘭德梅賽。在谷歌檢索「古斯塔夫·韋格特」「奧古斯特·蘭德梅賽」他們的條數比大概為2920:35900,相差12倍之多。

其實,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奧古斯特擁有一個戲劇化、傳奇般的凄涼故事背景:從加入納粹黨、與猶太姑娘相愛、被納粹開除、被囚禁、被強征入伍、妻子被「安樂死」、孩子被帶走、最後陣亡在東線戰場。這一系列的經歷幾乎涵蓋了納粹執政期間,德國這段黑暗歲月,所以更能讓人產生敬畏與感動!

而對於古斯塔夫·韋格特來說,他的故事顯得太過平淡了。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基督教徒,竟然都平凡到沒怎麼遭受過迫害,還一直活到了1959年。這是不會引起人們的轉發興趣的(說白了就是不夠慘... ...)。也許「歷史真相」就這麼被「歷史傳奇」所打敗了... ...

當然,這些都已經無關緊要,不論他是誰,這個人勇敢的將自己同傻逼劃清了界限,保留下了那個時代的點滴尊嚴。

照片中的圓圈是原始拷貝中自帶,說明納粹當時已經發現了這張圖片的問題

|

關注微信公眾號「20世紀研究所」

我們探索那些被丟棄在角落中的人文現象與時代騷動,發掘這個醜陋同美好交錯共生的操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0世紀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向傻逼與惡說:「NO!」

TAG:20世紀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