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滅亡蜀漢的第一功臣 為何滅蜀兩個月後就被司馬昭滿門抄斬

滅亡蜀漢的第一功臣 為何滅蜀兩個月後就被司馬昭滿門抄斬

263年11月,曹魏名將鄧艾率數千精兵,偷渡陰平小道,出人意料地出現在蜀漢本土。在相繼攻克了江油、綿竹之後,蜀漢後主劉禪被迫向鄧艾投降。

此時鄧艾已經66歲高齡了。他以滅蜀第一功臣的身份,終於走向了人生巔峰。當然,那時候躊躇滿志的鄧艾,做夢都想不到,僅僅兩個月後,他就將面臨滿門抄斬、家破人亡的悲慘境遇。

凡事都有因。早在曹魏大軍三路滅蜀之際,鄧艾就親手種下了悲劇的苗子。

當年8月,總攬朝政的曹魏大將軍司馬昭一聲令下,曹魏20萬大軍兵分三路征伐蜀漢。一路為主力部隊,約10萬人,由主帥鍾會率領;一路約3萬餘人,由征西將軍鄧艾率領;一路約3萬餘人,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率領。

同時,司馬昭命廷尉衛瓘為鎮西軍司馬,持節監視鍾會、鄧艾、諸葛緒的軍事行動。

鄧艾這人,在行軍打仗方面絕對是超一流水平,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最高水平的武將。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鄧艾也不例外。他有著十分明顯的性格缺陷:容易驕傲。他在滅亡蜀漢後,深感驕傲,引以為榮。

他做了兩件事情,得罪了鍾會和衛瓘。

一是參照東漢將軍鄧禹的做法,擅自以天子的名義,任命了一大批官吏,「拜禪行驃騎將軍,太子奉車、諸王駙馬都尉。」又「以師纂領益州刺史,隴西太守牽弘等領蜀中諸郡。」

二是在把綿竹大戰作死亡的曹魏戰士,與蜀漢死亡士兵埋在一起,修築高台作為京觀,用以宣揚自己的武功,「使於綿竹築台以為京觀,用彰戰功。士卒死事者,皆與蜀兵同共埋藏。」

不僅如此,鄧艾還口吐狂言,對蜀漢大臣說:「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又大言不慚地說:「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

鍾會的職務在鄧艾之上,衛瓘是三軍的監軍,他們對鄧艾狂妄自大、獨斷專行的做法都感到不滿,便密奏司馬昭,造謠稱鄧艾有謀反之意,暴露出苗頭了。

司馬昭本來就是擅長玩弄權術之人,對鄧艾這樣的武將素來就很猜忌,他收到鍾會和衛瓘發來的奏報後,沒有懷疑,讓朝廷下詔書逮捕鄧艾,用囚車送到都城洛陽來。

鄧艾仰天長嘆,說:「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復見於今日矣。」哀嘆自己遇到了秦朝名將白起一樣的命運。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比白起慘多了。

264年1月,就在鄧艾的囚車送到洛陽的途中,鍾會卻在姜維的策反下,迫不及待地謀反了。司馬昭親自率領10萬大軍平叛,僅僅三天,就將鍾會的反叛行動平息了,殺掉了鍾會、姜維等一幫人。

鄧艾被抓了,鍾會被殺了,一時場面十分混亂。司馬昭命令衛瓘主持工作,穩定局勢。衛瓘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馬上派護軍田續前去追趕鄧艾,將鄧艾父子誅殺於綿竹。隨後,又將鄧艾在洛陽的剩餘兒子全部殺掉,妻子和孫子全部發配到西域。

一代滅蜀名將,落得個家破人亡的結局。

順便說一句,陷害鄧艾的衛瓘也沒有好下場。291年,他被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以「謀圖廢立」的罪名,與子孫9人一同遇害。

第二年,即265年,司馬昭嫡長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建國號晉,建都洛陽,改元泰始。司馬炎說:「征西將軍鄧艾,矜功失節,實應大辟。然被書之日,罷遣人眾,束手受罪,比於求生遂為惡者,誠復不同。今大赦得還,若無子孫者聽使立後,令祭祀不絕。」這裡,司馬炎還是認為鄧艾犯有大罪,只不過認罪態度好,可以大赦流放之人回來。

後來,由於議郎段灼上書為鄧艾打抱不平,273年,司馬炎再次下詔,稱:「艾有功勛,受罪不逃刑,而子孫為民隸,朕常愍之。其以嫡孫朗為郎中。」

算是正式為鄧艾平反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氏春秋》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姜維十一次北伐 沒有消滅曹魏 反而造就蜀漢「掘墓人」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