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真的需要兒童投影儀嗎?——電子屏幕與視力的關係

你真的需要兒童投影儀嗎?——電子屏幕與視力的關係

家庭投影儀是最近這兩年漸漸火熱的產品,隨之而來的也有兒童投影儀。作為消費者,在無數的團購廣告、琳琅滿目的所謂高科技商品面前,真的很容易迷失。從去年起就一直想測評投影儀,正好有明基的商家友好寄來樣機給我測試,我就一鼓作氣又買了好幾台別的品牌的機器,並且查了很多國外權威網站的資料,力爭讓大家不再迷茫。因為要說的內容太多了,所以分為三篇來說。現在是第一篇,我們先來搞清楚電子屏幕和眼睛健康的關係。

電子屏幕導致近視?

這恐怕是大家最最關心的問題了。

暫時沒有發現電子設備等近距離工作和近視的直接相關性。但熱愛電子屏幕很可能導致戶外活動時間減少,而戶外活動時間與近視發生概率是有關的。

在一項研究中近視兒童,比正常視力和遠視兒童,平均每周戶外時間少3.7小時以上。每周多一小時白天的戶外活動時間,近視發生概率降低2%。

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如果學齡兒童每天花80分鐘時間進行白天的戶外活動,他們的近視概率就會減少。戶外的自然光能夠使眼軸增長速度保持正常,如果眼軸增長速度過快就會近視。

美國眼科協會提出未來將研究兩個內容:究竟多長時間的戶外活動能夠幫助維持健康的視力;近距離的工作(比如看書、看電腦、看電視等)時間和近視的關係;在戶外活動時,具體來說自然光、遠距離看物,這兩個因素對視力的影響分別有多少。

所以,目前只是暫時還未發現電子設備使用時間和近視的直接關係,但並未確認電子屏幕的過度使用不會導致近視。

電子屏幕的使用時間和近視的關係雖然未知,但您要記住,電子屏幕的使用還會導致很多其它的眼部問題。

電子屏幕的使用導致的眼部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電子設備的使用導致的眼部問題:

視疲勞

和書本上印刷的文字不同,電子屏幕上的文字是由點陣組成的,它的清晰度和對比度不如書本上的文字,人眼聚焦電子屏幕上的文字比書本的文字吃力,所以更容易產生疲勞。而對於孩子未成熟的眼部系統來說,視疲勞的風險更高。

視疲勞的癥狀包括:頭痛、視力失焦、視模糊、眼睛疼痛、疲勞、眼睛紅、復視、眼皮跳、肩膀脖子疼痛等。

乾眼症

平時我們每分鐘眨眼15次左右,注視屏幕時眨眼次數的減少為平時的1/3,導致眼球表面乾燥,進而出現畏風、怕光、視力模糊、眼睛刺痛、紅眼等癥狀。

斜視

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能導致斜視(comitant esotropia)

所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等等,您一直在說電子屏幕,那麼,投影儀是投在白牆或者幕布上的,所以我看的是不是電子屏幕吧?

告訴你吧,投影儀投射出來的圖像,跟電腦平板手機等屏幕是沒有本質區別的。

1、由點陣像素構成,也就是說是由一個一個點構成圖像,而不是像你看實物那樣連續的。一個屏幕中包含的點越多,解析度越高。

2、存在刷新頻率(LED屏幕刷新頻率低會導致動態視頻不流暢)。

雖然投影儀的圖像是經過反射或者投射(幕布背投的情況下)後進入眼睛,但是你看的仍舊是電子設備生成的圖像,而不是實物哦。

至於投影儀廣告中說的「漫反射,柔和、不刺激?」。圖像的柔和與銳度、亮度、對比度等都有關,會不會刺激和環境光與屏幕光的對比有關,跟漫反射還是直射無關。關於屏幕的這些具體參數問題我們將在後面的篇幅具體說。

在這裡所說的電子設備引起的眼部問題,投影儀一個也逃不掉。

藍光和健康的關係

很多投影儀宣稱「藍光調校,呵護寶寶柔嫩視網膜」,我們在這一節好好地分析一下藍光。

什麼是藍光

藍光是指光波長度在380-500納米之間的光;

藍光大約佔可見光波長範圍的1/3;

波長越短的光線能量越高;

藍光屬於高能量的短波光線,更容易散射,在穿過大氣層時候被空氣分子和水滴散射開來,所以天空看起來是藍色的。

比藍光波長更短的是紫外線(UV)不可見光。

藍光的來源

藍光無處不在,人造光源、自然光源都發出藍光。

電子屏幕發出的藍光僅僅是太陽光的藍光的一小部分。

藍光的危害

夜晚睡前2-3小時期間,長時間接觸藍光可能擾亂睡眠周期

藍光導致視疲勞?乾眼症?黃斑變異?沒有證據證明這些。使用電子設備時候的視覺疲勞主要來自於您使用電子設備的方式,比如眨眼次數減少,而並非來自於屏幕上的光線。不用購買任何號稱能夠過濾特定波段藍光的所謂「計算機眼鏡」。

過多暴露於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可增加白內障、近視和癌症的風險。但是,來自電腦屏幕的UVA和UVB紫外線的量尚未達到可測量的級別(你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來自美國國家醫藥圖書館)。且沒有數據研究顯示,暴露於電子屏幕的電磁場會導致任何健康風險(來自麻省理工大學近期的輻射保護研究項目結果)

所以,那些號稱「藍光調校」的投影儀,即使真的過濾了藍光,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能保護寶寶的視力,反而會讓屏幕的色彩失真。擔心電子屏幕的輻射,而使用漫反射的投影儀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擔心藍光影響寶寶睡眠,睡前不要讓他接觸電子屏幕就好了。

藍光的益處

藍光在白天讓我們保持警覺,振奮精神,有助於記憶和認知。

藍光有助於調節睡眠周期。白天接觸藍光有益於睡眠周期,但是夜晚睡前長時間接觸藍光可導致入睡困難。

減少視疲勞的辦法

從用眼習慣上著手

"20-20-20"法則:每20分鐘,眼睛看20英尺(大約6米)以外的事物,至少20秒;

可以用人工淚液滴眼睛,增加房間濕度,避免風扇直吹眼部等方式;

有意識地多眨眼,有助於保持眼睛濕潤;

無需使用任何「計算機眼鏡」;

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時長不超過2小時,且不連續使用,中間經常改變姿勢,並穿插別的活動,最好是體育活動。

調整坐姿

坐在距離計算機屏幕25英尺(約0.635米)的地方。如果是看電視,那麼大約坐在電視寬度5倍的距離外;

電腦工作站應該根據兒童身高進行調整,雙腳能自然放在地面上;

雙手自然放在鍵盤上,小臂和上臂呈90度;

如果需要看書的同時看電腦,應該把書本豎立起來放在和電腦屏幕同樣的高度;

電腦、電視屏幕的頂端和孩子視線平行;

學會使用快捷鍵,以提高效率並減少滑鼠的使用。

調節你的環境光

減少屏幕表面的眩光(即外界的光線,比如燈泡、太陽光在屏幕上的反射):可以使用毛玻璃護屏,使用遮光窗帘避免太陽強光,避免在房間內使用淺色光面的傢具或牆壁(容易反光),盡量避免房間內比較亮的點光源直射在屏幕表面(容易在屏幕表面形成強烈反光),調整屏幕朝向等方式。

適當的房間照明

房間中非直射的間接照明是最舒適的。尤其是不要讓眼睛看到任何直接的點光源。

如果您的屏幕看起來就像房間的照明光源,那麼一定是屏幕太亮環境太暗了。

當使用電子屏幕時候,環境光的亮度應略微低於電子屏幕的亮度。為什麼呢?因為瞳孔根據總體的環境光線來調整開放的大小,如果房間很暗屏幕很亮,那麼瞳孔的開放大小對於屏幕的亮度來說過大了,導致太多的光線進入並刺激視網膜,導致視疲勞。

如果電子屏幕能夠自動調節亮度是最好的。

調整電子屏幕

購買時選擇同類產品中較大的屏幕、和最高的解析度;

增加屏幕對比度;

開啟自動調節屏幕亮度的功能,或者手動設置合適的亮度;

增加字體的大小;

設置合適的文字和背景色,使得文字和背景對比度高;

晚上睡前使用時,可以調整屏幕色溫,使得屏幕偏向暖色調,蘋果應用商店有按時段自動調節屏幕色溫的軟體,Windows和安卓系統也有類似軟體。

健康的飲食

通過均衡飲食攝入豐富的微量元素,如Omega 3,胡蘿蔔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硒,維生素A、C、D、E,鋅等。其中維生素A有助於預防乾眼症。

所以總結本篇,投影儀和其他的電子屏幕沒有什麼本質區別,而所謂的漫反射不傷眼、防藍光、防輻射什麼的也是噱頭。

但是大家的心裡還是會有疑惑。咱們最終還是要選一個給孩子使用的電子屏幕對不對?那麼從功能和實用性上來說,到底選哪個好呢?投影儀有著大屏的絕對誘惑,我要不要考慮呢?

咱們下面兩篇具體再來說。別忘了關注公眾號哦!重頭戲還在後面。

參考資料:

《Should You Be Worried About Blue Light?》

《Computers, Digital Devices and Eye Strain》

《Are Computer Glasses Worth It?》

《40 Minutes a Day Outside May Reduce Nearsightedness in Kids》

《More Time Outdoors May Reduce Kids" Risk of Nearsightedness》

英文維基

en.wikipedia.org/wiki/Computer_vision_syndrome

《Nutrition For Healthy Eyes》

《Children And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過濾了其中不確切的部分)

網站http://www.unionvilleoptometry.ca/blog/how-to-prevent-eye-strain-while-watching-tv/

一小時爸爸在2017年7月也寫過一篇投影儀的文章,但主要是針對幾個投影儀廠家虛假廣告的吐槽點,遠未足夠詳盡,我希望我所查的資料和所做的實測能夠徹底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

本公眾號內容均系本人原創,轉載請經過本人許可並註明出處,未經許可盜用必維權到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力 的精彩文章:

用眼過度,視力模糊,趕緊把這些方子用起來

TAG: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