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料考究神農氏和炎帝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

史料考究神農氏和炎帝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

長久以來,中國學術界對炎帝與神農氏的關係存在觀點載然相反的兩派。一浪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而另一派則認為神農氏和炎帝是兩個不同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兩派到底孰是孰非呢?

史料考究神農氏和炎帝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

炎帝

史料相左惑世人

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記載,散見於歷代典籍中。《淮南子·時則訓》首先把炎帝和神農氏扯在一起,注「赤帝、炎帝,號為神農」。《世本·三皇本紀》中道出了為何炎帝又被稱為神農的原因:「炎帝,以火官名………耕稼,故導神農氏。」《大戴禮記·月令》中亦云:「炎帝號大庭氏,下為地皇,作耒耜,播五穀,曰神農也。」《路史·外紀》中記載: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這些史料中都明確地指出了炎帝和神農氏是一個人。

而關於神農氏和炎帝都有「火德」,而且都有發展農業和「嘗百草」的記載,在史料中隨處可見。到了現代,位於中國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也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在紀念館內設有炎帝嘗百草的主題。這些史料和文化遺迹似乎都在暗示,炎帝就是神農氏。

然而,《史記·五帝本紀》中,則隱喻炎帝和神農氏並非一個人,「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隨後,《史記·五帝本紀》中又出現了這樣的記載:「炎帝欲侵陵諸候,諸候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從這兩段資料我們可以看出,黃帝生於神農氏末期,是當時的一個地方實力派。當神農氏的統治日漸衰落時,黃帝部落聲勢日起,統一了天下。而炎帝作為另一個地方實力派,也想凌駕於諸侯之上,於是和黃帝三戰於阪泉,最後戰敗,後歸服於黃帝,這樣形成了華夏一統的局面。

而《史記》中記載的神農氏不事征伐又與《莊子,盜跖》中說神衣氏「無有相害之心」,以及《商君書·畫策》中記載的神農氏「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在《史記》中,炎帝則是一位「侵伐諸侯,暴虐百姓」的人。這樣來看,神農和炎帝不是同一個人。在考證炎帝和神農氏是否是一個人時,我們有很多的資料可以考證。然而,浩繁卷帙的史料並沒有為我們道出真相,反而使我們陷人了一個更加撲朔迷離的迷局:炎帝和神農氏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史料考究神農氏和炎帝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

炎帝

細考「世」字求真相

《世本·帝系篇》云:「炎帝,神農也。炎帝身號,神農代號。」王符在《潛夫論》中雲;「有神龍首出,常感妊姒,生帝臨魁,身號炎帝,世號神農。」所調身號和代號,即神農氏為當時朝代的稱號,而炎帝才是帝具體的稱呼。在《史記·五帝本紀》,也出現了一句「神農氏世衰」,這裡的「世」也是世代的意思。因此,有學者認為:炎帝是神農氏世代里的一位帝王,這就好比神農氏是中國的商朝,而炎帝則是商朝末期的紂王一樣。據古書記載,像伏羲、女媧、神農這樣的稱呼乃是對於某個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領的統稱,而不是對具體某一個君主的稱呼。

史料考究神農氏和炎帝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

這就是為什麼伏羲、女媧、神農的統治往往高達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原因。到了神農氏的統治時期,其一共經歷了70個世代(一個世代為30年),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而炎帝就生活在神農氏世代行將結束的時期。所以,這些人認為炎帝和神農氏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上,更不可能是一個人了。然而,《世本·帝系篇》開篇就指出了:「炎帝,神農也。」這句話不就是在說,炎帝就是神農氏嗎?而「炎帝身號,神農代號」不過是見仁見智的觀點罷了。如果只是對文字進行捕風捉影的解釋,而沒有事實的鐵證,關於炎帝和神農是否是一個人,世人必將還要進行激烈的唇槍舌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有點意思 |